您的位置:首页 - 政策解读 - 文字解读 -正文

通川生态环境局:关于印发《达州市通川区自然灾害救助 应急预案》(2025年修订版)政策解读

来源:通川生态环境局     作者:admin     发布日期:2025-07-24     点击数: 人次

达州市通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达州市通川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25年修订版)的通知

为有效预防和科学应对突发环境事件,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稳定,我区修订印发了《达州市通川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25年修订版)。现就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编制目的与依据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落实国家及省、市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要求,适应新形势下环境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需要健全我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提升预防、预警和处置能力,控制、减轻和消除事件风险与危害,保障环境安全,促进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四川省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试行)》《达州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试行)》《达州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结合通川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总体要求

一是快速响应确保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能够第一时间启动响应,迅速有效控制事态二是科学处置,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三是规范有序,建立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协调联动的应急工作格局四是长效防范,强化源头预防和风险管控,提升区域环境风险防范能力。

三、主要内容

一是明确适用范围与原则。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本区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各类突发环境事件(辐射、船舶污染、重污染天气除外)。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协调联动依靠科技、规范管理”等原则。

二是健全组织指挥体系。设立区生态环境事件指挥部下设9个工作组负责统一指挥协调。事件发生后,成立现场指挥部具体指挥处置。

三是强化预防预警与报告。加强环境风险源头管控、风险源排查、风险评估、预案管理及应急能力建设。依据事件可能性和危害程度,明确发布主体和预警状态下的应对措施。严格规定企事业单位、生态环境部门及各级政府的报告时限、程序、内容和方式,强调对敏感事件的快速上报。

四是规范应急响应与处置。根据事件等级,分别启动I-IV级响应,明确各级响应的责任主体和启动程序明确应急处置措施,包括先期处置、现场救援、应急监测、信息发布等,确保快速有效控制污染等;明确终止条件和程序完善损害评估、事件调查及善后后期处置工作,夯实应急保障。

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排查环境风险隐患,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二是完善预案体系,3年修订一次预案,形成区、乡、企业三级预案管理网络。

三是加强能力建设,开展应急演练、培训及宣传教育,提升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四是严格责任追究,对应急处置中失职渎职行为依法追责,对表现突出者给予表彰。

五、总结

本次预案修订,是对我区环境应急管理体系的一次重要完善。它构建了更为清晰高效的指挥体系,细化了全流程处置要求,强化了预防预警和保障支撑,为科学、有序、高效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