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架新桥汇聚“资源池”。创新设立“骑手驿站”“共享空间”等零工大本营,开设零工咨询窗口,提供职业推介、岗位介绍等服务,及时推送灵活就业岗位,优化“区级国有劳务公司乡镇劳务合作社村(社区)劳务经纪人”全链条劳务输出服务模式,形成“城市10分钟、农村半小时”就业服务圈。目前,建成零工大本营12个,配套建成就业帮扶基地、零工市场20余个,吸纳入社劳动力0.2万余人。
(2)凝乡情回引“燕归巢”。按照区域相邻、行业相近原则,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建立5个流动党员党组织,开展“家乡过年看变迁”、专场招聘会、座谈会等系列活动,组织优秀农民工及企业家回通考察返乡创业园区(企业)。今年来,促成优秀农民工及企业家回乡投资500余名,培育乡村产业振兴致富带头人4名。
(3)优服务夯实“硬支撑”。建立返乡创业担保基金,推出“新农贷”“贴息贷”等农民工贷款产品,化解农民工融资难题,整合电信、邮政、农商行等力量,打造“农民工服务站电信服务点邮政网点金融服务点”四位一体综合型服务站点,为农民工家庭提供政务咨询、生活缴费、金融代办等服务。目前,打造农民工综合服务站166个,发放农民工创业补贴17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