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夯实基层应急救援力量,提升队伍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实战处置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日,通川区应急管理局精心组织开展了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大练兵活动。全区19个街道(乡镇)的应急救援分队、重点行业领域应急队伍共计100余人参与此次集中练兵,通过专业人员现场演示、参训人员实操等方式,以练促训、以训强能,全面提升基层应急队伍的实战水平,筑牢区域安全防线。
一、高位统筹,精心筹备,确保练兵活动有序推进
自活动筹备之初,区应急局便将此次大练兵作为年度重点工作之一,成立了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练兵方案。结合辖区内洪涝、地质灾害、火灾、生产安全事故等常见突发事件特点,领导小组明确了“实战化、专业化、规范化”的练兵导向,制定了涵盖理论授课、技能实操、综合演练三大板块的详细训练计划。
在物资保障与场地准备方面,区应急局协调调配了应急救援车、冲锋舟、破拆工具、灭火器材等各类装备物资100余件(套),并选定具备模拟复杂场景条件的训练基地作为主场地,同时在辖区内河流、山地等区域设置分训练点,确保训练内容与实际应急场景高度契合。此外,还邀请了市应急管理专家、消防救援支队业务骨干、资深急救讲师等组成专业教官团队,为练兵活动提供技术指导与教学支持。
二、聚焦实战,多维训练,全面提升队伍救援能力
(一)理论授课强基础
练兵活动开篇以理论培训为先导,结合典型应急救援案例,深入讲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风险隐患排查方法、救援现场安全防护要点等知识。同时,针对基层救援队伍在信息上报、协同配合中常见的问题,通过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形式,帮助参训人员理清工作思路,强化法治意识与责任意识,有效夯实了参训人员的理论基础。
(二)技能实操练硬功
技能实操环节聚焦基层应急救援的核心需求,设置了多个实战化训练科目,让参训人员在“真刀真枪”的训练中提升技能。
消防灭火训练:在模拟火灾现场,教官详细演示了灭火器、消防水带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不同类型火灾的扑救技巧。参训人员分组上阵,从火情判断、装备穿戴到灭火操作,全程严格按照规范流程开展,切实掌握了初期火灾的处置能力。
水域救援训练:在辖区河流训练点,重点开展了冲锋舟驾驶、溺水人员搜救与打捞、岸上救援等科目训练。教官结合水流、地形等实际情况,讲解了水域救援的风险评估与安全注意事项,参训人员克服水流阻力,反复练习冲锋舟停靠、人员转移等动作,提升了应对洪涝灾害的救援能力。
医疗急救训练:围绕外伤包扎、骨折固定、心肺复苏等常用急救技能,教官通过现场演示、手把手教学的方式,让参训人员熟悉急救流程与操作要点。参训人员两两一组进行实操练习,教官逐一纠正动作偏差,确保每个人都能熟练掌握急救技能,为救援过程中挽救生命争取时间。
破拆与疏散训练:在模拟建筑物倒塌场景中,参训人员使用破拆工具对障碍物进行破除,并开展被困人员搜救与疏散演练。训练中,大家相互配合,分工明确,既提升了破拆操作技能,也强化了团队协作能力,为应对建筑坍塌等事故积累了实战经验。
(三)综合演练验成效
为全面检验练兵成果,活动最后组织了一场多科目融合的综合应急演练。演练模拟辖区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洲河水位急剧上涨,大量群众被洪水围困,个别群众受伤昏迷,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接到“险情”报告后,区应急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调集各街道(乡镇)应急救援分队、民间救援队、医疗救护队伍赶赴现场。各救援队伍按照职责分工,快速开展水上救援、伤员救治、人员疏散等工作。在演练过程中,各队伍反应迅速、配合默契,救援人员熟练运用橡皮艇、抛投救生器、遥控救生圈等救援装备,严格按照应急处置流程推进各项工作,最终成功救出被困人员。演练结束后,指挥组对演练过程进行了复盘点评,肯定了各队伍的处置成效,同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为后续应急救援工作改进提供了方向。
三、总结提升,巩固成果,推动应急能力持续增强
此次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大练兵活动,不仅是对基层应急队伍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更是一次针对性的实战培训。通过为期5天的集中训练,参训人员的理论水平、实操技能与协同作战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基层应急救援队伍的整体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区应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此次大练兵活动为契机,持续完善基层应急救援队伍训练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常态化、实战化训练,不断优化训练科目与内容,切实解决基层应急救援工作中的短板弱项。同时,将加强与消防、医疗、交通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健全应急救援协作机制,推动形成“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协同高效”的应急救援格局,为保障辖区安全稳定、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更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