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扩充增量。建立高校毕业生“一对一”就业帮扶台账,搭建毕业生“零距离”平台、带企带岗入户走访,帮助求职者与企业精准对接。目前,共开发就业见习岗位626个,为300余名高校毕业生发放各类就业补贴230余万元。
⑵稳固存量。建立退役军人创业数据库,与优质企业签署拥军优属共建协议,提供就业创业等专属服务。目前,已与银行、医院等30余个行业领域的50余家企业签署共建协议,帮助退役军人实现自主就业创业18000余人。
⑶激发流量。通过线上直播带岗、线下流动招聘等方式,引导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目前,已开展招聘活动30余场、各类培训70余场次,培训合格人数5869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000余人。⑷提升质量。建立健全就业困难人员援助帮扶制度,开发城镇公益性岗位853个;依托4家就业帮扶车间,发放社会保险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目前,公益性岗位已安置2315人、发放岗位补贴1800余万元,审核灵活就业社保2000余人、发放岗位补贴11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