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通川区第七小学校:循“通文广艺” 之径 逐“七彩人生”之梦
  • 来源:区教育局
  • 作者:admin
  • 发布日期:2022-10-11
  • 点击数:人次
  • 凤凰山麓,州河之滨。始建于1965年的通川区第七小学校,位于通川区朝阳东路259号,现有朝阳、彭家湾、来凤幼儿园3个校区,教学班小学39个、幼儿园15个,学生2700余人,教职工120余人。学校有正高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13人,省特级教师1人,建有四川省劳动教育卓越校长工作室、达州市艺体名师工作室、达州市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和通川区语文名师工作室。

    从低矮的平房出发,到如今的一校三区,从“六艺并举”到“通文广艺”,七小人以梦为马、砥砺前行,始终秉承“敢为人先,勇争一流”之精神,谨记“以艺启真、立美至善”之校训,循“通文广艺”教学路径,逐“七彩人生”教育理想,如今已是姹紫嫣红、春色满园。

     

    德育奠根基,夯实人生底座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教育的初心与使命。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培其心。通川区七小一直坚持德育为首,品行为先,在传统德育工作的基础上增设了“活动育人”“情感体验”“自我成长”等实践路径。通过德育教育多元化,确立道德准则,丰富活动载体,提高育人实效。通过各种主题活动,厚植孩子的家国情怀,着力孩子的习惯培养,让孩子的内心接受洗礼,情感得到深化,让德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人人争做心中有梦、眼中有光、脚下有风的逐梦人。

     

    民乐促艺教,彰显独特个性

     

    早在1985年,学校就在达州市率先办起了琵琶、笛子、二胡民乐培训班。经过不断地发展壮大,民乐队变成了今天的“蓓蕾民乐团”。“蓓蕾民乐团”一路走来,捷报迭传。自1997年参加四川省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节以来,“蓓蕾民乐团”先后荣获四川省第二届、三届、五届、六届、七届、十届中小学艺术节器乐组一等奖。2000年,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学校以民乐团为抓手,形成了“223”艺术教育模式,现有“艺术城堡”“新年音乐会”“学校艺术节”三大特色活动,“蓓蕾”民乐团、“红孩子”合唱团、“新芽”舞蹈队等各种艺术团队让师生的艺术修养得以持续提升,一大批佼佼者脱颖而出、星光灿烂。

     

     

    科创扬新帆,助推蓬勃发展

     

    通川区七小科技教育蓬勃发展,与艺术之花争奇斗艳。早在2003年,七小就率先扛起达州市机器人创新教育的大旗,并成为首批四川省智能机器人实践学校,四川省十佳机器人学校,九次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大赛均获得大奖。七小科技教育的“五小”活动、机器人、数棋、科学DV一直被大家津津乐道。学校连续十年荣获达州市和通川区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一等奖,学校参加全国、省、市、区各级科技创新大赛获奖720多人次,学生受全国、省级表彰62人,获市区级表彰800余人次。参加全国第三、四届国际数棋总决赛均获团体一等奖,一人次获全国金奖,为四川省第一次获得该项目金牌。

     

     

    课堂创新招,确保提质增效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通川区七小通过抓队伍促提升,抓课堂提效率,确保学校优质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从课堂改革入手,积极打造“七彩课堂”。通过课堂重构,让课堂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通过课堂开放,让课堂从“关门上课”走向“开门请课”;通过课堂延伸,让课堂从“灯光课堂”走向“日光课堂”,让学生接受丰富多彩的教育,体验五彩斑斓的人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