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局深入落实省市区关于农村工作的总体部署,以省级电子商务脱贫奔康示范县项目运营提升为抓手,加强农村电商站点的运营,扎实开展电商扶贫。现将我局农民增收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引进知名电商企业。针对电商站点负责人缺乏技能、不懂运营等问题,今年4月,区政府和阿里巴巴签订了农村电商合作协议,将农村电商站点运营提升作为协议的重要内容;7月份,组织阿里巴巴前往碑庙镇、江陵镇、魏兴镇等乡镇的15个电商站点座谈调研运营情况。二是召开农村电商推进会。8月份,针对农村电商站点存在的突出问题,我区召开了农村电商工作推进会,制定了《通川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整改方案》,明确了整改任务清单。三是明确职责强化管理。督促项目企业与电商站点所在乡镇和村社区完善了设施设备移交手续,制定了《通川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管理办法》,明确了各乡镇及相关部门的职责,加强了对电商站点的日常管理。
4月份,经摸底调查,复兴岩峰村、蒲家八口村、碑庙陡坑村、蒲家镇朱仙社区、北外插旗山村等27个农村电商站点通过线上线下等途径,实现销售收入411.7万元,有力地带动了周边农民实现增收。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人员配备不足。全区仅有蒲家镇八口村、复兴镇岩峰村、金石镇高洞村3个电商站点配备了专职负责人,80%以上的电商站点由村社区干部代管,除少数几个由专合社或电商创业者经营外,一半以上未正常运营,部分电商站点甚至无人管理,造成设备闲置。
(二)运营效果不佳。部分电商站点负责人对电商了解不够,品牌创建、营销策划、设计包装、宣传推广、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比较欠缺,影响了电商站点的日常运营,仅复兴镇岩峰村、蒲家镇八口村、碑庙镇陡坑村、蒲家镇朱仙社区、北外镇插旗山村、魏兴镇大坪村6个电商站点年营业额超过了10万元。
(三)产业支撑不够。部分电商站点周边缺少规模化的产业,生产标准化程度低,缺乏品质把控,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导致消费者的网购体验不佳,影响了产品在电商渠道的推广,周边缺少适销产品的电商站点比例达25%。
(四)物流覆盖不全。目前全区快递网点基本覆盖到乡镇,到村社一级物流服务的效率低、成本高,难以实现农产品产地直销和电商站点直接发货,对电商站点运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下一步提升措施
(一)选优站点负责人。所有电商站点至少配备一名负责人,鼓励电商站点配备专职的负责人,支持电商站点根据自身实际委托第三方运营,加强电商站点的人、财、物管理,明确电商站点的服务职能,积极开展各项便民服务和代理服务,做好日常运营记录。
(二)加强技能培训。对接知名电商企业和电商平台,引进专业的培训体系,持续开展各类实用型的电商培训,不断提升电商站点负责人的专业技能,培育一批懂技术、懂市场、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三)加强产销对接。培育农业经营主体适度规模发展,加强技术指导与政策支持,建立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的生产基地。积极对接各电商平台、线下市场、商场超市,加大对产品的包装推广、推动本地农特产品扩大销售。
(四)完善物流体系。创新农村物流运营模式,整合农产品供应链资源,增强支撑保障能力。推广城乡统一配送、集中配送、共同配送等先进模式,提高配送效率和运营管理集约化水平。鼓励实现客货同网、资源共享,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
达州市通川区商务局
2019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