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街道消防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方案
来源:西城街道办事处
发布日期:2024-12-19
点击数:人次

​为深刻吸取自贡“7 f 17”重大火灾事故教训,集中整治一批消防安全突出风险,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辖区火灾形势平稳可控,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综合施策的工作原则,充分认清当前极其严峻的火灾形势,深刻吸取火灾事故教训,紧盯重点领域、聚焦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全面排查、集中整治,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全力防范化解消防安全突出风险,稳控辖区火灾形势。全面排查多业态混合经营体、高层建筑、九小场所突出风险隐患,实施生命通道、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推动压实最末端火灾防范责任,全力预防和遏制较大以上及有影响的火灾事故发生。

二、整治范围

(一)多业态混合经营体。包括集餐饮、住宿、娱乐、商业、仓储、文化、体育、培训等多业态多功能于一体的公共建筑;分租、转租形成生产、储存(含冷冻库储存)等多种功能且人员密集的建筑。

(二)高层建筑。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7米的住宅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非单层厂房、仓库和其他民用建筑。

(三)九小场所。包括小型学校幼儿园、小型医疗机构、小商店、小餐饮、小旅店、小歌舞娱乐、小网吧、小美容洗浴、小生产加工企业等场所。

(四)生命通道。包括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供消防车通行、救援的消防车通道以及人员密集场所通过窗口、阳台设置的可开启的封闭金属栅栏等应急逃生通道。

(五)电动自行车。整车质量不大于55公斤、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25公里/小时等要求且具备脚踏骑行功能的以电力驱动(助动)的非机动车(包括出厂符合电动自行车强制国家标准GB17761-2018,但改装后不符合的交通工具)

三、整治重点

(一)多业态混合经营体(高层建筑)

安全要求:明确机构统一管理消防安全,严格管控火源,保持通道畅通,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

1.大型商业综合体、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设置的消防救援窗口应有明显标识,严禁在窗口外侧设置广告牌、铁栅栏,窗口内侧不得被货架货物等堵塞。

2.消防设施不得擅自拆除或者损坏停用。

3.进行局部改建、扩建或装修时,应与施工单位在订立的合同中明确各方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

4.电气线路应采取穿金属管或不(难)燃材料的PVC塑料管等防火保护措施。

5.住宿区域不得与生产、储存、经营等场所设置在同一连通空间内。

6.不得采用聚氨酯、聚苯乙烯、海绵、毛毯、塑料仿真绿植、氢气球等易燃可燃材料装饰装修。

7.宾馆饭店、歌舞娱乐、游艺放映、商场市场等公众聚集场所应当经过消防审查验收和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合格才能投入使用、营业。

8.组织开展消防演练培训。

(二)九小场所

安全要求:严格管控火源,保持通道畅通,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不在同一连通空间内设置住宿区域,不采用易燃可燃材料装饰装修;电气线路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不私拉乱接电线。

(三)生命通道

安全要求:保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

1.严禁占用、堵塞、封闭、锁闭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

2设有门禁系统的疏散门,应当保证火灾时能直接向疏散方向开启。

3.严禁在消防车通道上设置构筑物、限高栏、固定隔离桩等障碍物。

4.严禁在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防盗窗(网)、铁栅栏、广告牌等障碍物。

5.应急广播、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损坏。

6.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数量不足。

(四)电动自行车

安全要求:全面提升电动自行车使用、停放、充电等各环节安全水平。

1.严禁在建筑公共门厅、电梯前室、楼梯间、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车通道等区域停放电动自行车或充电。

2.严禁私拉乱接电线、采取飞线和入户等方式充电,应当采用专用充电设施充电。

3.车库不得与甲、乙类厂房、仓库、文物保护建筑贴邻或组合建造。

4.不得采用易燃材料搭建停车棚,停车棚边界与建筑物外墙门、窗、洞口等部位,以及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应大于6米。

5.设置在架空层的电动自行车停车场与生产生活区应进行防火分隔,不得影响建筑内人员安全疏散。

6.电动自行车停车场应配备灭火器(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报警装置等消防设施器材。

7.不得随意改装和更换与额定功率不匹配的大容量电池,不得使用不匹配的充电器充电。

四、实施步骤

(一)排查整治阶段(即日起至8月31日)。社区要立即组织开展摸底排查,全面掌握场所消防安全基本情况和安全隐患,尤其是对于因经济下行,业态更换频繁,局部停止营业的多业态混合经营体,更要底数清楚。要通过信用惩戒、隐患曝光、宣传教育等多种手段,督促业主、经营主体落实隐患整改,加强自主管理。

(二)集中攻坚阶段(2024年9月至11月)。对排查发现的消防安全突出问题隐患,要硬起手腕坚决查处,坚决落实管控措施。对消防安全管理混乱尤其是无人管理的,要推动明确管理责任主体,确保消防安全有人抓、有人管;对存在的先天性隐患和重大隐患问题,要坚决挂牌督办,并作为民生工程、实事工程,优先列入城市更新、老旧改造等项目统筹解决。

(三)总结固化阶段(2024年12月)。要建立健全多业态混合经营体等场所源头管控、信息共享、会商研判、联合查处、群防群治、技防应用等全链条动态监管工作机制,严防问题隐患反弹。要通过此次排查整治,出台针对性的一揽子规划,解决根源性问题。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要按照党政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各社区切实担负起消防安全属地管理领导责任要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抓好消防安全工作。社区负责人要亲自部署、亲自过问工作进展,亲自带队开展消防检查,集中约谈不放心场所的主要负责人,督促其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严格工作措施社区要紧紧围绕多业态混合经营体、九小场所、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排查整治违规动火、违规拆除无证施工、冒险作业、占用生命通道、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停放等问题隐患,加强对养老院、福利院、医院、培训机构等场所消防安全排查,压实责任,防止管理落空。

)落实工作督导。街道办事处将对此次整治行动成立工作督导组,每月对社区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对工作进展缓慢、推诿扯皮的,适时予以通报、约谈。

)强化责任追究。排查整治期间,对发生较大以上或有影响火灾事故的,严格实行责任倒查,存在失职、渎职等问题的,依纪依规严肃追究有关领导责任和监管责任。对排查整治工作弄虚作假、措施不力、进展缓慢的,通报批评、督办整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