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川区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工作成效、困境及建议
  • 来源:区文旅局
  • 作者:admin
  • 发布日期:2022-10-24
  • 点击数:人次
  • ​自20137月起,通川区“四馆一站”(文化馆、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乡镇街委综合文化站)全部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自实施免费开放以来,各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成效明显,但在近10年的免费开放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一、现状及成效

    (一)免费开放场所实现全域化。通川区严格按照免费开放的标准要求,加快馆站建设,完善服务设施,先后高标准建成区文化馆、区美术馆、区图书馆、区红军文化陈列馆(博物馆)和23个乡镇街委综合文化站(含分站),实现了公共文化场所全域覆盖,免费开放服务全域覆盖。

    (二)免费开放活动实现常态化。在免费开放中,通川按照“文化为民、惠民”的要求,转变服务形式,加大基层辅导培训的力度,先后举办了文化站长、“文化管家”、文艺骨干等多期培训班。“非遗进校园”“书香润通川”“通图大讲堂”“神剑园金牌讲解员”等主题品牌活动常年开展。“四馆一站”年均进场活动人数达21万人次,尤其是红军文化陈列馆(神剑园)年均入园人数超过10万人次,20222月被评为AAAA级景区。

    (三)免费开放服务体现均等化。在免费开放中,通川加强了对下岗职工、外来务工人员、中小学生、人民子弟兵的特色文化服务,区图书馆在达州市武警中队、区消防中队建设了图书公益服务点,区文化馆组织业务人员,常年坚持到38个脱贫村和城市社区进行舞蹈、书画等艺术培训。

    (四)“延”时“错”时服务体现灵活化。为提升公共文化场所服务效能,解决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通川“四馆一站”全部实行采取错时、延时服务机制,打好服务“时间差”,真正实现为民、利民,让更多人享受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其中,区图书馆、区文化馆、区美术馆、区红军文化陈列馆(博物馆)每周开放时长不少于60小时,周末和法定假日全部免费开放。

    二、问题及困难

    (一)场地不足。随着群众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文化场地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区文化馆现有功能室6个,但仅是东城、西城两个老城区的业务群众文艺团队就有110多支,无法从根本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大部分团队一周只能预约一次排练。区图书馆现有馆舍面积为1500平米,但在2022年第七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标准中,二级图书馆的馆舍最低要求为3500平米,区图书馆的场地已无法适应现阶段的需求,亟需改扩建。

    (二)资金不足。“四馆一站”免费开放后,到馆(站)人数逐年增多,为了满足群众日益提高的文化水平,给群众带来更优质的服务,“四馆一站”不得不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财力,但仍然是杯水车薪、捉襟见肘,尽管国家、省上提供了免费开放专项的资金,但这部分投入还远远不够维持巨大的开销。

    三、意见及建议

    (一)探索公共文化场馆运行新机制。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经费纳入本地财政预算,建立稳定增长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落实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行。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与社会化进程,进一步落实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相关政策,积极探索创新社会资本和政府合作模式。

    (二)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新模式。启动文化志愿者服务,鼓励在校大学生、退休干部、教师和文化工作者不定期开展志愿服务。积极推进数字场馆、流动场馆建设,建立以市级文化场馆为核心,区县乡一体、资源共享、方便快捷的新型公共文化场馆服务体系。建立达州市公共文化云平台,将文化讲座、戏曲、歌舞等各类文化内容数字化,将全市所有公共文化场馆的活动信息、场馆信息、数字文化资源等内容进行统一汇聚,免费向公众提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