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服务保障。在城市建设规划中优先保障学校建设用地和建设资金,并科学预测生源发展变化,制定实施学校布局调整规划、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方案,开辟智慧云课堂、网络同步课堂、名师课堂和高效课堂等,目前已累计投入4.5亿元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建学校4所,改扩建学校23所,新增校舍面积92293平方米,新增实验室、功能室181间,新增学位约1.8万个。二是加强师资建设。畅通人才引进渠道,全面加强校长教师队伍培养,截至目前,已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名,省级特级教师12名,省级名师9名,省级骨干教师88名,正高级教师6名,高级教师669名;推动轮岗交流教师400余人次、校级领导交流90余人次。搭建多层次培训平台,联合高校开展学校干部和骨干教师培训以及参加国培计划共计1900余人次,成立1个名校(园)长工作室、13个学科工作室,工作室成员覆盖所有农村学校教师。三是坚持合作共建。充分利用牵头学校的品牌价值和优势资源,建立和完善城乡学校共同参与的7个教育集团,各集团通过打造点教送教、聚焦课堂、科研联盟、城乡学校教师置换交流等优质特色主题活动,帮助薄弱学校快速发展,同时为名校再发展创造机遇,促进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