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金石镇2025年和美乡村建设 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通川区金石镇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25-07-09
点击数:人次

        2025年,金石镇将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13710”(坚定一个目标、建成三个示范、实施七大行动、干成十件实事)工作思路,奋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全力推动金石高质量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与各级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汲取“千万工程”经验,融入金石发展。紧扣“三城三地三片区”战略,围绕“生活宜居、发展宜业、文明和谐、环境优美”发力,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强化城乡融合,汇聚各方力量,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率先建成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金石力量、提供金石样板。

  二、总体目标和思路

  (一)坚定一个目标。在区委三城三地三片区北部农旅融合发展片区基础上,根据金石梯田、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农业农村等镇情实际,围绕通达金石、宜居金石、文明金石、富裕金石、醉美金石任务,奋力建设梯田小镇、醉美金石的目标。

  (二)建成三个示范。在农文旅深度融合上示范担当,努力建成农文旅融合示范镇。坚持以农为基、以文为魂、以旅为媒,持续擦亮金石梯田、云顶野生动物园、百年张家大院三张名片。创新农文旅融合载体,突出整体规划和系统思维,健全农文旅融合制度设计和机制创新。与音乐高等院校合作探索开展一村一歌活动;以金石梯田为核心元素,集成农耕文化陈列馆、梯田农事体验、张家大院、农耕AI等建成农耕研学基地。在乡村全面振兴上示范担当,努力建成和美乡村示范镇。聚焦乡村五大振兴,严守生态红线,持续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乡村宜居宜业,深入推进美丽庭院建设,遵循不搞大拆大建、不搞风貌塑造的两不原则,坚持原真性保护、原住式开发、原特色利用的三原特色,打造美丽庭院7个以上,在陈家坪美丽庭院引进非遗竹编、农家乐、蜜蜂养殖、民宿、村咖等业态,加速推进巨家-金山-四凡-高兴-月岩-土门-七里乡村振兴示范线路建设。在粮食安全上示范担当,努力建成天府粮仓山地样板。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全面推广粮食生产一亩地两亩粮,一亩田四种收入(稻油轮作、稻鱼复合、花海经济、数字田园)经验做法,深化粮经复合,在月岩、阳鹤等村探索稻鱼共生面积300余亩,完成区域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做好梯田文章,推进粮食产业旅游化,延伸产业链条,最大程度助推群众增收。

  三、主要任务

  (一)实施党建引领行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把政治标准,加强村级后备力量锻炼,储备村级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22名。扎实开展履职事项清单编制工作,完善机制创新,强化经验总结,力争走在全市前列。创新集体经济发展,落实一村一项目要求,科学谋划甜糯玉米、稻鱼共生、农机服务、塘库养鱼等项目,力争村均收入20万元以上。组织开展好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排查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开展演练,建立重点村、难点村台账,力争换届后村党组织书记调整面达50%、学历提升40%、平均年龄下降10岁、四类群体占比超90%。狠抓作风建设扎实开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四心作风问题教育整顿全面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办好群众身边16件具体实事。

  (二)实施基础提升行动。高标准实施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行动,扎实推进水电气、路网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覆盖全面、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全面排查辖区病险山坪塘,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整治病险山坪塘13以上。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500亩,持续做好后期管护扎实开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维修提灌站4处,新建修复水渠3条,切实增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大力提升农村道路通达通畅广度,新建村组道路8.8公里、道路加宽3.8公里,启动S204省道开工建设,积极协调化解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矛盾问题,完成月岩、柳潭、跑马破损道路整治。

  (三)实施产业增效行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粮经统筹,统筹开展水稻、油菜、玉米、大豆、马铃薯等农作物轮作、间种、套种等,保证全镇粮食播面3.2万亩以上,总产量1.9万吨以上,持续巩固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严格执行宅基地审批制度,严禁占用基本农田建房、超标准建房、未批先建等违规建房。加快完善金石粮油园区建设,推进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粮油加工房配套建设,完区域事服务中心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优质畜禽养殖,力争生猪年出栏4头以上,引进业主投资500万元以上发展肉鸽,年养殖1万只以上深入实施农业品牌发展战略,持续加大对蜂糖李、车厘子、猕猴桃和四季果园的支持力度,扎实推进农产品标准、质量、品牌、信誉联动提升,着力打造金石品牌体系。充分挖掘森林四库资源,推广订单式农业,加大农业品牌培育力度,深化农产品加工,最大程度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四)实施改革创新行动。深入推进殡葬改革,加快完善镇集中墓葬点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达州市通川区金石镇深入推进集中墓葬改革试点行动方案》《达州市通川区金石镇农村墓葬十严禁》配套文件,充分借鉴先进经验,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新增标准化集中墓葬点1个,集中墓葬点5个,从根本上杜绝散埋乱葬现象。深入推进订单农业+,紧盯村集体经济发展需求,建立农产品合作意向项目库,积极探索订单式、清单式农业发展模式,依托农副特产品进社区、进学校、进超市、进企业、进工会、进帮扶单位、进平台七进活动,做好农副特产品预售,扭转丰产欠收怪象。探索丘区农业机械化试点,扶持壮大柳潭、跑马农机专合社,积极培育新型农机专合社,探索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力壮大村集体经济。

  (五)实施人才提能行动。建立在外人才数据库,加大在外优秀人才宣介回引力度,力争年内收录24名以上在外优秀人才信息,精准绘制人才分布图谱,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充实乡村人才队伍,引进返乡创业企业2个以上。盘活用好本土人才资源,推进乡村头雁队伍培养,选优配强村干部,全覆盖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培训,切实增强村级干部综合能力。强化技能人才培养,组织农民工培训、技术培训,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土专家、田秀才。打造新媒体矩阵,积极培育网络新农人,举行专业培训2期,培育网络新农人5人以上,力争年线上销售额达100万元,大力推介金石产品,不断提升金石名气。

  (六)实施乡村治理行动。全力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加强矛盾纠纷隐患排查调处,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水平,有效防控遏制重复访”“越级访,聚力实现两降一升目标。耐心做好“12345”热线群众反映问题登记处理,树牢为民办实事意识,不断创新思路办法,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加强乡村法治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丰富社会治理活动,常态化开展好扫黑除恶、社区矫正、重精人员管控等工作。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及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一约三会等机制,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厚葬薄养、人情攀比、封建迷信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全面梳理建立金石镇新乡贤台账,加强日常沟通联系,引导其参与基层治理,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发展动力,助推乡村高质量发展共美愿景的实现。

  (七)实施安全底板行动。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大排查,每月更新排查台账,逐项明确整治措施、整治责任人和整治时限,推动风险隐患动态清零、逐个销号。强化镇村两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科学制定应急预案,加强应急处突能力训练,切实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应急救援力量一线值守,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响应和处置险情,并将有关信息及时、如实按程序上报。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乡镇主责、村级主体联动创建推进机制,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要求,制定镇村两级和美乡村建设任务清单,全力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落细。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和相关站所要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强化统筹协调、具体指导和督促落实,齐心协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二)广泛宣传发动。把宣传动员贯穿于和美乡村建设全过程,广泛运用村组会、院坝会等各类宣传渠道,多层次、全方位宣传和美乡村创建行动,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步做好经验做法总结推广,强化典型引领,发挥示范带动,营造良好创建氛围。

  (三)强化政策支持。针对和美乡村创建关键任务,设立综合奖6名,一、二、三等奖各123名;设耕地保护先进奖、粮食生产先进奖、农村人居环境奖、集体经济发展先进奖一、二、三等奖各1名。镇级相关部门安排项目资金优先向获奖村(社区)倾斜。

  (四)注重督导考评。将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相结合,采取明察暗访、定期督查、随机抽查等方式,对各村创建工作进行督查考核。对工作不力、推进滞后的,进行通报约谈;出现越级访、重大安全事故的行政村,取消评优评先资格,极力营造奖优劣罚、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