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街道:务实笃行护未来 赓续奋进谱新篇‌
  • 来源:东城街道办事处
  • 作者:admin
  • 发布日期:2025-04-11
  • 点击数:人次
  • ​  东城街道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以“党建带关”为核心,聚焦组织建设、阵地优化和服务创新,全力构建“老少共融、全民参与”的关爱新格局。

      一、坚持党建引领,构建上下联动工作体系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夯实责任链条街道党工委将关心下一代工作纳入年度重点任务,印发《东城街道关工委建设实施方案》,成立由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担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党工委副书记任副组长,退休老干部罗洪胜同志任执行主任,并配备社会事务办两名同志负责日常事务,构建“党政主导、老干部领衔、青年骨干支撑”组织架构,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体系。二是织密组织网络,实现全域覆盖‌。通过召开社区党委书记专题会议,将关工委建设纳入社区年度考核,明确“组织健全、制度规范、活动常态”三大标准,坚决扛牢关爱“一老一少”主体责任。目前,辖区15个社区关工委组织实现全覆盖,凉水井、文华街等6个社区被评为区级示范点,组织规范化达标率100%。三是强化督导问效,确保落地见效‌。街道班子成员累计开展关工委专题调研12次,重点督导“老战士工作室”、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阵地建设,解决场地、资金等问题6项。2025年1月,市关工委执行主任张顺帆调研时指出:“东城街道‘五老’作用发挥充分,阵地建设有特色、有成效,为全市提供了可推广经验。”

      二、聚焦阵地提能,打造多元融合服务平台

      一是高标准建设“两级阵地”投入专项资金25万元,建成400平方米的街道“五老”活动中心和青少年多功能活动中心,设立红色教育展厅、文艺排练厅等6大功能区,累计开展红色宣讲、文艺演出等活动32场次,服务群众5000余人次。推动凉水井、文华街等社区提档升级青少年活动基地,新增科普实验室、亲子互动区等设施,惠及儿童1500余人次;文华街社区扩建500平方米综合服务空间,增设心理健康辅导室,覆盖居民3000余人。二是创新基层治理融合模式‌。结合“三无”小区治理“144工作法”,在吉昌大院、储运苑等小区试点“五议工作法”,将阵地建设与居民自治深度融合,化解矛盾纠纷23起。退伍老兵尹开远同志牵头成立“老战士工作室”,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宣讲20场,覆盖青少年800人次,事迹获《达州日报》专题报道。三是深化品牌示范效应‌。“社区公益课堂”开设书法、声乐等免费课程56期,服务儿童2000余人次,获评“达州市未成年人关爱示范项目”;“银龄互助”计划动员56名“五老”志愿者结对帮扶孤寡老人、困境儿童200人次,相关经验在全市推广。

      三、突出服务实效,激发“一老一少”内生动力‌

      一是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家国情怀开展“战斗英雄面对面”“红色文艺巡演”等主题活动28场,组织青少年参观红军烈士陵园、红色教育展厅12次,参与人次突破4000。原创舞台剧《英雄赞歌》在15个社区巡演,线上线下观看人次达1.2万,社会反响热烈。二是护航青少年成长,破解急难愁盼‌。开设寒假义务辅导班,组织“五老”骨干授课120课时,惠及儿童120名;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讲座8场,覆盖200余人次。联合市家教中心实施“成长护航计划”,为困境儿童提供学业辅导、法律援助等服务45人次,落实帮扶资金8万元。三是激发“五老”活力,赋能社区治理‌。举办“老少同乐”社区文化节,吸引居民800余人参与,评选“最美五老志愿者”“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16个,形成崇德向善、互助友爱的社会新风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