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编制。全文包括概述,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收到举报投诉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机构建设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等。本年度报告电子版通过中国通川网站(www.tchuan.gov.cn)全文公开,如有疑问请与达州市通川区政府信息公开管理中心联系(地址:通川区通川中路196号;邮编:635099;联系电话:0818-2131390)。
一、概述
2017年,通川区严格按照《条例》要求,围绕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完善公开制度、深化公开内容、加强解读回应、狠抓载体建设,全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一)加强领导机制
为贯彻落实信息公开工作,通川区着眼于建立政府信息公开长效机制,使政府信息公开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和行为。成立由区长担任组长、常务副区长担任副组长的通川区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各乡镇办委和各部门也分别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做到了领导、机构、人员“三到位”,形成了区、乡镇办委和部门联动的政府信息公开网络。同时,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分解到单位内部的有关科室和人员,强化“一把手挂帅、分管领导具体抓、责任到科室、落实到人头”的工作机制,形成纵到底、横到边、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体系。
(二)健全信息发布机制
通川区通过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责任、审议、评议、反馈、备案和监督等六项制度,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进一步提高了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一是公开内容准确。通川区政府办印发《达州市通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达州市通川区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通区府办发〔2017〕37号),制定任务分解表,明确各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牵头和责任单位,提出具体工作要求。二是公开时间及时。针对公开项目的不同情况,确定公开时间,做到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固定性工作长期公开。三是公开重点突出。结合我区实际工作,坚持把群众关心的扶贫攻坚、监管执法、环境保护、行政权力、安全生产等信息作为重点领域公开。2017年,全区共公开各类政府信息8671条。
(三)完善群众诉求办理机制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认真做好群众诉求的办理和反馈工作,有效地搭建起了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社会的好评。为了保证群众诉求事项有效办理,设立了受理事项分类登记处理台帐,实行编号交办、办结销号、重点挂号,着力提高办理效率,积极加强与承办单位的沟通联系,准确掌握各部门的职能职责,定期对各类来电来信及其办理情况进行统计整理和综合分析,及时向领导反馈社情民意,积极为区政府工作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2017年,区长热线信箱办共受理各类来电来信1467件。其中:市长热线276件、信箱253件,区长热线842件、信箱52件,群众来信44件。
(四)严格督查机制
在狠抓内部制约机制的同时,抓好外部监督制约机制的完善,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目标绩效考核,分值占4分。实行“每月点评、季度通报、年底考核”,对网站信息公开工作开展的好的单位表扬加分、信息公开滞后的批评扣分。同时,鼓励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监督,积极反映公开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使公开工作更加扎实、有序开展。
二、政府信息主动公开情况
加强平台建设,提高门户网站的实用性。为符合各级技术规范要求,我区不断对政府信息公开网站的页面布局、目录设置、发布内容等进行梳理和调整,除省政府统一规定的基本目录外,还依据工作实际制定相关的重点栏目和专题栏目。同时,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也及时选用、链接传统媒体和其他网站的重要信息、观点,丰富网站内容。2017年,通过政府网站发布各类政务信息8671条。
三、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
2017年,全区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5件,答复率为100%,满意率100%。
四、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收到举报投诉情况
2017年,全区共受理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复议申请4件,并按照程序予以办结。
五、政府信息公开机构建设情况
2017年,全区各级行政机关承担政府信息公开日常工作的专门机构有56个,具体承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60人,其中专职人员3人,兼职人员57人。
六、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7年,通川区政务公开整体水平有一定提升,公开信息的质量也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政府信息公开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时效性有待增强、政府信息公开的规范性有待进一步提升、政府信息公开的实用性有待提高。为此,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进。
(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根据上级《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及其实施细则和要求,进一步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加强政策解读、回应社会关切、公开平台建设等工作,持续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
(二)加强政务公开业务培训。增设政务公开专题课程,在全去开展不少于2次政务公开工作分管领导、工作人员培训会议。要求全去各地、各单位开展政务公开培训会议不少于1次,对单位领导、科室负责人进行培训。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省市政务公开业务培训。
(三)继续加大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抓好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的细化落实;以行政权力运行、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服务等领域为重点,深入推进信息公开。
(四)进一步推进依申请公开工作规范化建设。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签收、登记、审核、办理、答复、归档等环节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推进信息公开申请办理电子化,确保依申请公开情况有记录、可核查、能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