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街委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区级各部门:
2019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刺之年。为进一步清除作风问题根源,切实压缩作风问题滋生空间,标本兼治构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责任、政策、工作落实,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在总结分析2018年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相关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四川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深人推进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川脱贫办发(2019)14号)文件精神,现就深入推进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把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贯穿脱贫攻坚始终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作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出征,持续高位推进,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必须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和各环节”“加强作风建设”。全区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从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刻认识推进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重大意义,切实巩固提升2018年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取得的成效,保持“一抓三年”定力,将作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持续深入推进。广大扶贫干部要进一步强化政治担当,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坚决克服消极厌战、松劲懈怠情绪,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凝神聚力,鼓劲加油,务实重行,滚石上山,以一鼓作气、决战决胜的精神状态,坚定有力推动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关于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解决突出问题,坚持以作风攻坚保障脱贫攻坚质效持续提升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紧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严查深挖、持续用力解决扶贫领域作风突出问题。在切实抓好《达州市通川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通川区扶贫领域作风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通区脱贫办发〔2018〕2号)明确的10个方面50种问题表现和《通川区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推进方案》(通区脱贫领导小组发〔2018〕8号)10个方面42个问题表现治理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中央、省委、市委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和国家对四川2018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发现问题整改,切实解决脱贫攻坚责任落实不到位、作风不扎实和扶贫领域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以作风攻坚保障脱贫攻坚质效,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一)切实推动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问题和四川2018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发现问题整改。中央、省委、市委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和成效考核,对保持脱贫攻坚正确政治方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十分重要的督促推动作用。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成效考核反馈发现问题整改的责任感、紧迫感,自觉把自己摆进去,主动作为,举一反三,发扬钉钉子精神,认真围绕问题清单,压实整改责任,细化整改措施,强力推动整改,健全长效机制,加强跟踪督导,坚决杜绝敷衍应付、虚假整改、以问责代替整改,确保问题条条改到位、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同时,要切实做好中央、省委、市委巡视和成效考核反馈发现坚问题整改“回头看”工作,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回潮。
(二)切实解决责任不落实、作风不扎实问题。进一步强化“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工作机制,坚持五级书记一起抓,形成上下联动、合力攻坚的工作格局。各级党组织和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各级各部门党政负责人要严格保证用于脱贫攻坚的工作时间,定期研究脱贫攻坚工作,切实解决重大问题。坚决避免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只学习不研究、只部署不推动、只安排不督促,把层层传导责任变成层层推卸责任,切实把脱贫攻坚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具体行动上。切实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作风不扎实问题,坚决避免督查调研不深入、指导工作不具体、发现问题不研究、解决问题不彻底、整改问题不回访等,不断提升工作实效。切实解决驻村帮扶中存在的“填表式”帮扶、“慰问式”帮扶、“走读式”帮扶等重形式轻实效问题,做到因村因户施策,真帮实扶。
(三)切实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始终保持脱贫攻坚正确方向,始终坚持目标标准,始终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科学安排退出时序,既不急躁蛮干,也不消极拖延,坚决避免垒大户堆盆景、打造“经典路线”、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严格执行退出标准、退出程序,坚持“谁验收、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坚决避免数字脱贫、虚假脱贫。严格落实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八不准”和删繁就简要求,统筹整合暗访督查,最大程度精简会议、文件、填表、挂图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坚决避免“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等痕迹主义问题,切实把基层干部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时间推动工作落实。
三、强化工作举措,确保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取得实效
(一)狠抓责任落实。继续按照通区脱贫办发〔2018〕2号和通区脱贫领导小组发〔2018〕8号文件明确的责任分工,紧紧围绕本地区本部门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作风问题持续开展专项治理。各级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把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作为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的具体行动,作为本地区脱贫攻坚重点工作抓紧抓实。行业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做到既管本级又管下级、既管安排又管指导、既管拨款又管监管、既管行业又管行风。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履行监督责任,及时发现、严肃处理扶贫领域存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
(二)注重工作结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改进作风、转变作风、检验作风的战场。扎实开展精准帮扶“大走访”活动、五级书记遍访贫困对象行动和脱贫攻坚项目建设质量大排查行动,进村入户察民情、看实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纳入脱贫攻坚综合督导、督查巡查、考核评估的重点内容,适时安排小分队,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开展专项暗访,逗硬落实常态化约谈制度,发现问题随时约谈,推动全区各级各部门切实把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抓出实效。
(三)严肃执纪问责。坚决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统筹起来抓,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大力整治敷衍塞责、不严不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严肃查处扶贫领域贪污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冒领、强占掠夺、产业扶贫中“人情送礼”等违纪违法行为。认真落实通报曝光制度,坚持查处一件、曝光一件,持续形成强大震慑效应。强化建章立制,从源头上防止问题纠而复发。严格落实扶贫资金公告公示制度,巩固提升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成效,确保扶贫资金安全使用。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保护扶贫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达州市通川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9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