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川区审计局:品牌建设引领经济责任审计新篇章
来源:达州市通川区审计局
发布日期:2025-03-26
点击数:人次

近年来,区审计局系统推进品牌建设工程,围绕品牌创建、审计评价、成果运用三大核心领域深化机制创新,切实强化审计监督效能,有效激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内生动力,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实践成果。

一是构建全域评价体系,筑牢品牌建设根基。秉持实事求是、分类施策原则,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系统推进1 3模式(即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学校、医院)标准化建设。该体系已累计应用于16个部门单位,覆盖22名领导干部(含国有企业区属学校负责人),评价结果为较好17人、一般4人、较差1人。依据评价结果,对5名履职成效不彰的领导干部作出撤职、调岗或诫勉处理;对2名实绩突出的领导干部予以提拔重用,切实发挥审计监督治已病、防未病的职能作用。

二是聚焦中心精准发力,提升品牌服务效能。紧密围绕区委区政府战略部署,年度至少规划一项重点审计主题。建立资金规模、项目数量、民生关联三维度筛选机制,创新实施1 N审计模式在对行业主管部门实施审计时,同步延伸其下属单位;在经济责任审计框架内,有机融合专项资金、政府投资、政策落实等专项审计。构建形成1 N复合型成果体系,既出具独立项目审计报告,又形成行业治理综合报告,深度揭示系统性、机制性梗阻问题,推动建立长效监管制度24项,累计呈报审计专报56份,为区委​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三是深化监督协同机制,拓展品牌辐射效应。探索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结果运用反馈机制,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向成员单位及主管部门通报审计结果并提出整改要求。区纪委监委、区委组织部等部门将审计结果运用纳入干部监督管理全流程,在领导干部考核评价、评优表彰、职务晋升等环节实施审计意见前置征询制度,将整改实效纳入干部管理评价体系。创新建立监审联动工作模式,由区委编办联合经济责任审计组实施机构编制运行嵌入式监督,打造多维联动的立体化监督格局。全年累计与区纪委监委、巡察办等部门实现监督成果双向转化10项,为人大监督、纪律检查等专项工作提供专业支撑20余人次,切实提升审计监督的权威性和协同治理效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