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龙镇深入实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以换届结构优化为契机,开展全面摸排,加大优秀人才回引,通过构建“选拔精准化、培养系统化、管理精细化”的全链条体系,扎实做好“选苗、育苗、管苗”文章,让村级人才“后备林”根深叶茂,真正实现后备力量“选得准、育得强、用得好”。
一、精准“选苗”:多渠道聚才,严把入口关
一是构建“三位一体”摸排体系。为打破人才选拔“壁垒”,双龙镇采用群众“自主报”、党员和乡贤“精准荐”、村(社区)两委及驻村工作队“起底找”的方式,全面摸排,认真甄别、综合研判,着重将退役军人、毕业返乡青年、外出创业返乡人员、农村致富能手等6大类优秀人才纳入村级后备力量优秀人才信息库,确保不漏“好苗子”。二是执行三级筛选机制。在摸排基础上,严格落实“村级分析、乡级初审、县级联审”流程,从政治素养、群众认可、能力适配等维度综合研判,建立动态人才信息库。目前已精准确定48名政治过硬的后备人选,为村级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二、系统“育苗”:全方位赋能,锤炼硬本领
一是强化理论武装。依托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班、党员兜底培训等载体,按照“理论辅导 现场研学 支部讨论 经验分享”教学模式,围绕基层党建、乡村 振兴等专题课程开展全覆盖轮训3场次,推动后备力量培训常态化。二是推行导师帮带。建立“2 1”导师帮带制度,为每名后备力量配备1名包村领导和1名村组织书记作为成长导师,30名镇村干部“手把手”传经验、教方法,实现“一对一”精准指导。三是开展实战练兵。坚持“在干中学”,选派20余名后备力量参与矛盾化解、环境整治、项目征拆、耕地保护等中心工作,让其在一线经风雨、增本领,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三、科学“管苗”:严厚爱并重,激发新活力
一是实施精准化管理。推行“一人一档、一村一库”成长档案制度,对48名后备力量“精准画像”,全程纪实后备人才学习培训、考核评议、任职锻炼和奖惩情况,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对考察期间不适宜、不胜任的干部,及时出库、择优补充,保持队伍活力。二是强化关怀激励。坚持“每月一谈”谈心制度,倾听思想动态,帮助打消顾虑,坚定职业信心。支持部分懂经济、市场的后备力量到强村产业公司或专业合作社参与产业发展,从中增加收入、掌握技术,安心在村发展。
如今,双龙镇通过全链条培育,村级后备力量队伍素质显著提升,为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让村级“后备林”真正成为推动发展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