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街道“四定”工作法抓好抓实
全国第四次经济普查工作
一、坚持工作目标化“定向”
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工作,朝阳街道积极引导各社区紧盯工作目标,找准工作定位,让普查工作在基层动起来、实起来、活起来。一是分层级培训。组织开展普查工作专题业务培训10余场次,培训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500余人次,选派普查骨干参加上级业务指导培训,并制定详细的普查操作指南,让普查员明白查什么,知道怎么查,能够作解释。二是地毯式摸排。通过逐个逐户走访了解,开展地毯式入户清查摸底,全面掌握辖区3109个企事业单位7176个个体户的底数和行业分布,确保经济普查对象不重不漏,正确界定经济普查范围,夯实普查工作基层基础。三是全覆盖宣传。综合运用电视、广播、LED显示屏、微信群等加大经济普查宣传力度,发放《致经济普查被调查对象的一封信》12000余份、《告知书〉5000余份、宣传袋1000余个、宣传画100余份,张贴普查公告50余份,悬挂宣传标语30余幅,提升了普查宣传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引导辖区企事业单位和个体户正确认识经济普查工作,营造依法普查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突出任务项目化“定量”
借鉴经济项目运作方式,紧扣辖区工作实际,把经济普查工作“软任务”量化为“硬指标”,汇聚各类人员力量,量化考核普查成效,推动普查工作效能由“慢”变“快”。一是整合资源,集中发力。发动吸纳“双报到”党员、物业管理公司、小区业主委员会三类重要力量,全力协助普查员工作,让普查工作上下联动,确保人尽其责、事见其效。二是压实工作,强力推进。坚持每周一次专题会、每月一次交流会,听取各社区交流普查工作“金点子”,深入剖析工作疑难点,既晒成绩、又摆问题,既谈建议、又讲措施,扎实推进经济普查工作有序开展。三是分工明确,量化考核。办事处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划分普查区域,定期对各社区经济普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社区年度评先评优重要指标之一,确保普查工作硬起来、抓起来。
三、落实责任清单化“定责”
将普查工作涉及的范围、规定的时限、要求的标准制定成清单,通过定区域、定时限、定质量的方式,促进各社区按照责任分工抓好工作落实,形成认识到位、责任明晰、履职尽责的责任落实体系。一是抓阄定区域。各社区将辖区划分成与普查员数量等同的区域,让普查员通过现场抓阄的方式划定各自普查范围,让普查工作在公平公正中顺利开展。二是划拳定时限。对普查工作进展缓慢的社区,开展集中约谈,帮助指导解决工作存在的难题,让各区域普查负责人通过划拳的方式自我约定阶段性工作完成时限,推动普查工作每天都有新进展。三是评估定质量。针对普查对象可能担心信息泄漏等问题而降低普查质量,办事处定期普查数据分析评估会议,邀请社区工作人员、物管公司人员、企事业单位人员等对普查数据进行评估,避免普查工作“求量不求质”。切实让经济普查全过程有责任人、有责任田、有责任担。
四、健全管理制度化“定纲”
制度管根本、管长远,健全管理制度是经济普查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关键。办事处坚持以制度管队伍、以制度促落实,不断完善领导机制、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将经济普查工作纳入制度化轨道。一是健全领导机制。成立了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由办事处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日常工作,积极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各社区的沟通协调,指导督促辖区普查工作全面开展。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普查工作目标责任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办事处与各社区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压紧压实普查工作。同时,通过抽查暗访、电话询问等方式对普查工作开展监督检查,确保工作取得实效。三是健全保障机制。建立健全普查工作激励机制,对工作开展较好的社区和普查指导员进行通报表扬,对主动作为、成效明显的普查员给予适当奖励,在人员、经费、物资上给予普查工作全面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