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川区双龙镇紧牵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牛鼻子”
来源:双龙镇
发布日期:2022-11-30
点击数:人次

​今年以来,通川区双龙镇紧紧牵住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这个牛鼻子,锚定五个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推进三大整治活动,主动作为、狠抓落实,努力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镇容镇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全力助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首创即成工作目标。

加强组织领导,着力统筹推进。根据工作要求,双龙镇及时调整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优化完善工作职能职责。将创文工作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分管领导调整为同一人,专职专管,充分整合城治办和创建办的力量,变两套班子、两套人马为一套机制,变各自为政为统筹推进,同向同力、攻坚克难不断提升工作效率。同时还实行了账单式工作法,定期召开专题会、推进会进行交账,倒逼城治和创建工作快速推动落实。

注重宣传引导,着力营造氛围。把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群众文明素质作为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抓手。双龙镇在镇办公场所、场镇集中点、村(社区)活动阵地等设置专题宣传栏20余个,对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动态、经验和成效进行深度宣传,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及时通报,利用微信、短信、宣传栏、文明劝导队、坝坝电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持续提升广大干群的环治和创文意识,形成了人人爱护环境、个个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

加快设施建设,着力夯实基础。场镇是一个地方环境治理和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窗口和标志。双龙镇场镇设施陈旧老化,基础设施薄弱,始终是环治和创文工作的拦路虎绊脚石。今年,镇党委、政府出重拳开展打虎搬石活动,场镇治理初见成效。截至目前,场镇街道全面油化,背街小巷人行道地砖提档升级,有效解决大街小巷破损、坑洼、扬尘等突出问题,人居环境显著提升;维修场镇街道和广场花台、树池100余处,场镇容貌得到改造提升;更换、新增破损雨篦子30个、清理堵塞下水道13处,疏通雨污管网,解决场镇内涝问题;投资新建停车场2处,新增停车位200余个,有效缓解停车难;对农贸市场生锈棚架进行刷漆翻新,增设公益广告,改善群众购物环境;新增分类垃圾桶50组,并加强保洁力度,保洁效果进一步凸显。

狠抓专项治理,着力破解难题。针对场镇空中和河道、铁路沿线环境与安全问题,双龙镇大力推进三大整治活动,全面统筹、分类实施店招店牌整治,采取自行清理一批、集中拆除一批、规范更换一批的方式,累计拆除临街门市不规范棚伞40余处、多余杂乱和不规范广告牌72块,统一更换店招30余处,场镇面貌焕然一新;采取主街过街线全部入地、背街小巷全面捆扎的方式整治蜘蛛网,亮出了场镇天际线;完成场镇老旧水电气表箱规范和更换,表箱更加美观安全;通过平常定期和雨后重点开展河道清淤排污治理,大小河道水清河晏;推动铁路沿线环境治理,清理硬质、软质

漂浮物20余处,配合铁路部门排除隐患6处,实施双龙火车站及周边风貌打造工程,铁路沿线环境明显改善。

建立管理机制,着力常态长效。建立镇级督查交办整改回访的日常管理机制,定期对村(社区)进行环境检查,及时交办问题,限期整改并回访销账,保证问题得到及时整改。同时,建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考核机制,对村(社区)进行考核,将考核内容纳入全镇的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并强化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与奖补资金挂钩,进一步调动村(社区)积极性,确保治理成果长效保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