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切实改善磐石镇人居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营造干净、整洁、优美的环境,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磐石镇2025年环境提升整治行动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生态宜居、和谐美好的农村环境。本次环境整治提升行动以场镇街道、商户门前、居住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整治为重点,动员全镇机关干部职工、14个村(社区)两委、企事业主、党员、志愿者及广大群众等多方力量积极参与,通过常态治理、宣传动员、示范引领、奖惩结合等方式,引导群众主动参与环境整治,形成全民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实现全镇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二、工作目标
(一)环境整洁常态化
确保场镇街道、商户门前、村(社区)居民房前屋后无明显垃圾、无杂物乱堆乱放、垃圾桶和垃圾站无堆积和外溢、无污水横流、辖区内无黑臭水体,环境卫生保持长期整洁。
(二)群众参与主动化
通过广泛多频的宣传动员,不断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积极主动参与环境整治行动,在日积月累中形成爱护环境卫生、建设和美家园的良好习惯。
(三)管理机制长效化
建立和完善干部职工及村(社区)干部包保责任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立健全环境整治奖励制度或积分兑换机制,充分发挥模范商户和家庭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环境整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三、组织领导
成立磐石镇2025年环境提升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任副组长,镇领导班子成员、14个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综合执法办,由王梓屹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统筹协调、督促检查等日常工作,确保整治行动有序推进。
四、职责分工
(一)宣传动员
组长:张晏榕、张立珍
成员:张明坤、杨德玉、孙小芹等
主要职责:1、氛围营造:通过村级广播、院坝会、宣传栏、发放宣传册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环境提升整治行动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营造浓厚的氛围。
2、入户宣传:组织机关干部职工、村(社区)两委成员、党员、志愿者等成立宣传小组,定期入户发放宣传资料,讲解环境卫生知识,引导群众自觉参与环境整治。开展“环保知识进家庭”活动,为每户家庭送上一份环保知识手册,并现场解答群众疑问。
3、开展主题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爱护环境,从我做起”“最美庭院评选”等主题活动,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热情。
(二)攻坚指导组
组长:王梓屹、张立珍
成员:田华峰、杨德玉、孙小芹等。
主要职责:1、机关干部职工、14个村(社区)两委成员、党员、网格员、志愿者等按照分组对所负责的居民入户开展环境整治攻坚和指导工作。每月至少2次,帮助居民清理房前屋后杂物,规范物品摆放,指导垃圾分类,解决环境整治中遇到的问题。建立入户指导工作台账,记录每户居民的整治情况和问题解决进度。
2、辖区企事业单位和场镇商户实行环境“门前三包”(即包环境卫生、包绿化美化、包容貌秩序),共同维护辖区环境。
14个村(社区)两委成员、党员、网格员、志愿者等进行分组,组建环境卫生整治攻坚组,根据人员特长和居住区域进行合理分组,提高工作效率,每个小组负责若干户居民的环境整治指导工作,确保全镇居民全覆盖。机关干部职工按照原包片驻村进行分组,未驻村的成员由城治办按照各村(社区)任务量进行分组。
定期指导:各小组每月至少开展2次入户指导,帮助居民清理房前屋后杂物,规范物品摆放,指导垃圾分类,解决环境整治中遇到的问题。建立入户指导工作台账,记录每户居民的整治情况和问题解决进度。
五、实施方式
(一)发挥示范引领
1、党员干部带头:机关干部职工、村(社区)两委成员、党员要以身作则,带头整治自家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做好示范表率,带动周边群众积极参与。开展党员干部“环境整治先锋岗”活动,对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进行表彰。
2、树立先进典型: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挖掘和宣传环境整治工作中的先进个人、家庭和村(社区),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制作先进典型事迹展板,在镇政府和各村(社区)宣传栏展示。
(二)建立奖励激励
1、文明积分管理:建立环境整治积分制,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清理、志愿服务等活动可获得相应积分。积分可用于兑换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等奖品,激发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积分标准(供参考):集中参与一次环境卫生清理活动积5分,被镇村两级环境卫生检查达标记10分/每次,参加一次志愿服务活动积10分。积分兑换奖品包括米面粮油、学习文具、清洁用品等,根据积分多少可兑换不同价值的奖品(具体标准和细则各村社区结合实际情况自行调整)。
2、卫生文明户评选:各村(社区)每年开展一次卫生文明户评选活动,按照环境积分名次、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垃圾分类、参与环境整治积极性等标准,对符合条件的家庭授予卫生文明户称号,并进行表彰奖励,评定户数多少及奖品内容设置根据各村(社区)实际情况而定,原则上每个村(社区)评定户数不少于小组个数。
磐石镇政府每年将评选出3个卫生文明村(社区)、5个卫生文明商户、10个镇级卫生文明户(原则上从村社区卫生文明户中择优选取)、20名卫生文明达人(从村(社区)两委、党员、镇机关职工、志愿者、辖区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中评选),并给予表彰。【原则上卫生文明户、卫生文明达人一半从卫生文明村(社区)中择优选取。】
(三)落实包保责任
1、明确包保责任:实行村(社区)包保责任制,将全村(社区)干部具体分配到每一户居民,明确村(社区)干部包保的居民户数量与名单,负责督促指导包保户做好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制定详细的包保责任表,明确每个人的包保对象和职责。辖区企事业单位和商户实行负责人包保责任制,由负责人对“门前三包”负责。
2、强化考核问责:将环境提升整治工作纳入干部职工和村(社区)干部日常考核,定期对包保工作进行检查考核。每月对包保干部的工作进行评分,对连续两次排名靠后或上级检查被通报的村(社区)所在村干部及包村组成员进行通报批评。
(四)推动全民参与
1、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定期组织开展大型环境卫生清理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全镇居民自愿报名参加,对表现积极的志愿者在积分制中额外加分并给予荣誉证书,以提升居民自主参与热情。提前1天以上发布志愿服务活动通知,明确活动时间、地点和内容,吸引更多居民参与。
2、设立村(居)民监督小组:由各村(社区)推选热心公益、责任心强的村(居)民组成监督小组,对村(社区)内环境整治情况进行日常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包保干部和相关责任人,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促使全体村民共同维护整治成果。同时制定村(居)民监督小组工作制度,明确监督职责和工作流程。
3、开展环保主题教育活动:在学校、企业等场所开展环保知识讲座、主题班会等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和企业员工的环保意识,通过“小手拉大手”“企业带周边”的方式,带动家庭和周边居民参与环境整治,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与学校、企业合作,制定详细的环保教育活动计划,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六、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7月1日至7月31日)
召开全镇环境提升整治行动动员大会,传达工作要求,明确任务分工及工作职责。制定详细可行的实施方案,广泛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集中整治阶段(8月1日至11月30日)
各村(社区)按照分工职责,以小组为单位,全面开展入户指导和环境整治工作,集中清理房前屋后垃圾、杂物,整治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等问题,辖区企事业单位和场镇商户严格实行“门前三包”,确保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同时组织大型集中整治行动,调动各方力量,对重点区域进行集中攻坚。
(三)巩固提升阶段(12月1日至12月31日)
建立健全的环境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加强突击整治、日常巡查和监督管理的联动,定期开展卫生文明先进评选和积分兑换活动,充分发挥奖励制度和积分制的激励作用,不断巩固整治成果。加强对长效管理机制的宣传,让群众了解机制的内容和运行方式,提高群众的参与度和支持度。
(四)总结考核阶段
对全镇环境提升整治行动进行全面总结,评估工作成效。根据考核结果,对表现优秀的村(社区)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对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隆重表彰,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工作积极性。
七、机制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个村(社区)和责任人要充分认识环境提升整治行动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确保整治行动取得实效。建立定期汇报制度,各责任单位每周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二)严格监督检查
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对环境提升整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设立举报电话3830291,接受群众监督,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反馈。建立监督检查工作台账,对发现的问题和整改情况进行详细记录,确保问题整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