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打好开源拳,筑牢供水“主阵地”。组织镇村干部深入山区、沟渠开展拉网式排查,积极寻找水源地,深挖水源潜力。整治辖区56座小型山坪塘,清淤扩容,提升蓄水、灌溉和排洪能力。组织人员对全镇灌溉沟渠全面排查,疏通灌溉“毛细血管”。坚持“能拦尽拦、能蓄尽蓄”原则,科学规划建设3处拦水坝,排查疏通8000米输水沟渠,修复破损沟渠1500余米,确保插秧水源“引得进、蓄得住、供得出”。
(二)打好节水拳,拧紧用水“节流阀”。“线上线下”双渠道营造抗旱浓厚氛围。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村组微信群,及时推送抗旱实用技巧和节水小妙招到村民手机中,让村民随时了解查阅;线下“四支队伍”走村入户发放倡议书1000余份,利用村级大喇叭、流动宣传车每日播放节水知识,引导群众摒弃“靠天等雨”思想,动员全民参与抗旱。推广旱田浅湿灌溉、滴灌等节水技术,调配抽水机、运水筒20余台抗旱工具,充分做好抗旱应急准备。
(三)打好精准拳,架起民生“连心桥”。针对部分偏远村组和行动不便群众的用水需求,组建党员先锋送水服务队,工作人员提前摸排统计缺水群众信息,制定详细送水路线,将“洒水车”变为“送水车”,采取“定点流动”送水模式,确保“一户不落、一人不少”。截至目前,已累计送水10余车次,约60吨水,解决300余名群众的饮水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