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面实施,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文件审有序开展,优化和规范政府决策、维护和促进市场竞争的作用不断显现,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强化组织统筹。为营造规范有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紧密联系通川实际,坚持把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作为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力抓手,及时调整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总召集人、召集人、副召集人以及成员。将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纳入质量工作考核,每年至少召开1次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暨培训会,要求在日常工作中结合实际贯彻落实,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与做法应废尽废、应改尽改。
(二)强化机制建设。完善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推动政策措施双重审查制度,各单位都建立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明确了单位内部审查工作程序,实现审查全面覆盖、应审尽审。区发改局转发了《关于印发2022年清理妨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相关规定做法实施方案的通知》,《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在政府网上予以公开,进一步健全完善投诉举报和回应机制。
(三)强化政策措施审查。根据文件要求,凡是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都要进行公平竞争审查,防止排除、限制市场竞争。落实征求利害关系人意见或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要求,审慎适用例外规定。
(四)强化宣传培训。去年我们组织召开了全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也对大家进行了业务培训。今年9月和11月区市场监管局开展了2022年中国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活动,深入生产、经营企业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宣传政策。增进全社会对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认识和理解,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工作环境。
(五)强化工作落实。各成员单位均明确了分管负责人、联络员,负责相关文件制度审查、统计报表及有关信息的报送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建立了专门的微信群,统一通知和部署,收集相关资料。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作用,强化横向协调、纵向联动、社会参与的审查工作格局。
二、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培训不够深入。大部分工作只是停留在印发文件上面,相关文件精神和措施都未真正付诸实践和日常工作中,在培训、宣传方面力度不够,所以部分单位对公平竞争审查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对审查范围和对象理解存在一定误区,对相关标准把握的还不够准确,缺乏开展审查工作的主动性。
(二)联席会议督促协调功能发挥不够充分。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之间沟通较少,工作有所滞后。
(三)对自我审查机制理解不够到位。公平竞争审查相关制度体系中明确了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按照“谁起草、谁审查”原则,对现行存量政策措施的也是“谁制定,谁清理”的原则。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部分单位由于人员变动,造成审查不严,回避问题,使审查流于形式。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要加大督促协调力度。结合实际,扩大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规模,共同推进全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落实。不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充分发挥相关责任单位的职能,强化各成员单位之间的协调、指导推进,加强督查检查,强化责任追究,避免其他单位的观望态度。
二是加强责任落实。政策制定机关明确本部门承担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的机构和审查人员,建立内部审查机制,落实审查责任。组织开展公平竞争审查督查,重点督查审查质量情况,对督查发现的违反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要求的情况及时予以通报。
三是进一步强化反垄断执法。反行政垄断执法是公平竞争审查的重要外部监督。被反垄断调查的政府部门在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上表现更为积极。要将反行政垄断执法作为推进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强化反垄断执法力度,保持良好的执法态势,与公平竞争审查形成合力,更有效地规范和约束行政行为,促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
四是加强外部监督举报。在自我审查模式下,加强外部监督是保障审查切实开展的重要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监督问责力度,探索运用“互联网 ”、大数据分析、“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加大对政策措施影响市场竞争情况的动态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适时启动责任追究,推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贯彻实施。
达州市通川区公平竞争审查联席会议办公室
(达州市通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代章)
2023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