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川区七小新锦学校于2016年9月建校招生,占地38亩,现有学生3300余人,教师135人,其中正高级教师2人、省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16人。
学校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创建了极具特色的“通达教育”,为生命的蓬勃生长创造条件。建校以来,着力建设思维与习惯、国学与经典、体质与心理、艺术与创造、科技与生活、生命与安全、质量与科研等特色七彩课程,七彩课程给孩子们打上七个鲜明的烙印:健康体魄,和雅气质,科学精神,艺术底蕴,良好习惯,美好心灵,开放视野。孩子们在学校都能找到并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学校也实现了班班有特色、个个有特长的育人目标。
“融通”文化:营造蓬勃生长环境
文化融合。围绕核心素养,学校对师生们提出了融合中西文化的“做人求德、学问求真、交往求诚、行事求活、敢于质疑、求变创新”的素养要求。
关系融洽。融洽的家校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既是通川区七小新锦学校校园“融”文化的基石,又是校园“融”文化的核心内容。家校关系方面,学校整合教育资源,通过打造新型的 “班级家长群”“家长讲堂”,为家长提供“订单式”培训和服务,让他们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督导员”。师生关系方面,学校要求教师不论课上课下,校内校外,都将尊重学生人格、个性和情感放在首位,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正确处理师生矛盾,用言传身教传递爱心,影响学生。生生关系方面,除了通过主题活动帮助学生克服同伴交往中的认知偏见、掌握人际交往技巧外,学校还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以游戏化、情境化的形式帮助学生学习礼仪规范,巩固、增加人际交往技巧。
“七彩”课程:奠定蓬勃生长基石
“博采众长”是学校通达教育的核心主旨。学校在“用课程的设置诠释学校的育人内涵,用课程的研发带动教师的专业成长,让课程的实施成全孩子的幸福人生”的课程理念引领下,融合多学科内容的“博”课程应运而生。
“七彩”课程体系涵盖“主题式融合课程”“教师发展特色课程”“社团活动课程”“德育活动课程”“少先队活动课程”“劳动实践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七大系列、三十二门课程。每门课程都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评价标准。“七彩”课程在广阔的领域里让孩子们“选我所爱,博采众长”。
“多元”评价:激发蓬勃生长动力
目前,在注重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形式多元化的基础上,以展示性评价为主,赏识性评价为辅的“达”评价体系正在通川区七小新锦学校的教育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导向作用。
争做“校园达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需要表达,展示是最好的表达与评价。学校以飞叠杯、机器人、巴人文化、剪纸、扎染、围棋、书法、足球等多个学生社团为依托,通过定期组织学习实践活动,开展各种竞赛、展演,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帮助他们逐渐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学校里,有越来越多的孩子通过展演、比赛等形式,成为闪耀全校的“校园达人”。
争当“七星少年”。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提倡“用多把尺子量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长的快乐,享受到努力后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评选“七星少年”,即学习之星、进步之星、科技之星、艺体之星、劳动之星、助人为乐之星、孝亲敬长之星,对学生给予肯定与激励,使他们更加自信地成长。
六载精进结硕果,砥砺奋进正当时。学校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四川省文明校园,省优秀少先队集体,省“棋类教学”先进单位,省基础教育研究基地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发展联盟常务理事单位,达州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市优秀少先队集体,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法治、科技教育示范校园,市民族器乐演奏人才培养基地等近50余项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