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长河砂岩矿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来源:通川区自然资源局
  • 作者:admin
  • 发布日期:2022-08-03
  • 点击数:人次
  • 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长河砂岩矿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达州市昌凯建材有限公司

    二○二二年五月


    委托书

    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三大队:

    为落实矿山土地复垦工作,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改善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64号)、《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第592号)、原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工作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17]74号)》等文件的要求,特委托贵队为我公司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特此委托!

                    委托方:达州市昌凯建材有限公司

       二○二二年三月二十五日


    承诺书

    公司委托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三大队编制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长河砂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我公司认真对方案进行了检查,其资料真实、客观,无篡改、编造。若因提供的资料不实所产生的后果由我公司负责

    特此承诺!

                        承诺方:达州市昌凯建材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承诺书

    我队承担了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长河砂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工作,于2022年5月15日编写完成了方案及图件,我队对该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的真实性、规范性和科学性负责。

    特此承诺!

    承诺单位: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三大队

                                  年   月   日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信息表

    企业名称

    达州市昌凯建材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李超

    联系电话


    单位地址

    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西圣寺铁十七局川东办事处内4栋1-1-1

    矿山名称

    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长河砂岩矿

    采矿许可证

    新申请       持有       变更

    以上情况请选择一种并打“√”

    单位名称

    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三大队

    法人代表

    徐小勤

    联系电话

    0818-2371632

    总工程师

    黄昌华

    联系电话

    0818-2371632

    姓名

    职责

    联系电话

    钱骞

    编制

    0818-2388691

    郭建明

    审查

    0818-2388691

    匡载斌

    审定

    0818-2388691




    我单位已按要求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保证方案中所引数据的真实性,同意按国家相关保密规定对文本进行相应处理后进行公示,承诺按批准后的方案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

    请予以审查。

    申请单位(矿山企业)盖章

    联系人:                联系电话:

    《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长河砂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内 审 意 见

    受达州市昌凯建材有限公司的委托,我队立即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赴该矿,进行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工作资料收集及野外实地调查。根据以往工作成果和本次实地收集的资料,经综合分析后,按照方案编写技术要求,于2022年4月15日编制完成了《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长河砂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我队组织有关专家对该报告进行了认真审查,形成如下意见:

    一、矿区概况

    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长河砂岩矿位于达州市城区352方向,距达州市城区直线距离约18km,行政区划隶属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镇长河村9组、1组。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0725′15″,北纬3120′38″。

    该矿区外侧有乡村公路到双龙镇,双龙镇可直达达州市城区。达州市内有高速公路、铁路和飞机场等通往全国各地,矿区交通较方便,区内通讯网络较好,中国移动和电信固话覆盖全区。

    该矿区范围由1~6号拐点坐标圈定(见表1),矿区面积为0.104km2,开采标高: 575m~ 440m,设计生产规模50.0万吨/年,开采矿种为建筑用砂岩(饰面用石材),开采方式露天开采(机械切割方式)。

    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及土地损毁情况

    该矿山设计服务年限约13.9年。根据评估技术要求,矿区影响范围以矿体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包括矿山生产及生活设施区域,包括矿山开采的直接影响范围,矿山开采对外围的影响范围以及矿山建设用地中可能造成危害的范围。

    评估区重要程度为较重要区,矿山生产建设规模为中型,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综合确定该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为“二级”。

    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长河砂岩矿为新设矿山,目前未对土地形成压占和挖损破坏,拟损毁总面积11.64hm2。根据现场损毁地类、方式及面积情况,判定现状土地损毁程度较轻。

    矿山为露天开采,矿山开采对矿区地形地貌、植被易造成破坏。矿山目前正在基建筹备阶段,还未对土地资源进行破坏。

    根据对该矿山以后矿业活动对地质灾害、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土地资源破坏程度进行现状及预测分析评估,判定其对矿区周边影响区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严重,评估区其余地段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轻。

    该矿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划分为两个区,与预测评估分区一致,将预测评估影响严重区划分为重点防治区,将预测评估影响较轻区划分为一般防治区。

    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程

    根据该项目土地损毁现状、预测、土地损毁方式、地面工程布局、地理位置、土壤条件及地形条件等方面的差异性划分为拟建生产附属区和采矿区2个单元;复垦单元2个,总面积11.64hm2,其中乔木林地10.8hm2采矿用地0.71hm2、农村宅基地0.02hm2裸岩石砾地0.11hm2

    建议业主在方案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实施,在雨季加强现场管理,做好经常性的监测工作和临时设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建议矿山开采严格按设计进行,随时注意开采至与泥岩接触面时,如发现边坡失稳,需立即对边坡进行支护治理等措施;并挂警示牌严禁人员进入;矿山生产中必须有预防措施,并做好监控工作,及时发现和预报地质灾害,减小地质灾害威胁。

    结合工程布局,按现行勘察规范的要求,分阶段进行岩土工程勘察,进一部查明矿区各岩土层的工程力学性质和几何特征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为施工图设计和工程施工以及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及复垦工程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应尽可能提前治理恢复。

    矿山在生产中,应加强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工作,发现环境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并选择有地质灾害、勘察、设计、施工资质的单位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的各项实施工作。

    四、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程资金

    该项目投资总计2323804.7元(其中地质环境预防工程费用153742.44元,矿山土地复垦费用2170062.26元);亩投资额约13278.88元/亩。

    五、评审意见

    1、编制《方案》人员认真开展野外调查工作,资料收集较为全面、详实,对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及土地破坏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综合分析,其论述依据较充分。

    2、《方案》对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土地损毁情况进行现状评估及预测评估,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进行分区,对复垦责任范围按工程技术条件措施进行分区,并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及土地复垦进行可行性分析,观点明确,论述较合理。

    3、《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工程设计并按照相关预算标准进行费用计算。

    4、加强《方案》及图文校对。

    六、评审结论

    综上所述,报告内容较全面,图件清晰美观,《方案》达到了合同约定的目标及相关要求,按专家组意见修改完善后,同意上报告审查。

    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三大队   

    二○二二年四月十五日      


    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长河砂岩矿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申报单位:达州市昌凯建材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李  超

    总工程师:

    编制单位: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三大队

    大 队 长:徐小勤

    总工程师:黄昌华

    项目负责:程  超

    编写人员:钱  骞

    制图人员:钱  骞

    审核人员:郭建明


    正文目录

    TOC \o "1-2" \h \u 前  言1

     HYPERLINK \l _Toc17065 一、任务的由来1

     HYPERLINK \l _Toc25090 二、编制目的1

     HYPERLINK \l _Toc3901 三、编制依据2

     HYPERLINK \l _Toc16166 四、方案适用年限4

     HYPERLINK \l _Toc15440 五、编制工作概况4

     HYPERLINK \l _Toc17171 第一章  矿山基本情况9

     HYPERLINK \l _Toc1332 一、矿山简介9

     HYPERLINK \l _Toc2055 二、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9

     HYPERLINK \l _Toc32408 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10

     HYPERLINK \l _Toc19892 四、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12

     HYPERLINK \l _Toc30758 第二章  矿区基础信息13

     HYPERLINK \l _Toc24816 一、矿区自然地理13

     HYPERLINK \l _Toc8161 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15

     HYPERLINK \l _Toc8724 三、矿区社会经济概况17

     HYPERLINK \l _Toc7577 四、矿区土地利用现状19

     HYPERLINK \l _Toc10015 五、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19

     HYPERLINK \l _Toc20217 六、矿山及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19

     HYPERLINK \l _Toc8214 第三章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20

     HYPERLINK \l _Toc20722 一、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调查概述20

     HYPERLINK \l _Toc5942 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21

     HYPERLINK \l _Toc10642 三、矿山土地损毁预测与评估27

     HYPERLINK \l _Toc13303 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30

     HYPERLINK \l _Toc15755 第四章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33

     HYPERLINK \l _Toc7926 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33

     HYPERLINK \l _Toc22259 二、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34

     HYPERLINK \l _Toc22066 第五章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45

     HYPERLINK \l _Toc28421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预防45

     HYPERLINK \l _Toc31818 二、矿山地质灾害治理46

     HYPERLINK \l _Toc15085 三、矿区土地复垦48

     HYPERLINK \l _Toc17056 四、含水层破坏修复53

     HYPERLINK \l _Toc15328 五、水土环境污染修复53

     HYPERLINK \l _Toc19847 六、矿山地质环境监测53

     HYPERLINK \l _Toc21777 七、矿区土地复垦监测和管护54

     HYPERLINK \l _Toc10980 第六章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57

     HYPERLINK \l _Toc15944 一、总体工作部署57

     HYPERLINK \l _Toc30450 二、阶段实施计划58

     HYPERLINK \l _Toc8224 三、 近期年度工作安排60

     HYPERLINK \l _Toc26630 第七章  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61

     HYPERLINK \l _Toc20274 一、经费估算依据61

     HYPERLINK \l _Toc387 二、矿山地质环境预防工程经费估算61

     HYPERLINK \l _Toc1475 三、土地复垦工程经费估算原则及取费标准65

     HYPERLINK \l _Toc28510 四、总费用汇总与年度安排70

     HYPERLINK \l _Toc14248 第八章  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72

     HYPERLINK \l _Toc22248 一、组织保障72

     HYPERLINK \l _Toc14972 二、技术保障72

     HYPERLINK \l _Toc3764 三、资金保障73

     HYPERLINK \l _Toc3169 四、监管保障74

     HYPERLINK \l _Toc32461 五、效益分析75

     HYPERLINK \l _Toc5597 六、公众参与77

     HYPERLINK \l _Toc13221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78

     HYPERLINK \l _Toc26517 一、结论78

     HYPERLINK \l _Toc16731 二、建议78

    报告附图

    序号

    图号

    图名

    比例尺

    1

    1

    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长河砂岩矿开采终了境界平面图

    1:5000

    2

    2

    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长河砂岩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图

    1:5000

    3

    3

    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长河砂岩矿土地利用现状图

    1:5000

    4

    4

    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长河砂岩矿地质环境问题预测图

    1:5000

    5

    6

    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长河砂岩矿土地损毁预测图

    1:5000

    6

    6

    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长河砂岩矿土地复垦规划图

    1:5000

    7

    7

    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长河砂岩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图

    1:5000

    8

    8

    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长河砂岩矿1-1′开括系统纵投影图

    1:1000

    9

    9

    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长河砂岩矿2-2′复垦剖面图

    1:1000

    10

    10

    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长河砂岩矿旱地复垦断面示意图

    示意图

    11

    11

    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长河砂岩矿台阶植物栽植设计图

    示意图

    12

    12

    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镇长河村砂岩矿排水沟方案设计图

    示意图

    13

    13

    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镇长河村砂岩矿沉沙池单体图

    示意图

    14

    14

    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镇长河村砂岩矿护脚墙方案设计图

    示意图

    报告附件

    1、单位资质证书

    2、委托书

    3、业主承诺书

    4、编制单位承诺书

    5、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

    6、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公众参与调查表

    7、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评审意见


    前  言

    一、任务的由来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64号)、《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第592号)、《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6】21号)及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工作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17]74号)等文件的要求,施行矿山企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合并编报制度。矿山企业不再单独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与治理恢复方案(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土地复垦方案。合并后的方案以采矿权为单位进行编制,即一个采矿权编制一个方案。采矿权人在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办理采矿权变更及采矿权延续等均应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为此,达州市昌凯建材有限公司特委托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三大队(以下简称“我队”)编制《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长河砂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便为该矿办理采矿权证提供依据。

    二、编制目的

    1.根据国务院592号令《土地复垦条例》相关精神,按照“谁损毁、谁复垦”的原则,将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长河砂岩矿土地复垦目标、任务、措施和计划落到实处,贯彻落实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2.通过《方案》的实施,使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长河砂岩矿在生产过程中损毁的土地得到及时复垦,使施工建设中被扰动、损毁的植被得到有效的恢复,有效防止压占土地及水土流失的发生,使矿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3.通过《方案》的实施,为土地复垦的实施管理、监督检查以及土地复垦费用征收、落实等提供依据,做到土地复垦与矿区生产统一规划,把土地复垦指标纳入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长河砂岩矿生产计划,履行职责,加强管理。

    4.查明场地环境、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为开采方案的制定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及灾害防治提供依据,促进矿山经济建设与地质环境的保护协调发展,同时也为该矿办理采矿许可证提供基础资料。

    三、编制依据

    (一)法律法规及政策依据

    (1)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工作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17]74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4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

    (5)《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

    (6)《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

    (7)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

    (8)《关于加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国土资发〔2016〕63号);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9号);

    (10)国土资源部关于贯彻实施《土地复垦条例》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50号);

    (11)《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第4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

    (12)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25号);

    (13)国土资源部《关于组织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和审查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81号);

    (14)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21号)。

    (二)技术依据

    (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

    (2)《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国土资发)(TD/T1031-2011);

    (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2016.12);

    (4)《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TD/T1011─2000);

    (5)《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16);

    (6)《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8337.2—2001);

    (7)《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2008);

    (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2008);

    (9)《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50433-2018);

    (10)《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政部和国土资编)(2012);

    (1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01);

    (12)《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13)《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1036-2013);

    (14)《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GB/T17296—2000);

    (15)《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川国土资发[2007]53号);

     (16)《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川财投[2012]139号);

    (17)《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0223-2011);

    (18)《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19)《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GB_T40112-2021);

    (20)《造林技术规程》GB/T15776-2016;

    (2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

    (22)《土地基本术语》(GB/T19231-2003);

    (23)《生产项目土地复垦验收规程》(TD/T1044-2014);

    (24)《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288—1999;

    (25)《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规程》DZ/T0287-2015;

    (26)《环境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D2019-07);

    (27)《地质灾害调查技术要求》(DD2019-08);

    (28)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试行)。

    (三)其他依据

    (1)达州市通川区新村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2014年调整完善版{通川区新村乡土地利用现状图(2014年)};

    (2)《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镇长河村拟设砂岩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3)《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长河砂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四、方案适用年限

    该矿山为新设矿山,达州市昌凯建材有限公司通过“招拍挂”的方式获得了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长河砂岩矿采矿权,目前资源处于未利用状态,未具有健全的生产设施及系统,需新修基建设施,生产矿产品主要服务于达州市通川区周边城镇建设。

    根据我队提交的《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长河砂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2022年):矿区查明资源量729.91万吨(约合280.73万m3,保有控制资源量729.91万吨(约合280.73万m3根据周边矿山开采经验,矿山采矿回采率可达95%,按照回采率95%计算,矿区范围内可采控制资源量693.41万吨(约合266.70万m3),按设计生产规模50万吨/年(折合19万m3/年),矿山服务年限约为13.9年。矿山闭矿后即进行土地复垦工作,工程复垦期1年,管护期为3年。为此,确定复垦年限为17.9年,即2022年5月~2040年2月(基准期暂定为2022年5月,若受采矿证办理延迟影响,基准期顺延)。最后根据该矿具体生产情况确定对《方案》进行修编或对相关工程进行验收,以便更好地适应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的进行。

    特别说明:本方案适用年限为5年。

    随着生产的进行,本项目因其生产建设规模、用地规模及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等容易发生变化而使现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方案无法指导后期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再加上土地复垦服务年限较长,土地损毁面积、位置等往往会与最初编制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存在一定差异等,土地复垦义务人应及时重新编制或修订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五、编制工作概况

    (一)工作程序

    本方案编制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颁发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规定的程序(图0-1)进行。

    资料收集及现场踏勘

    矿山地质环境及土地资源等调查

    确定矿山地质环境评估范围和复垦区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分区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报告编写和图件编绘

    图0-1   工作程序框图

    (二)工作方法

    我队在接受任务后,立即成立了项目组,并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及技术依据的基本要求,在工作中首先明确工作思路,熟悉工作程序,确定工作重点,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根据矿区内的地质背景,在资料收集及现场踏勘的基础上,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调查工作主要采用生态环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等综合方法和手段进行。

    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的现状及矿区范围地表与调查结果,确定评估范围,划分评估级别,并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在此基础上,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制定恢复治理工作措施和工作部署,提出防治工程和地质环境监测方案,并进行经费估算和效益分析。

    通过对矿区范围地表及建设工程进行生态环境调查评价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研究。根据项目自身特点以及当地自然地理、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按照经济可行、技术科学合理、综合效益最佳和便于操作的要求,说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应体现的原则。

    (三)工作内容及完成的工作量

    根据工程特点,本次工作主要采用收集资料、现场调查及室内资料整理及综合分析的工作方法。

    1、收集资料

    在现场调查前,收集矿区地质勘探、储量核实报告,了解矿山开采的历史与现状,掌握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和工程建设概况;了解评估区地质环境背景;收集矿山开发利用方案,了解矿山开发利用现状及固体废弃物和废水等处置情况,表土等堆放方案,收集矿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损毁现状的资料,收集矿区及周边土地复垦与地质环境治理的案例,并进行类比分析,收集地形地质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矿山平面图、露天开采矿山地表开采境界和底部境界图等图件作为工作的底图及野外工作用图;分析已有资料情况,确定需要补充的资料内容,初步确定现场调查方法、调查路线和主要调查内容。

    2、现场调查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223-2011)中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要求,对矿山概况、矿山自然地理、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及其隐患,包括地质灾害的种类、分布、规模、发生时间、发育特征、成因、危险性及其破坏程度;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等的影响和破坏情况;矿区含水层破坏,包括采矿活动引起的含水层破坏范围、规模、程度及其对生产生活用水的影响;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包括压占、挖损的土地类型及其面积;采矿活动对主要交通、水利工程、村庄及工矿企业及其其他各类建筑物的影响和破坏;已采取的防治措施和治理效果等进行调查。

    根据《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实地调查矿山复垦区土壤、水文、水资源、生物多样性、土地利用、土地损毁等情况。针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区,挖掘土壤表面,采集土壤样品。对复垦区已损毁未复垦的土地,查清损毁范围、程度与面积;对复垦区已损毁已复垦的土地,应调查复垦所采用的主要标准和措施、以及复垦效果。野外调查应采集相应的影像、图片资料,并做文字记录。

    在野外调查过程中,通过访问当地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及当地居民,调查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的发育及分布状况;公众对土地复垦利用方向的意愿,以及对复垦标准与措施的意见;调整室内初步设计的野外调查线路,进一步优化野外调查方法。野外调查采取线路穿越法和地质环境追索相结合的方法,依1:5000地形地质图为底图,同时参考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图件,对地质环境问题点和主要地质现象点进行观测描述,调查其发生时间、基本特征和危害程度,并对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点和地质现象点进行数码照相和GPS定位。同时调查矿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情况,调查宜采用座谈会、问卷调查、走访形式。调查矿山开采情况及废弃土石和尾矿的排放堆积状况。

    3、室内资料整理及综合分析

    在综合分析研究现有资料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现状和预测、矿区土地损毁的现状及动态预测进行评估,并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与矿区的土地复垦可行性进行分析,依据矿山所涉及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类型,作出工程设计。提出合理的工作部署,安排好经费与工作进度;提出保障措施并对方案实施后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客观的分析评价。提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及其相应附图。主要完成的实物工作量见表0-1。

    表0-1  完成实物工作量统计表

    序号

    工作项目

    单位

    工作量

    备注

    1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hm2

    24.6

    地面调查

    2

    GPS

    8


    3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表

    1


    4

    公众参与调查表

    2

    当地村民、矿山人员

    5

    收集

    资料

    相关地质报告

    2

    储量核实、

    开发利用方案

    土地利用规划图

    1

    通川区自然资源局提供

    6

    照片

    25


    7

    提交成果

    1

    方案

    附图

    12


    本次方案编制工作严格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 0223-2011)、《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 1031.1-2011至TD/T 1031.7-201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2016)、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报工作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17]74号)等文件要求开展工作。所获的资料详实全面,全过程标准化管理,并通过内部校审,工作程序、工作内容、工作精度等均满足《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要求。


    第一章  矿山基本情况

    一、矿山简介

    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长河砂岩矿位于达州市城区352方向,距达州市城区直线距离约18km,行政区划隶属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镇长河村1组、9组。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0725′15″,北纬3120′38″。

    该矿区南西侧有乡村公路到双龙镇,双龙镇可直达达州市城区。达州市内有高速公路、铁路和飞机场等通往全国各地,交通较方便,区内通讯网络较好,中国移动和电信固话覆盖全区(交通位置图1)。

    图1-1   交通位置图

    二、矿区范围及拐点坐标

    该矿矿区范围由1~6号拐点坐标圈定(见表1),矿区面积为0.104km2,开采标高: 575m~ 440m,设计生产规模50.0万吨/年,开采矿种为建筑用砂岩(饰面用石材),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机械切割方式)。经调查及室内资料整理,矿区范围周边300m范围内没有任何探、采矿权,不存在矿业权纠纷。

    表1-1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西安80坐标系(采证)

    2000国家坐标系(转换)

    拐点号

    X

    Y

    拐点号

    X

    Y

    1

    3469523.99

    36444792.00

    1

    3469529.99

    36444906.00

    2

    3469010.79

    36444538.98

    2

    3469016.79

    36444652.98

    3

    3468956.33

    36444679.96

    3

    3468962.33

    36444793.96

    4

    3469109.76

    36444833.79

    4

    3469115.76

    36444947.79

    5

    3469246.76

    36444908.45

    5

    3469252.76

    36445022.45

    6

    3469498.61

    36444857.57

    6

    3469504.61

    36444971.57

    矿区面积:0.104km2,开采标高: 575m~ 440m;1985国家高程基准

    三、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一)矿山开发利用概况

    该矿为新设矿权,资源目前处于未利用状态。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采用机械切割方式开拓,组合台阶采矿法,即阶梯式由上至下多台阶的剥采方法开采,运输方案为汽车运输,选矿方案为机械选矿。矿区面积为0.104km2,矿山设计生产规模为50.0万吨/年,矿山开采标高为 575m~ 440m,开采矿种为建筑用砂岩(饰面用石材),根据周边矿山开采的经验,该矿采矿回采率可达95%左右。

    (二)采矿工艺及资源利用水平

    1、开采方式及开采方法

    该矿山为露天开采,开采方法为机械切割。

    2、开拓、运输及选矿方案

    开拓方案为组合台阶采矿法;运输为汽车运输;选矿方案为机械选矿。

    3、矿山生产工艺流程

    机械切割→挖掘机装车→矿用自卸汽车运输→加工厂加工→成品→堆料场堆放。

    4、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该矿山利用生产厂区加工,加工的产品为砂岩条石。加工时,将矿体切割为条状,再由挖掘机装至矿车,外运至矿石加工厂。

    5、资源利用

    该矿采用露天开采,机械开采后的矿石利用汽车运输至加工场地,运输的矿石无夹石、废矿。因此,开采后的矿石基本达到完全利用。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2。

    6、表土资源

    该矿采用机械切割方式采矿。开采位置以第一采段为起始点,第一采段剥离、开采后再进行第二采段开采、剥离,依次类推。每个分层均按先剥离矿层上部的覆盖层,然后由上至下开采至下分台阶开采。矿山生产期间的主要剥离物为覆盖层(土层),矿区采用挖掘机进行剥离,就近堆积,同时也利于闭坑后的复垦还林。

    表1-2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 标 名 称

    单 位

    指  标

    备  注

    1

    矿区占地面积

    km2

    0.104

    1~6号拐点圈定

    2

    矿区资源量

    万吨

    729.91


    3

    设计利用量

    万吨

    693.41


    4

    矿山生产规模

    万吨

    50


    5

    矿山开采方式


    露天开采


    6

    资源利用率

    %

    95

    不计入搭配综合利用

    7

    矿石回采率

    %

    95


    8

    矿石贫化率

    %

    2


    9

    可采资源量

    万吨

    693.41

    含搭配综合利用

    10

    服务年限

    13.9

    含搭配综合利用

    11

    开采境界内平均剥采比

    m3/m3

    0.1


    12

    最低开采标高

    m

    440


    13

    台段高度

    m

    8


    14

    终了台段坡面角

    43


    15

    安全平台宽度

    m

    4


    16

    清扫平台宽度

    m

    8


    17

    投资估算

    万元

    2500


    四、矿山开采历史及现状

    2022年,达州市通川区人民政府对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镇长河村砂岩矿采矿权进行了挂牌出让,达州市昌凯建材有限公司竞得了该矿采矿权。目前,该矿山资源处于未利用状态,达州市昌凯建材有限公司正在对矿区进行基建筹备工作。


    第二章  矿区基础信息

    一、矿区自然地理

    (一)气象

    达州市通川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夏热、秋凉,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7.3℃,1月平均气温6.0℃,极端最低气温-4.7℃(1956年1月);7月平均气温27.9℃,极端最高气温42.3℃(1953年8月)。最低月均气温2.5℃(1993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40.6℃(2000年7月)。平均气温年较差1.5℃。生长期年平均322天。平均无霜期311.9天,最长达354天,最短为238天。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328.2小时,年总辐射116.4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211.4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40.1天,最多168天(1983年),最少117天(1966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698毫米(1983年),极端年最少雨量730.7毫米(1966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月至10月,7月最多。主要灾害性天气有伏旱、低温秋涝、大风冰雹等。

    表2-1   达州市通川区气象站实测多年月平均气象统计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降水(mm)

    14.2

    15.5

    45.4

    100.1

    146.7

    152.3

    206.7

    170.3

    175.2

    108.7

    49.0

    21.7

    1211.4

    蒸发量(mm)

    30.0

    38.3

    73.4

    103.6

    123.9

    137.9

    165.3

    175.4

    105.2

    55.1

    35.9

    26.4

    1070.4

    气温(℃)

    6.0

    8.0

    12.5

    17.7

    21.4

    24.9

    27.8

    27.8

    22.7

    17.6

    12.5

    7.8

    17.2

    相对

    湿度(%)

    81.2

    77.8

    75.3

    76.1

    77.5

    78.2

    77.6

    75.1

    81.5

    84.2

    84.3

    83.9

    79.39

    (二)水文

    该矿区范围外西侧有一条由北至南流向的长滩河、北东侧有一条由南向北流向的季节性冲沟、南侧有一条由东向西流向的季节性冲沟地表水体外,无其他水库、堰塘等常年地表水体。该矿区位于山坡的前缘,场区内地表水迳流条件好,现状条件下矿区及矿区外侧地表水能从两条季节性冲沟处迅速流出,最后汇入矿区范围外西侧的长滩河。

    (三)地形地貌

    双龙镇为四川盆东平行岭谷区、盆中丘陵区、盆周低山区连接地带。地形以低山浅丘宽谷为主。境内最高点位于原龙滩乡大锣山顶,海拔1086米;最低点位于骑龙村六组郑家河坝,海拔333米。矿区位于铁山背斜北端西翼,为缓低山、丘陵地貌区(图2-1),斜坡地形,地形坡度为20~45,其间微地貌有平台、缓坡。区内地面海拔高度约620m~430m,相对高差190m,斜坡顶部多为孤立的圆缓小包。

    图2-1   矿区附近地形地貌及植被状况

    (四)植被

    矿区及周边植物主要以次生林和人工林为主,常见乔木树种为松树、柏树,草本植物主要有茅草、苦刺等,植被覆盖率55%以上。区内裸岩出露较少,裸岩仅分布在矿区南侧至北侧陡斜坡区。

    (五)土壤

    全区土壤类型有水稻土、冲积土、紫色土、黄泥土等四大土类,6个亚类,12个土属,63个土种,99个变种。主要土类为水稻土和紫色土。水稻土由水耕而成,分布较为广泛,从山上到山下,从冲沟到平坝均有分布,但土种各异;冲积土系河流冲积而成,分布于溪河两岸;紫色土由紫色母岩风化而成,肥力较高,主要分布于两槽海拔300-500m高程的大片丘陵地区;黄泥土由砂岩和灰岩风化剥蚀而成,分布于500-600m高程砂岩地区的称冷砂黄泥土,分布于600m高程以上石灰岩地区的称矿子黄泥土。

    项目区土地主要以林地为主,次为农田、草地,少量村庄,有一定自然肥力。土壤主要为风化残积土,其成分受岩性类别控制,呈条带状分布明显。

    二、矿区地质环境背景

    (一)地层岩性

    矿区内出露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和第四系(Q4)地层,现由老至新分述如下:

    ⑴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

    为一套陆相沉积层。岩性为暗紫色至紫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夹浅灰色、黄灰色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砂岩、长石砂岩。砂岩中偶见斜层理,泥岩、粉砂岩厚层至块状层,有时含钙质结核。该组地层厚1200~1600m。

    ⑵第四系(Q4

    第四系(Q4):主要由残坡积的粘土和砂土组成,分布于河流两岸及地形坡度由陡变缓的过渡地带,厚度约0.2~0.5m。

    (二)地质构造

    矿区位于铁山背斜北端西翼,矿区范围内岩层为单斜构造。矿层产状302∠35。矿区内未发现较大断层和裂隙密集带通过,总体来看,区内地质构造简单。

    图2-2  构造纲要图

    矿区所在区域属四川盆地弱活动(断裂)构造区,晚期地壳运动以间歇性大面积抬升为主,地震活动性较弱。依据1:100万《四川省区域地壳稳定评估图》和四川省地质目录记载,区内地震活动不剧烈,属外区域地震波及区。区域内晚期构造运动微弱,无大的断裂活动,主要表现为区域性缓慢上升,属四川盆地弱活动断裂构造区,区域稳定性良好。历史上无破坏性地震记载。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矿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区域稳定性较好。

    (三)水文地质

    矿区范围外西侧有一条长滩河,水流方向由北东向南西,经调查询问,河沟流量为0.5m3/h,枯水季节流量较小,丰水季节流量较大,北东侧有一条由南向北流向的季节性冲沟、南侧有一条由东向西流向的季节性冲沟。除此之外,矿区附近无其他地表水体。区内地表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该矿区位于斜坡地带,场区内地表水迳流条件好,利用地表已有的两条季节性冲沟进行自然排水,最后汇入矿区范围外西侧的长滩河中。场区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岩层之间的裂隙水主要通过裂隙相互渗透,砂岩为含水层,赋水较强,但由于处于斜坡地带径流条件好,渗透差,矿区最低开采标高高于当地最低侵蚀面,含水性较弱。

    综上所述,矿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四)工程地质

    通过实地调查发现,矿区矿体为砂岩,矿体抗风化能力较强,岩层之间裂隙弱发育,赋水性弱;矿区内斜坡坡向为北西,坡度15~30,岩层产状302∠35。根据地区经验得知,该矿山矿石自然抗压强度一般≥30MPa,抗压强度较高。矿区自然边坡目前稳定,随着开采工作的进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然边坡的原有稳定状态,沿夹层层理和裂缝面容易形成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所以应采取及时清除危岩,加强观测的防范措施,防止边坡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产生。

    综上所述,矿区工程地质条件一般,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开采,从而减少诱发或加剧不良工程地质问题。

    (五)矿体地质特征

    矿层岩性、岩相、厚度在矿区内分布稳定,矿层厚度较大,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地层厚约1200~1600m,矿区内矿层厚度约30m。矿层为细粒砂岩,夹少许泥岩。砂岩为中—细粒结构,呈似层状、长透镜体状,砂岩近底部有交错层理存在。矿层产状302∠35。在矿区范围内岩层产状变化小,矿层稳定。

    三、矿区社会经济概况

    双龙镇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高粱为主。2011年,原双龙镇生产粮食3982吨,其中水稻2075吨,小麦225吨,玉米631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大豆等。原檬双乡生产粮食5200吨,其中水稻3900吨,小麦1300吨。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龙滩乡生产粮食5516吨,其中水稻3243吨,小麦1269吨,玉米824吨。原新村乡生产粮食5005吨,其中水稻1972吨,小麦339吨。主要经济作物有大豆、油菜、花生等。

    双龙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兔为主。2011年,原双龙镇生猪出栏26224头,牛出栏1775头,羊出栏2228头;家禽饲养量29万羽,上市家禽22万羽。畜牧业总产值4314万元。原檬双乡生猪饲养量1.3万头,年末存栏0.6万头;羊饲养量0.3万只,年末存栏0.2万只;牛饲养量0.3万头,年末存栏0.1万头;家禽饲养量11.7万羽,上市家禽8.9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82.3吨,其中猪肉56.4吨,牛肉8.6吨,羊肉2.5吨;禽蛋14.7吨。原龙滩乡生猪饲养量11494头,年末存栏8648头;牛饲养量2418头,年末存栏1418头;羊饲养量2198只,年末存栏数1628只;家禽饲养量13.6万羽,上市家禽11.6万羽。原新村乡生猪饲养量15438头,年末存栏4271头;羊饲养量8471只,年末存栏4271只;牛饲养量2658头,年末存栏2600头。

    截至2011年末,原双龙镇累计造林0.3万亩,其中防护林2000亩,经济林10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10万株。原檬双乡累计造林3500亩,林木覆盖率41.2%。水果种植面积895亩,产量95吨。原龙滩乡累计造林2300亩,林木覆盖率60%。水果种植面积100亩,产量50吨。原新村乡累计造林3000亩,其中防护林200亩,林木覆盖率45%。水果种植面积1050亩,主要品种有黄花梨(丰水梨)、黄金梨、雪梨。

    2017年,原双龙镇农业总产值31964万元。生产粮食6520吨,人均392千克,其中水稻2120吨,小麦1210吨、其他3360吨。种植水果1736亩,主要品种有玉脆西瓜、青脆李、黄金梨、柑橘、樱桃等。生猪饲养量2.1万头;家禽饲养量1.3万羽。

    2021年双龙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

    一是创新发展理念。按照“一村一色、一社一品”的发展思路,学习青脆李等作物种植、优质水稻栽培、畜禽养殖等技术,因地制宜引进特色作物品种15个、畜禽品种7个,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17家,发展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80家。目前,玉坪寨川东红车厘子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建为“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

    二是强化技术保障。落实农技工作人员9名,分区域负责,对群众咨询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高产栽培以及动物防疫等种植养殖问题进行蹲点指导200余次。邀请农业专家举办种植养殖技术培训7次,实地指导14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及经营主体62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500余份。

    三是着力打造特色。围绕“3 3”特色产业,强化企业带动,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打造粮经果蔬种植基地,拓展花卉苗木基地500亩,发展优质水稻10000亩、无公害蔬菜18000亩,种植李子、梨子等水果5000亩,发展特色农家乐,饲养山羊1000只、牛500头,散养家禽30万羽。依托高山、富硒优势,加大农副产品推介力度,打造“芭蕉黄金梨”“龙檬大米”等特色品牌。

    四、矿区土地利用现状

    根据达州市通川区自然资源局提供的达州市通川区新村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2014年调整完善版{通川区新村乡土地利用现状图(2014年)}图,并结合《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17)标准,以及对项目实地踏勘的情况和室内整理,统计出矿区各地类面积。

    矿区用地总面积为11.64hm2,含采矿权属范围内10.4hm2及矿权范围外面积1.24hm2。根据调查统计,该矿涉及土地类型有:林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其他土地。详见矿区土地利用现状表2-1

    表2-1  矿区土地利用现状表

    组成

    一级地类

    二级地类

    面积(hm2)

    编号

    名称

    编号

    名称


    拟建生产附属区

    03

    林地

    0301

    乔木林地

    0.83

    06

    工矿仓储用地

    0602

    采矿用地

    0.04

    06

    工矿仓储用地

    0602

    采矿用地

    0.14

    06

    工矿仓储用地

    0602

    采矿用地

    0.21

    07

    住宅用地

    0702

    农村宅基地

    0.02

    采矿权范围

    03

    林地

    0301

    乔木林地

    9.97

    06

    工矿仓储用地

    0602

    采矿用地

    0.32

    12

    其他土地

    1207

    裸岩石砾地

    0.11

    合计

    11.64

    本规划用地现状面积系根据达州市通川区自然资源局提供的达州市通川区新村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2014年调整完善版{通川区新村乡土地利用现状图(2014年)}中地类界线,采用CAD程序查询而得。

    五、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重大工程活动

    矿山及周边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为农垦活动、乡村公路、民房修建,工程规模相对较小,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未见因上述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生态环境和地质环境问题,其影响、破坏小。

    六、矿山及周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案例分析

    矿山周边300m范围内无其他矿权设置。不存在进行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


    第三章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和土地损毁评估

    一、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资源调查概述

    (一)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概述

    根据矿山工程特点,主要采用收集资料、现场调查及室内综合分析评估的工作方法。 在现场调查前,收集矿区相应的地质环境资料等资料,了解评估区地质环境背景;分析已有资料情况,确定需要补充的资料内容,初步确定现场调查方法、调查路线和主要调查内容。根据规范中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要求,对矿山概况、矿山自然地理、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及其隐患,包括地质灾害的种类、分布、规模、发生时间、发育特征、成因、危险性及其破坏程度;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等的影响和破坏情况;矿区含水层破坏,包括采矿活动引起的含水层破坏范围、规模、程度及其对生产生活用水的影响;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包括压占、挖损的土地类型及其面积;采矿活动对主要交通、水利工程、村庄、工矿企业、特殊场所及其他各类建筑物的影响和破坏。

    在野外地质灾害调查过程中,通过访问当地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矿山人员及当地居民,调查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的发育及分布状况,调整室内初步设计的野外调查线路,进一步优化野外调查方法。野外调查采取线路穿越法和地质环境追索相结合的方法,依1:5000地形地质图为底图,同时参考土地利用图等图件,对地质环境问题点和主要地质现象点进行观测描述,调查其发生时间、基本特征和危害程度,并对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点和地质现象点进行数码照相和GPS定位同时调查矿区自然和社会经济情况。

    在综合分析研究现有资料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编制“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图”、“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预测图”、“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部署图”等,以图件形式反映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分布、影响程度和恢复治理工程部署。

    (二)土地资源调查概述

    在充分收集矿区已有的自然地理、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开采设计方案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采用1:5000地形图,对矿区范围地表及建设工程进行生态环境调查评价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研究。根据项目自身特点以及当地自然地理、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规定,按照经济可行、技术科学合理、综合效益最佳和便于操作的要求,说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应体现的原则。收集复垦区及周边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土地利用现状与权属、项目基本情况等资料,再通过实地调查土壤、水文、水资源、生物多样性、土地利用、土地损毁等情况。对矿区是否存在已损毁未复垦的土地,损毁范围、程度与面积;对已损毁已复垦的土地及周边复垦案例进行调查,调查复垦采用的主要标准、措施以及复垦效果,包括土地损毁类型、复垦标准、措施、费用使用等情况。野外调查采集相应的影像、图片资料,并做文字记录。分析土壤理化性质及与生产建设项目相关的特征污染物,并对土地复垦的利用的意愿进行了公众调查,拟定初步土地复垦方案,再进行论证,最终编制合理的土地复垦方案。

    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一)评估范围和评估级别

    1、评估范围

    本次根据矿区范围及周边地质灾害发育和影响范围、致灾因素、影响程度等,同时考虑矿山工程布局、地质环境条件,将矿业活动可能产生影响的范围以及周边地质灾害对矿区有影响的范围作为评估范围。本次将在采矿权边界的基础上外推约30~160m的区域确定为评估范围,共6个拐点(拐点坐标见表3-1),总面积24.56公顷。

    表3-1   评估范围拐点坐标(2000坐标)

    拐点号

    X

    Y

    拐点号

    X

    Y

    1

    3468897.79

    36444817.60

    4

    3469694.36

    36444953.35

    2

    3469037.88

    36444524.08

    5

    3469656.42

    36445044.72

    3

    3469206.71

    36444682.78

    6

    3469157.41

    36445148.69

    总面积:24.56hm2

    2、评估级别

    由评估区重要程度、矿山生产建设规模、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综合确定。

    (1)评估区重要程度

    重要程度按区内居民居住集中程度及人口数量,交通要道或建筑设施重要程度,是否临近各级自然保护区及旅游景区(点),是否有重要水源地及破坏土地类型等条件判定(表3-2)。

    通过实地调查,评估区周边存在少部分居民,居住集中居住区人口在30人以下;周边无重要交通和建筑设施;周边无自然保护区及旅游景区(点);无较重要水源地;破坏土地类型主要为林地,其次涉及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其他土地。

    综合评定评估区重要程度为较重要区。

    表3-2  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表

    重要区

    较重要区

    一般区

    分布有500人以上的居民集中居住区

    分布有200~500人的居民集中居住区

    居民居住分散,居民集中居住区人口在200人以下

    分布有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铁路、中型以上水利、电力工程或其他重要建筑设施

    分布有二级公路、小型水利、电力工程或其他较重要建筑设施

    无重要交通要道或建筑设施

    矿区紧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含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等)或重要旅游景区(点)

    紧邻省级、县级自然保护区或较重要旅游景区(点)

    远离各级自然保护区及旅游景区(点)

    有重要水源地

    有较重要水源地

    无较重要水源地

    破坏耕地、园地

    破坏林地、草地

    破坏其它类型土地

    注: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确定采取上一级别优先的原则,只要有一条符合者即为该级别。

    (2)矿山建设规模

    该矿设计开采规模50万吨/年(约合19万m3/年,开采矿种为建筑用砂岩(饰面用石材),开采方式露天开采(机械切割方式)。根据矿山生产规模划分标准(表3-3),其生产建设规模为大型。

    表3-3   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分类一览表

    (3)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

    该矿为露天开采。通过以往地质工作和本次现场调查,采场矿层(体)位于地下水位以上,采场汇水面积小,与区域含水层、或地表水联系不密切,采场正常涌水量小于3000m3/d;采矿和疏干排水不易导致矿区周围主要含水层的影响或破坏;矿床围岩岩体结构以薄到厚层状结构为主,软弱结构面、不良工程地质层发育中等,存在饱水软弱岩层和含水砂层,残坡积层、基岩风化破碎带厚度5m以下、稳固性较好,采场边坡岩石较完整到完整,土层薄,边坡基本不存在外倾软弱结构面或危岩,边坡较稳定;现状条件下,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少、危害小;采场面积及采坑深度较大,边坡较不稳定,较易产生地质灾害;地貌单元类型较多,微地貌形态较复杂,地形起伏变化中等,自然排水条件较好,地形坡度一般20~45,相对高差较大,高坡方向岩层倾向与采坑斜坡为同向。总体来看,该矿矿山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为中等。

    根据上述3项条件,该评估区重要程度为较重要,建设规模为大型,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结合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分级表(表3-4),确定本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为一级。

    表3-4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分级表

    评估区

    重要程度

    矿山建设规模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

    复杂

    中等

    简单

    重要区

    大型

    一级

    一级

    一级

    中型

    一级

    一级

    一级

    小型

    一级

    一级

    二级

    较重要区

    大型

    一级

    一级

    一级

    中型

    一级

    二级

    二级

    小型

    一级

    二级

    三级

    一般区

    大型

    一级

    二级

    二级

    中型

    一级

    二级

    三级

    小型

    二级

    三级

    三级

    (二)矿山地质灾害现状分析与预测

    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GB/T 40112-202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灾种主要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塌陷、采空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在分析区域环境条件和开采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本次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结果及开发利用等情况,对矿山生产活动可能影响范围内的矿山地质灾害问题进行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

    1、矿山地质灾害现状评估

    (1)地质灾害现状分析

    根据现场调查,矿区边坡岩性为砂岩(照片3-1),自然坡的坡面与岩层层面基本一致,除局部风化掉块外,未发现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矿山边坡基本稳定,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害性小,危险性小。矿山地质灾害现状影响程度为较轻级。

    照片3-1  砂岩陡坡

    (2)地质灾害现状评价结果

    经现状分析评价,矿业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主要有矿山机械切割形成的崩塌以及不合理堆放的固体废渣等问题。目前该矿山未见明显的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质灾害。矿业活动引起的地质灾害破坏面积小,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害性小,危险性小。矿山地质灾害影响程度为较轻级,基本能治理恢复。

    2、矿山地质灾害预测分析

    矿山生产过程中,随着开采的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将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改变。受评价区地质环境特征(斜坡地带)及矿山开采活动的影响,有可能诱发滑坡、水土流失及崩塌等地质灾害。

    评估方法是在现状的基础上,采用地质、工程地质分析法,类比法、成因历史分析法、数字统计法等综合手段,对要素预测参照有关规范,采用类比综合分析法进行预测评价。

    (1)采矿诱发滑坡灾害的预测评价

    预测区内陡坡岩体由较软及中等硬度岩体所组成,在外界自然因素和矿业活动影响下,岩、土体易发生边坡失稳现象,形成坍塌,产生滑坡等,诱发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影响采场作业面及人身的安全。在开采时取好边坡角,以避免因采矿活动诱发的滑坡灾害发生。预测评估区发生滑坡地质灾害可能性为较小。

    (2)边坡的稳定性预测评价

    随着采场的采掘工作逐步推进,边坡高度、宽度会进一步增大,改变了边坡原有的稳定性,在采矿时开采、降雨入渗、风化等作用下,部分岩体可能脱离母体而成危岩产生崩塌,对坡体下方人员或机械可能造成危害,须采取相应防护措施,加强安全管理。若按设计要求合理放坡,自上而下,合理布置开采台阶,可基本保证开采边坡的稳定。

    矿区内的自然边坡应保持良好植被覆盖,避免大面积剥离,裸露岩体,引发崩塌,应边剥离、边开采。

    (3)地震的预测评价

    矿山远离主要地震活动带,区域稳定性较好。矿区内有关地震记录均为有感地震,从未发生过破坏性地震,表明矿山处于地壳相对稳定地区。预测评估区发生地震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4)矿区水土流失影响预测

    矿山为露天开采,由于表层土的剥离造成植被的破坏,以及在采矿过程中夹石废弃可能造成水土流失。据目前调查来看,矿区及四周水土流失轻微。预测评估区水土流失影响小。

    综上所述,预测区滑坡、崩塌等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为中等;水土流失、地震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为小。

    (三)矿区含水层破坏现状分析与预测

    1、矿区含水层破坏现状分析

    根据现场调查,评估区为原始地貌,矿区周边无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矿山未对地下水造成破坏。

    2、矿区含水层破坏预测分析

    矿区及附近无大规模水域水体,地面水体水质要求简单,矿渣是对水体的主要污染物。随着采掘的推进,矿山将逐渐增加矿渣排放量,若加强防治措施,在矿区坡顶外侧有一条冲沟,可减小大气降水对矿区的冲刷,且矿渣主要为砂岩,非持久性污染物,矿区产能小,范围小,矿山开采对地表水影响较小;

    由于该矿为露天开采,开采标高位于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上,矿区范围小,开采影响范围小,矿区径流条件好,岩溶、裂隙较不发育,矿区内地表水对地下水补给少,矿山开采对地下水资源影响较小。

    (四)矿区地形地貌景观(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破坏现状分析与预测

    1、矿区地形地貌景观(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破坏现状分析

    矿区内及周围无各类自然保护区、人文景观及风景旅游区,无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等,在采矿权范围地区地表植被发育良好,矿山开采过程对地表植被破坏程度较大,矿界范围内的表土及植被被剥离,矿山开采对地形地貌破坏严重。

    2、矿区地形地貌景观(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破坏预测分析

    预测区地形地貌类型为中切割低山沟谷、斜坡地貌,其附近无各类自然保护区、人文景观及风景旅游区,但地表植被发育,随着未来采矿工程的继续,将扩大对地形地貌、植被造成破坏。采矿工程将造成地形地貌破坏面积进一步增加,依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规范》附录E.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表”,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程度严重。

    (五)矿区水土环境污染现状分析与预测

    1. 矿区水土环境污染现状分析

    矿山生产过程中,破坏原有的土地结构和植被,使之丧失原有的水土保持能力,加剧水土流失。矿山开采过程中机械切割、机车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水体和表土。该矿开采的砂岩矿石无毒,属非金属矿物,基本无放射性污染,矿石本身污染性小,生产过程中产生粉尘对水体水质和土壤质地等污染性小,但对水体净度以及毛料压实表土产生一定的影响。

    2. 矿区水土环境污染预测分析

    随着矿山的生产建设,在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人工生活污水对地下水水质有较小的影响,因此预测其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小。

    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和荒漠化仅限于矿区局部小范围,区内植被发育,多为灌木丛,采矿对其虽有一定影响,但矿区范围小,对植被的破坏、影响不大。因此,矿区土地资源、土石环境、植被破坏较轻,仅对微地貌特征有较大改变。

    三、矿山土地损毁预测与评估

    (一)土地损毁环节与时序

    根据开采技术条件及类似矿山生产实践经验,开采设计采用自上而下分台阶进行开采,露天开采按剥离、采矿、运输三部分展开。剥离废石采用机械剥离法,装载机或挖掘机装车,自卸汽车外运的台阶式采矿工艺。根据项目的开采设计方案及矿山的采选生产工艺流程,石材矿山的采矿工作就是采出符合规格尺寸要求的成品/荒料。生产工艺流程:采矿(打眼、圆盘切割)—运输—切毛板—粗磨—细磨—抛光—切割—产品—检验—出厂。

    目前该矿矿山公路、生产辅助场地等基本设施还未修建,土地未被损毁或压占,往后矿山对土地的损毁主要是基础修建和露天采场的开采及后期矿石废料增多压占土地,后期生产过程中剥离是主要损毁土地的环节,该环节主要剥离物为第四系覆盖土和地表风化层,剥离物和采矿过程中产生的矿石废料统一运输至临时堆料场堆放。

    该矿各损毁地块的损毁时序可划分两个阶段:

    建设初期,由于办公区及矿区公路等的破坏了原有的地形地貌,同时对土地造成占用破坏。

    生产期间,开采台阶的挖掘将对土地造成挖损破坏,开采出的矿石放在矿石堆场,产生的废石堆放在设置的废石堆场,矿石在选矿区处理后将尾矿运至尾矿库等将对土地压占破坏。

    (二)已损毁各类土地现状与评估

    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长河砂岩矿为新设矿权,目前正在筹备生产设施、场地建设工作,目前未对土地形成压占和挖损破坏,判定地面土地损毁程度较轻。

    (三)拟损毁土地预测与评估

    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长河砂岩矿需修建矿山采矿运输道路约700m。目前矿山拟损毁土地区主要为拟建生产附属区及矿区范围内的采矿场,具体破坏情况预测如下:

    1、矿山及周边破坏土地预测

    根据矿山的平面布置,拟建生产附属区占地面积为1.24hm2;采矿场占地面积为10.4hm2。预测矿山最终损坏土地11.64hm2,详见表3-5。

    表3-5  拟损毁地类及面积表

    组成

    一级地类

    二级地类

    面积(hm2)

    损毁方式

    编号

    名称

    编号

    名称



    拟建生产

    附属区

    03

    林地

    0301

    乔木林地

    0.83

    压占

    06

    工矿仓储用地

    0602

    采矿用地

    0.04

    压占

    06

    工矿仓储用地

    0602

    采矿用地

    0.14

    压占

    06

    工矿仓储用地

    0602

    采矿用地

    0.21

    压占

    07

    住宅用地

    0702

    农村宅基地

    0.02

    采矿权范围

    03

    林地

    0301

    乔木林地

    9.97

    挖损

    06

    工矿仓储用地

    0602

    采矿用地

    0.32

    12

    其他土地

    1207

    裸岩石砾地

    0.11

    合计

    11.64


    备注:该矿矿山剥离土体是边开采边堆积于采矿区拟损毁区域,堆土区域在采矿区范围内,所以暂不在矿区外设置临时堆土场。

    2、矿山公路占用土地预测

    矿山采矿运输道路采用已有乡村道路,需硬化,拟修建长约700m,宽约3m的运输道路,预测矿山修建道路最终损坏土地0.21hm2,详见表3-6。矿山采矿区内的运输道路可利用矿区平台作为矿山公路,不需另占土地。即预测矿山公路将不会进一步破坏土地。

    表3-6    采矿场矿山公路拟破坏土地预测                       单位:hm2

    项目

    地类

    面积(hm2)

    小计

    损毁方式

    一级地类

    二级地类


    道路

    林地(03)

    乔木林地(0301)

    0.21

    0.21

    挖损、压占

    根据对该矿山矿业活动对地质灾害、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土地资源破坏程度进行现状分析评估对比表3-7,判定评估区现状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轻;经预测评估及对比表3-7,判定评估区采矿场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为严重,其余地段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为较轻(表3-8)。


    表3-7  矿山地质环境程度分级表

    影响程

    度分级

    地质灾害

    含水层

    地形地貌景观

    土地资源

    严重

    地质灾害规模大,发生的可能性大。影响到城市、乡镇、重要行政村、重要交通干线、重要工程设施及各类保护区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大于500万元,受威胁人数大于100人。

    矿床充水主要含水层结构破坏,产生导水通道。矿井正常涌水量大于10000 m3/d。区域地下水水位下降。矿区周围主要含水层(带)水位大幅下降,或呈疏干状态,地表水体漏失严重。不同含水层(组)串通水质恶化。影响集中水源地供水,矿区及周围生产、生活供水困难。

    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大。对各类自然保护区、人文景观、风景旅游区、城市周围、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可视范围内地形地貌景观影响严重。

    占用破坏基本农田。占用破坏耕地大于2hm2。占用破坏林地或草地大于4hm2。占用破坏荒地或未开发利用土地大于20hm2

    较严重

    地质灾害规模中等,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影响到村庄、居民聚居区、一般交通线和较重要工程设施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500万元,受威胁人数10~100人。

    矿井正常涌水量3000~10000 m3/d。矿区及周围主要含水层(带)水位下降幅度较大,地下水呈半疏干状态。矿区及周围地表水体漏失较严重。影响矿区及周围部分生产生活供水。

    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较大。对各类自然保护区、人文景观、风景旅游区、城市周围、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可视范围内地形地貌景观影响较重。

    占用破坏耕地小于等于2hm2。占用破坏林地或草地2~4hm2。占用破坏荒山或未开发利用土地10~20hm2

    较轻

    地质灾害规模小,发生的可能性小,影响到分散性居民、一般性小规模建筑及设施。造成或可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小于100万元,受威胁人数小于10人。

    矿井正常涌水量小于3000 m3/d。矿区及周围主要含水层水位下降幅度小。矿区及周围地表水体未漏失。未影响到矿区及周围生产生活供水。

    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小。对各类自然保护区、人文景观、风景旅游区、城市周围、主要交通干线两侧可视范围内地形地貌景观影响较轻。

    占用破坏林地或草地小于等于2hm2。占用破坏荒山或未开发利用土地小于10hm2

    注:分级确定采取上一级别优先原则,只要有一项要素符合某一级别,就定为该级别,即就高级

    表3-8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分区结果表

    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分区与土地复垦范围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

    1、分区原则及方法

    (1)分区原则

    A、坚持“以人为本”,把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对居民生产生活的影响放在第一位。

    B、坚持“以安全生产为本”,重点划分出可能影响工程安全的地质环境问题和区域。

    C、同一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分区内地质环境问题相同或相似,分区间应有所差别;遵循 “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

    D、对分区有重叠部分,采取就高原则,重叠部分划分为高一级的影响区,体现 “就大不就小”,“整体不分割”的原则。

    (2)分区方法

    通过对地质灾害、含水层、地形地貌、土地资源影响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划分出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区(表3-8),按照表3-9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当同一区内存在不同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时,根据问题的类型和治理方法的需要,进一步细分为亚区,以便于防治工程布署。考虑治理的难以程度采用图层叠加法划出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

    3-9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表

    现状评估

    预测评估

    严重

    较严重

    较轻

    严重

    重点区

    重点区

    重点区

    较严重

    重点区

    次重点区

    次重点区

    较轻

    重点区

    次重点区

    一般区

    注:现状评估与预测评估结果不一致的采取就上原则进行分区。

    2、分区评述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原则及分区方法,该项目区划分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

    (1)重点防治区

    根据上述分区原则和分区方法,结合矿区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环境现状和预测评估区可能出现的地质环境问题将矿山开采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区域划为重点防治区。

    重点防治区主要表现为矿山开采对原生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严重,对当地水资源影响小,对土地资源的破坏程度较轻。开采结束后将形成高陡边坡,边坡有发生生崩塌、滑坡的可能,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严重。防治措施主要是边坡加固、保持水土稳定,及时排险。

    (2)一般防治区

    根据分区原则和分区方法,结合矿区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环境现状和预测评估区可能出现的地质环境问题将拟建生产厂区、拟建生活区、拟建办公区、拟建堆料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区域划为一般防治区。

    一般防治区主要表现为基础建设对原生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和破坏程度较轻,对当地水资源影响小,对土地资源的破坏较轻,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较轻。防治措施主要是保持水土稳定,及时清运垃圾。

    (二)土地复垦区与复垦责任范围

    (1)土地复垦区

    依据《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1031.1-2011),复垦区是生产建设项目损毁土地和永久性建设用地构成的区域。本方案不涉及永久性用地,矿山拟压占面积为1.24hm2(生产附属区压占);依据预测评估,该矿拟开采区域损毁面积为10.4hm2。因此本方案土地复垦区总面积为11.64hm2,其中涉及乔木林地10.8hm2采矿用地0.71hm2、农村宅基地0.02hm2裸岩石砾地0.11hm2

    (2)复垦责任范围

    依据《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1031.1-2011),复垦责任范围是指复垦区中损毁土地及不再留续使用的永久性建设用地构成的区域。本项目复垦区中无永久性建设用地,初步确定本项目复垦责任范围与复垦区范围一致。复垦责任范围面积为11.64hm2

    (三)土地类型与权属

    复垦区土地类型为:林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其他土地

    根据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图以及现场调查,拟建生产附属区和采矿区土地属于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镇长河村(表3-10)。经治理、土地复垦后,必将改变原有地形地貌和土地利用方向,必须进行土地权属的调整。对于土地损毁前征用的土地(临时用地),复垦结束后应及时归还村社集体经济组织或土地权利人。对于征收的土地(永久用地),可以在管理部门相关政策下考虑占补平衡情况,或给予当地村社集体经济组织或当地农民使用。

    表3-9  土地利用权属表

    土地权属

    一级地类

    二级地类

    面积(hm2)

    编号

    名称

    编号

    名称


    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镇长河村

    03

    林地

    0301

    乔木林地

    0.83

    06

    工矿仓储用地

    0602

    采矿用地

    0.04

    06

    工矿仓储用地

    0602

    采矿用地

    0.14

    06

    工矿仓储用地

    0602

    采矿用地

    0.21

    07

    住宅用地

    0702

    农村宅基地

    0.02

    03

    林地

    0301

    乔木林地

    9.97

    06

    工矿仓储用地

    0602

    采矿用地

    0.32

    12

    其他土地

    1207

    裸岩石砾地

    0.11

    合计

    11.64


    第四章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可行性分析

    依据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现状评估与预测评估结果,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存在于开采后引起的滑坡与崩塌、含水层破坏和水土环境污染问题。随着采空区增大,易造成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

    经过采取恢复治理的一系列工程措施,可减少或预防采矿活动引发的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避免或尽可能地减少矿山地质灾害对矿区及周围矿山地质环境的危害,确保矿区周边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保证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保护未破坏地质环境与治理已破坏的地质环境,减轻矿山开采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保障生态环境的完整性与协调性。因此本方案在技术和上经济上分析是可行的,有助于保证生态环境协调性。

    (一)技术可行性分析

    该方案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面技术上采取以下措施:

    (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相关工作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有关要求及相关规程规范进行,项目业主应按本方案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作,合理划分工作段,科学安排治理工作计划。

    (2)注意技术手段在决策过程中的运用,在矿山建设任务考评工作中采取量化指标。

    (3)加强企业员工的环境及生态知识、法规宣传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感,使各项治理工程落实到人,并加强企业内部自检。

    (4)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组建项目管理技术部门,建立健全各级质量管理工作体系;强化项目的技术管理工作,围绕项目大力开展科技攻关。实施过程中,各类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及相关行业有关规范、规定施工,层层分解质量日标,确保工程质量。

    (5)建立环境治理工程的安全保证体系。该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把安全摆在突出位置,项目主管部门、项目实施部门和施工队伍,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从项目的前期论证—实施—施工,都必须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

    该方案是在研究开发利用方案、地质环境条件结合现场调查等措施,对矿山地质环境作出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的基础上编制的,编制依据充分,技术方案得到反复论证,治理措施符合实际情况,技术可行。

    (二)经济可行性分析

    对矿山的地质灾害采取监测措施,经济投入成本低,却能有效避免地质灾害对人员伤亡造成的损失。矿山复绿采取适合的草籽、树种,再经生长初期做好管护工作,能较好的复绿,具备经济可行性。

    (三)生态环境协调性分析

    通过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的实施,将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水土保持,可恢复土地植被天然资源,提高使用效益;对矿区开采活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进行预防,可解除地质灾害对矿区及外围人身安全的威胁,所以,通过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的实施,具有一定的环境效益。总体来看,该矿从生态环境协调性方面分析是可行的。

    二、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

    (一)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

    通过将复垦区与土地调查现状图套盒统计,该项目复垦区土地类型为:林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其他土地,总面积11.64hm2,详见表4-1。

    表4-1  复垦区土地利用现状

    组成

    一级地类

    二级地类

    面积(hm2)

    编号

    名称

    编号

    名称


    拟建生产附属区

    03

    林地

    0301

    乔木林地

    0.83

    06

    工矿仓储用地

    0602

    采矿用地

    0.04

    06

    工矿仓储用地

    0602

    采矿用地

    0.14

    06

    工矿仓储用地

    0602

    采矿用地

    0.21

    07

    住宅用地

    0702

    农村宅基地

    0.02

    采矿权范围

    03

    林地

    0301

    乔木林地

    9.97

    06

    工矿仓储用地

    0602

    采矿用地

    0.32

    12

    其他土地

    1207

    裸岩石砾地

    0.11

    合计

    11.64

    (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

    项目待复垦土地的适宜性评价,是在对项目土地总体质量调查与拟损毁土地进行科学分析与预测的基础上评价待复垦土地对于特定利用类型的适宜性,从而确定其合理的利用方式的过程,为采取相应的复垦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土地适宜性评价是从生态学角度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根据当地工业、农业、居住等各项规划建设的需求及相关政策精神,分析土地质量的供给能否满足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发展的需求,给出土地质量能够满足生态学需求程度上的评价和地域分布,建立矿山土地复垦后利用发展最佳模式。

    1、土地复垦适应性评价原则

    (1)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与其他规划相协调

    恢复遭破坏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需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同时与项目所在地的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

    (2)因地制宜原则

    在评价被损毁土地复垦适宜性时,应当分别根据被评价土地的区域性和差异性等具体条件确定其利用方向。

    (3)土地复垦耕地优先和综合效益最佳原则

    针对不同区域的土地生态适宜性及不同项目对土地的破坏程度,确定不同地块的土地复垦方向。对各破坏地块采取最合理的复垦方式,努力使综合效益达到最佳。

    (4)主导性限制因素与综合平衡原则

    在充分分析、研究矿区土壤、气候、地形地貌、植被群落等多种自然因素和经济条件、种植习惯等社会因素的基础上,同时根据土地破坏的类型、程度等,找出主导性限制因素,综合平衡后再确定待恢复土地的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向。

    (5)复垦后土地可持续利用原则

    把注重保护、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确保复垦后土地可持续利用。

    (6)经济可行、技术合理性原则

    在评价过程中,应根据不同地块的实际情况,确定各项合理的工程措施,以便复垦地块能达到预期的治理目的。在工程措施的设计中,应充分兼顾考虑企业经济承受和资金的落实能力。

    (7)社会因素和经济因素相结合原则

    通过方案需要投入资源的大小进行比较,从土地整体效益出发,结合被破坏土地的空间位置、社会需求和周边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等确定最佳的利用方案。

    2、复垦土地可行性评价依据

    开展土地适宜性评价,评定土地对于某种用途以及适宜的程度,进行土地利用决策,确定土地利用方向的基本依据。参考的法规与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

    (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HJ/T 130-2003);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 19-1997);

    (5)《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 192-2006);

    (6)《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编制规范》(DZ/T 223-2007);

    (7)《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DT/T1036-2013);

    3、初步复垦方向确定

    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相衔接,从矿区的实际出发,通过对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和公众资源的分析,初步确定复垦的方向。

    ①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矿区位于铁山背斜北端西翼。矿区属于以构造剥蚀、侵蚀为主的切割低山丘陵地貌。土壤类型主要为微酸性,中性次之,酸性和微碱性甚少,盐基离比例适当,质地良好,水肥气热较为协调,土壤肥沃,适宜于多种植物生长,植被良好。矿山生产可以增加地方税收,提高地区的经济效益,同时复垦措施可改善复垦区原有的水土流失情况,改善土壤理化性能,提高土地生产力,促进综合事业的发展。在繁荣当地经济的同时,要注重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矿山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为地方的生态环境保护尽到应有的义务。

    ②政策因素分析

    根据相关政策,项目区内的土地复垦工作应该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的原则,坚持矿区开发与保护、开采与复垦结合,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与社会、经济、环境相互协调。

    ③公众参与分析

    当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核实土地利用现状和权属性质后,提出项目区确定的复垦土地用途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相关人员的陪同下,编制人员走访了土地复垦影响区域的土地权利人,积极听取他们意见,得到了他们大力支持,并且提出建议复垦后土地主要以耕地和林地为主。

    综上,确定复垦责任范围内土地复垦利用初步方向如下:

    根据对矿区周边挖损区的调查分析并结合预测结果分析,基底平台初步确定复垦方向为耕地,开采边坡初步确定复垦方向为林地,生产附属区初步确定复垦方向为耕地。

    4、评价单元划分

    评价单元是进行土地适宜性评价的基本空间单位,划分的评价单元应体现单元内部性质相对均一或相近;单元之间具有差异,能客观地反映出土地在一定时期和空间上的差异;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同一评价单元内土地的基本属性、特征、复垦利用方向和改良途径基本一致,评价单元宜依据复垦区土地的损毁类型、程度、限制因素和土壤类型等来划分。本项目采用已损毁用地类型进行复垦评价单元的划分,根据其功能,位置关系等将复垦责任范围划分为3个评价单元。详见表4-2。

    表4-2  复垦责任范围评价单元划分表

    编号

    评价单元名称

    复垦责任范围面积(hm2

    土地利用现状

    初步复垦方向

    FK1

    基底平台

    3.66

    乔木林地、采矿用地、裸岩石砾地

    旱地

    FK2

    开采边坡

    6.74

    乔木林地

    其他林地

    FK3

    生产附属区

    1.24

    乔木林地、采矿用地、农村宅基地

    旱地

    合计

    11.64



    4、土地复垦适宜性等级评定

    (1)评价指标的选择

    矿山待复垦土地评价应选择一套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的参评因素和主导因素。参评因素应该满足以下要求:一是可测性,即其因素是可以测量并可用数值或序号表示的;二是关联性,即参评指标的增长或减少,标志着土地评价单元质量的提高或降低;三是稳定性,即选择的参评因素在任何条件下反映的质量持续稳定;四是独立性,即参评因素之间界线清楚,不互相重叠。造成土地损毁的原因不同,所选择的参评因素和主导因素也不同。

    根据以上原则,结合项目区内实际情况和损毁土地的预测,确定评价指标为地形坡度、表土层厚度、周围土地利用现状、排水条件、地表浅层物质组成和生产管理便利性。

    (2)适宜性等级的评价体系

    采用三级体系,分为土地适宜类、土地质量等和土地限制性型。结合项目区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状况、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损毁分析,对复垦责任范围内的土地进行“类、等、型”三级体系的适宜性评价,同时考虑限制因素,为复垦措施的选择提供依据。

    (3)选取评价方法

    根据矿山开采和复垦特点,本项目损毁后的土地自然条件比较复杂,限制因素较多,因此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采取极限条件法。根据最小因子原理,即土地的适宜性及其等级,是由所选定的评价因子中某适宜性等级最小(限制性等级最大)的单因子决定。开采后,被损毁土地呈现出的是完全重塑的人工地貌,因此用极限条件法进行预测待复垦土地的不同复垦模式的适宜性评价等级标准相对比较简单。

    (4)评价因素等级标准的确定

    通过将参评因素状态值对农、林、牧的影响状况及改良程度的难易与《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对因子等级划分指标相对应作对比研究,基本吻合,故以《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等级划分标准作参照,进一步又对该项目特有的对土地适宜性影响明显的因子进行等级划分,得出土地适宜性评价各参评因素的分级指标和对农林牧适宜性的等级标准。

    根据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和复垦后的土地用途,参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技术规范》等资料,确定选择土壤质地、地形坡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地利用现状、地质灾害、灌溉条件、排水条件、岩土污染、有效土层厚度等作为适宜性评价的因子,评价本项目待复垦土地的宜垦情况。90分以上为宜水田类,60~90分为宜旱地类,40~60分为宜草宜林类。

    其评价标准和权重见下表:

    表4-3  复垦土地主要限制因素的等级标准各类参评单元适宜性评价一览表

    因子及满分

    指   标

    权重指数

    土壤质地

    (10)

    壤土

    10

    粘土、砂壤土

    7

    重粘土、砂土

    6

    砂质土、砾质

    2

    石质

    0

    地形坡度()

    (12)

    <2

    11

    2~5

    10

    5~8

    8

    8~15

    6

    15~25

    3

    >25

    0

    土壤有机质含量(g/kg)

    (15)

    >4%

    15

    4%~3%

    13

    3%~2%

    11

    2%~1%

    5

    0.66~1%

    2

    <0.66%

    1

    土地利用现状

    (15)

    平田

    15

    梯田、平地、菜地

    13

    梯地

    11

    坡地、望天田

    9

    园地

    5

    林地

    8

    牧草地、荒草地

    2

    裸土地、裸岩石砾地

    0

    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

    (8)

    良好

    8

    轻度

    4

    严重

    0

    灌溉条件

    (10)

    有稳定灌溉条件

    10

    灌溉水源保证一般

    8

    灌溉水源保证差

    5

    无灌溉水源保证

    0

    排水条件

    (10)

    排水好

    10

    排水一般

    8

    排水差

    5

    0

    岩土污染

    (10)

    10

    轻度

    8

    中度

    5

    重度

    0

    有效土层厚度(cm)

    (10)

    >150

    10

    100~150

    8

    60~100

    5

    30~60

    5

    <30

    0

    总分


    100

    说明:各分级标准参考《耕地后备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

    (5)参评单元适宜性等级评价

    矿山项目复垦土地经过整理后,将具有一定的生产力,但由于各评价单元条件不同,适宜性也不同。通过将参评单元土地质量与待复垦土地主要限制因素的农、林、牧评价等级标准进行比配,得出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如表4-4。

    表4-4  待复垦土地质量各指标分值结果

    评价

    单元

    土壤质地

    地形坡度

    土壤有机质含量

    土地利用现状

    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

    灌溉条件

    排水条件

    岩土污染

    有效土层厚度

    总分

    适宜性

    基底

    平台

    6

    10

    5

    9

    8

    8

    8

    8

    0

    62

    宜旱地

    开采

    边坡

    6

    8

    5

    8

    4

    8

    8

    8

    0

    55

    宜林地

    生产附属区

    6

    10

    5

    9

    8

    8

    8

    8

    0

    62

    宜旱地

    5、最终复垦方向和划分复垦单元

    据上述,评价单元FK1、FK2、FK3经过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FK1、FK3确定复垦为旱地,FK2确定复垦为其他林地(见表4-5)。

    表4-5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结果表

    评价单元

    复垦方向

    复垦面积(公顷)

    基底平台

    FK1

    旱地

    3.66

    开采边坡

    FK2

    其他林地

    6.74

    生产附属区

    FK3

    旱地

    1.24

    合    计

    /

    11.64

    (三)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1、土资源平衡分析

    (1)需土量分析

    土源平衡分析主要是指对用于复垦的表土的供需分析,该表土是指能够进行剥离、有利于快速恢复地力和作物生长的表层土壤或岩石风化物,即能满足农林作生长的有效土层。根据上述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复垦利用方向主要为旱地和林地。本区处于西南山地丘陵地区,根据土壤质量控制标准,复垦为旱地需要有效土层厚度≥40cm,复垦为林地需要有效土层厚度≥30cm。

    基底平台(生产附属区):基底平台拟恢复成旱地FK1、FK3,面积4.9hm2,按照40cm的标准进行覆土;

    开采边坡:开采边坡拟恢复成其他林地FK2,面积6.74hm2,开采边坡由开采斜坡及开采平台组成,开采斜坡坡度43,不需覆土;开采平台总长8779m(见表4-6),宽4m,覆土面积3.51hm2,按照30cm的标准进行覆土。

    表4-6  矿区开采平台统计表

    FK2开采台阶


    台阶

    长度(m)

    小计

    台阶

    长度(m)

    小计


    447平台

    1083

    5588

    511平台

    525

    3191


    455平台

    824

    519平台

    499


    463平台

    673

    527平台

    469


    471平台

    650

    535平台

    436


    479平台

    632

    543平台

    398


    487平台

    604

    551平台

    357


    495平台

    571

    559平台

    294


    503平台

    551

    567平台

    213


    合计

    8779m

    根据复垦区内各单元原生土层厚度和复垦各类土地所需的有效土层厚度,各复垦单元需土量情况详见表4-7。

    表4-7   需土量分析表

    复垦单元

    复垦方向

    需覆土面积(hm2

    覆土标准

    表土需求量(m3

    基底平台

    旱地

    3.66

    40cm

    19600

    生产附属区

    1.24

    开采边坡

    其他林地

    3.51

    30cm

    10530

    合计

    -

    8.41

    -

    30130

    (2)表土层总量预测

    根据现场调查分析,整个矿区内土层厚度大部分分布较薄,厚度在0.1m左右,缓山坡和坡脚处土层较厚,均在0.5m左右。采矿场区内剥离产生的表土按照平均0.2m计算,拟破坏损毁面积为11.64m2,经计算:

    可剥离表土量为11.64 c 10000 c 0.2=23280m3

    (3)表土资源平衡分析

    经过预测,拟损毁地块表土的剥离量为23280m3,各破坏单元覆土需求量总和为30130m3,不满足场地覆土的需求,矿区需要采用外部客土,客土量为6850m3,本次需客土量较小,取土场最优选择跟矿区周边的当地村委会、群众沟通,就近选择取土场,本项目客土来源取料在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镇长河村境内可完成,采用1m3挖掘机挖装汽车运输,运距在5km内。取土时将现有草皮保存,取土过后将草皮放回原处。

    2、水资源平衡分析

    在进行水资源平衡分析之前,首先确定灌溉设计保证率,再根据复垦范围区气象资料和作物抗旱能力确定灌溉时段,进行水量平衡分析。由于复垦范围区处于大陆性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水资源相对充足。

    (1)需水量分析

    ① 旱地需水量

    根据复垦后土地利用结构,复垦区旱地面积4.9hm2,可种植面积4.9hm2,复垦范围区作物组成主要有玉米、土豆等作物,旱地复种指数160%,两种作物种植面积分别为旱地总面积的50%、50%。

    根据上述农业生产情况进行需水量预测,由四川省《用水定额》地方标准(DB 51/T 2138-2016)取用各种作物用水定额如表4-8。

    表4-8  灌溉保证率为75%时各种作物用水定额表(单位:m3/亩)

    作物种类

    玉米

    土豆

    用水定额

    40

    45

    根据上表定额数据计算每种作物全生育期总需水量:

    复垦范围区的作物生育期需水量用下列公式计算:

    Q需=M净/ c A

    式中:Q需—作物生育期总需水量,m3

    M净—灌溉净定额,m3/亩;

    —灌溉水利用系数(旱地“点浇”可达0.6);

    A—作物种植面积,亩;

    由以上公式及数据计算得出各种作物全生育期总需水量为:

    表4-9  各种作物全生育期总需水量

    需水作物

    Q(m3

    M(m3/亩)

    η

    A(亩)

    玉米

    2466.8

    40

    0.6

    37

    土豆

    2775.15

    45

    0.6

    37

    总计

    5241.95

    /

    /

    /

    由上表计算可知,复垦范围区在灌溉保证率75%情况下的农业生产用水总需水量为5241.95m3

    ②林地需水量

    苗木灌水量随树种、林龄、季节和土壤条件不同而异。一般要求灌水后的土壤湿度达到田间持水量的60%-80%即可,并且湿土层要达到主要根群分布深度。由于在栽植过程中,苗木的起栽都有可能造成其生理缺水,为了提高苗木栽植的成活率,在苗木栽植后立即浇灌一次透水,根据《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T50596-2010)在年降水量大于500mm的地区,其他林地和草地灌水定额为45m3/公顷。项目区复垦其他林地3.51hm2,用水总需水量为157.95m3

    (2)供水量分析

    通川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211.4mm,项目范围区降雨形成地表径流丰富,区域内集雨面积6.74hm(复垦区面积)。

    Q=S c h=6.74 c 104 c 1211.4/1000≈8.1648 c 104m

    式中:Q―全年地表水总量(104m);S―复垦范围区集雨面积(hm);h―复垦范围区多年平均降雨量(mm)

    据《四川水文手册》查得,通川区地表水的利用率为29%,因此项目区全年降水水源总量约为8.1648 c 104m c 0.29=23677.92m。

    综上所述,大气降雨量充足,植被茂盛,农业生产(水田除外)基本可达到大气降雨自然灌溉,一般不需要大规模长期外来引水灌溉。

    (四)土地复垦质量要求

    复垦中要根据各参评单元适宜性评价的结果,开展相应的工程。本次土地复垦破坏土地的利用方向主要是林地,参考《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 1036—2013)中表D.8西南山地丘陵区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表4-10)、(表4-11)。

    表4-10  西南山地丘陵区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

    复垦方向

    指标类型

    基本指标

    控制标准

    地形

    地面坡度()

    ≤25

    土壤质量

    有效土层厚度(cm)

    ≥40

    土壤容重(g/cm3)

    ≤1.4

    土壤质地

    粉质壤土及壤质粘土

    砾石含量(%)

    ≤15

    PH值

    5.5~8.0

    有机质

    ≥1

    配套设施

    排水

    达到当地各行业工程建设标准要求

    道路

    林网

    生产力水平

    产量(kg/hm2)

    四年后达到周边地区同等土地利用类型水平

    表4-11 复垦土地质量控制标准

    复垦方向

    指标类型

    基本指标

    控制标准

    林地

    其他林地

    土壤质量

    有效土层厚度/cm

    ≧30

    土壤容重(g/cm3

    ≦1.5

    土壤质地

    砂土至壤质粘土

    砾石含量/%

    ≦50

    PH值

    5.5-8.0

    有机质/%

    ≧1

    配套设施

    道路

    达到当地本行业工程建设标准要求

    生产力水平

    定植密度/(株/hm2

    满足《造林作业设计规程》(LY/T1607)

    郁闭度

    ≧0.30


    第五章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程

    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预防

    (一)目标任务

    本次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预防的目标任务如下:

    (1)对矿山地质灾害进行预防;

    (2)对矿区含水层进行保护;

    (3)对矿区地形地貌景观进行保护;

    (4)对水土环境污染进行预防;

    (5)土地复垦的预防。

    (二)主要技术措施

    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主要措施

    (1)矿区位于中低山地段,矿山开采三面形成开采边坡,区内的地表径流需设置排水进行排泄。开采形成的台阶设计高度8m,矿山严格按照设计开采方式开采时,矿山仅需加强对边坡稳定性的监测,可不设计挡土墙,矿山在边坡监测时发现问题时及时采取支护防治措施即可。

    (2)对靠帮的台阶覆土种树,并在台阶内外两侧种植一些藤本植物,对台阶边坡进行掩盖式复绿,以恢复植被生态景观;建立监测系统及防灾预案,对边坡及边坡上部岩石及土体进行监测。

    2. 土地复垦的预防、控制措施

    按照“统一规划、源头控制、防复结合”的原则,结合项目特点、施工方式及工艺等,制定土地复垦项目的预防控制措施。

    矿土地复垦预防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源头控制,杜绝乱占滥用土地现象。矿山生产开采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开采设计进行,杜绝建设单位乱占滥用土地资源现象,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采用集中堆放,及时处理,防止堆积物的崩塌、滑落造成更多的土地破坏。

    (2)矿山单位应严格按照设计先进行表土的剥离预存后,才能进行开采。剥离表土和夹层废石应分开堆放管理,杜绝乱弃混放的短期效益做法。开采过程中,夹层废石尽量进行综合利用和用于道路维护,以减少矿山废弃物占用土地面积,减少复垦资金。

    (3)场地上临时建筑物拆除产生的建筑垃圾,对于砖瓦、木材等有利用价值的材料,可在当地进行二次利用。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对于没有污染的建筑垃圾可用于场地的平整充填,减少运输成本;但对于有污染的生活垃圾、建筑废弃物不可用作场地的填充,要进行异地专门处理。

    (4)及时组织复垦。为保证破坏土地能较快得到恢复,复垦应在一年内完成。

    二、矿山地质灾害治理

    通过现场调查,该矿山为新设矿山,目前矿山为原始地貌,调查未发现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边坡处于稳定状态,矿区内地表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该矿区位于斜坡地带,场区内地表水迳流条件好,利用矿区范围外侧地表已有的两条季节性溪沟进行自然排水,最后汇入矿区北西侧的长滩河中矿山正在进行基建筹备工作,未对矿山及周边进行破坏,暂时不需要进行地质灾害治理,仅对矿山开采后形成的开采边坡进行预防支护工程。

    (一)目标任务

    消除地质灾害威胁,确保矿山生产安全和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对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可能遭受、引发和加剧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通过合理的防护和治理措施,以期减少、减轻以至消除地质灾害威胁的目的。

    (二)工程设计

    该项目地质灾害现主要为预防工程。

    根据矿山现有边坡实际形态,结合开发利用方案设计,清除潜在崩塌、掉块的危险因数的浮石,修整边坡台阶高度及台阶坡面角,形成稳定边坡。因此本方案设计按照开发方案参数完善台阶形态,采区采用机械切割开采,由于形成的边坡角度较大,按设计高度每8m形成平台边坡后,部分台阶面在开采后与泥岩可能形成接触面,按设计开采,发生滑坡、崩塌的可能性较小,如开采不规范,致使顺向砂岩、泥岩边坡接触面,在前缘临空高陡的情况下易导致滑坡、掉块;为防治采掘边坡失稳,造成地质灾害,需对采掘边坡采用护脚墙支护,防治边坡掉块、滑坡。另外设立安全警示牌,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危险源及避让。

    预防工程:

    护脚墙:护脚墙修建于矿山开采后边坡中砂、泥岩交界处,总长约100m,顶宽0.5m,总高2.0m,地面以上1.5m,基础埋深0.5m,面坡倾斜坡度1:0.2,背坡直立,基底坡度0.1:1,底面宽0.9m,护脚墙顶部齐平于地面,要求地基承载力不小于200kPa,未达到要求可进行换填等方式处理。在地面上50cm布置一排Φ100mmPVC管泄水孔,水平间距3m,近口周围还应采用具有防水作用的粗粒材料堆裹,排水管坡度5%。

    由于该边坡未做勘查未探明土层覆盖情况,因此建议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动态“信息法”施工,相关工程量建议采取现场计量为准。设计详见附图10。

    (三)技术措施

    根据该矿地质灾害环境现状评估及预测评估结果,针对矿山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崩塌采取护脚墙设置方式进行边坡稳定性防护,设置警示牌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其他技术措施:建立监测系统及防灾预案,对预防工程进行监测,尤其是在雨季,发现开采边坡结构变形时,应及时研究及时处理。有危险存在时,应撤离,并疏散人员,远离危险区,必要时设立警示牌及围栏。

    (四)主要工程量

    矿山地质灾害治理涉及的主要工程量见表5-1。

    表5-1  矿山地质灾害治理主要工程量表

    工程

    名称

    工作内容

    单位

    工程量

    矿山地质环境预防工程

    护脚墙

    基础挖石方

    m3

    60

    C25砼

    m3

    150

    反滤层

    m3

    100

    Φ100mmPVC泄水管

    m

    20

    伸缩缝

    m2

    14

    人工挖土方

    m3

    100

    人工填土方

    m3

    50

    模板

    m2

    410

    三、矿区土地复垦

    (一)目标任务

    本项目已、拟破坏土地总面积11.64hm2,其中乔木林地10.8hm2采矿用地0.71hm2、农村宅基地0.02hm2裸岩石砾地0.11hm2

    本次土地复垦面积11.64hm2,复垦率为100%。复垦土地类型及面积为:复垦为旱地4.9hm2,复垦为其他林地6.74hm2,复垦前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5-2)。

    表 5-2   复垦前、后土地利用类型及数量调整表

    一级地类

    二级地类

    面积(hm2

    变化幅度

    复垦前

    复垦后

    (%)

    01

    耕地

    0103

    旱地

    0

    4.9

     42

    03

    林地

    0301

    乔木林地

    10.8

    0

    -93

    03

    林地

    0307

    其他林地

    0

    6.74

     58

    06

    工矿仓储用地

    0602

    采矿用地

    0.71

    0

    -6

    07

    住宅用地

    0702

    农村宅基地

    0.02

    0

    -0.1

    12

    其他土地

    1207

    裸岩石砾地

    0.11

    0

    -0.9

    合计

    11.64

    11.64


    (二)工程设计

    复垦区涉及的工程项目有土壤重构工程(土壤剥覆工程、平整工程、清理工程)、植被重建工程和配套工程。分复垦单元设计如下:

    1、表土工程(表土剥离、表土预存)

    (1)表土的剥离、运输:表土的剥离工作主要涉及开采过程中新占地部分区域。设计在开采前,对拟占用地块的表土进行全部剥离。

    (2)表土的预存:矿区建设前期主要的破坏地块--采矿场,在开采过程中应提前将表土收集及预存。表土的存储期间,必须采取维护土壤肥力的相关措施,可选择种植涵养土壤肥力的草类进行绿肥压青保持土壤肥力,又可避免大面积裸露土地产生水土流失。

    (3)表土回覆:覆土按照复垦标准,依照先覆盖保水层,再覆盖耕作层的程序进行。因表土剥离土量不足,覆盖土部分将采用外部客土;采用1m3挖掘机挖装汽车运输,运距在5km。覆盖基底平台时,先覆盖0.2m厚的表土作为涵养水源的保水层,再覆盖0.2m的表土层作为耕作层;覆盖开采边坡平台时,按照设计30cm的厚度进行覆盖。

    2、采矿场基底平台和拟建生产附属区复垦设计

    根据复垦方向的确定,采矿场基底平台和拟建生产附属区复垦为旱地。矿山开采终了后,采矿场基底平台占地3.66hm2的多边形场地,拟建生产附属区占地1.24hm2。复垦程序包括场地平整、表土回覆等,为了便于采矿场基底排水需要,拟布设规划排水沟等水利工程

    (1)土地平整工程设计

    在矿山开采结束后,采矿场基底标高在440m左右,较为平整,场地内多见废弃的碎石和基岩外露。采矿场基底地势处于斜坡中的平台,即基底南西至北东面为采矿场边坡。采坑基底平整按照南西、南东高中部低,整体坡度保持5的水利坡度倾斜进行平整,以利于雨季场地内汇水能较好地排除。

    (2)场地覆土设计

    基底平台和拟建生产附属区平整后,就进行表土覆盖。设计按照40cm的厚度进行覆盖,覆土面积约4.9hm2。覆盖时,边坡台阶的内侧预留60cm的宽度不覆土,以便布设排水沟疏导坡面小范围的汇水。

    3、采矿场开采边坡复垦设计

    根据复垦方向的确定,采矿场边坡复垦为其他林地。根据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矿山终了边坡台阶高8米,开采终了坡角43,按照一个安全平台设置一个清扫平台,安全平台宽4m。复垦程序包括土地平整、台阶面复垦、台阶水土流失防护、植被恢复。

    (1)土地平整设计

    复垦前,先进行坡面的碎石清理,平台平整,修整原则为坡面无浮石、危岩,平台整体坡度保持5的水利坡度。

    (2)开采平台覆土设计

    开采平台平整后,就进行表土覆盖。设计按照30cm的厚度进行覆盖,覆土面积约3.51hm2。覆盖时,对台阶平台进行全面覆土,台阶的斜坡不覆土。

    (3)开采平台水土流失防护

    在台阶面覆土后,因台阶较为狭窄,且台阶坡面高达8m,雨水易形成冲刷,设计在台阶外侧修建土埂。结合台阶的30cm的覆土厚度,土埂可采用夯实即可,设计尺寸见图5-1,预计土埂长8779m,采用机械筑土埂。

    挖掘机筑土埂=8779m c 0.28m

    ≈2458(m3

    (4)植被的选择与恢复

    生物工程设计主要涉及规划复垦为其他林地区域,工程内容主要是灌木植被。本次复垦工程拟选种植物为与周边植被相同或相似且生长良好的植物—种植爬山虎,主要用于固土和植被恢复工程。

    灌木选用爬山虎,灌木株距 c 行距为2m c 2m,设计种植密度为2500株/hm2。选择坑栽方式种植,坑穴规格采用0.3m c 0.3m c 0.3m,灌木选择带20cm土球的树苗。

    栽植时注意,苗木直立穴中,保持根系舒展,分层覆土,覆土至距离地表标高0.1m 后灌透水,扶正苗木,最后覆土把坑填平保墒并用脚踩实。

    图5-1    采场边坡平台土埂

    草本植物选择黑麦草,用于复垦区的植被恢复。黑麦草习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阴性和耐寒性较差,最适生长温度为20~32℃,喜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耐践踏,侵占能力强,固土护坡绿化效果好、水土保持作用显著。撒播黑麦草种籽要求新鲜饱满、纯度90%以上、硬实率<10%,撒播密度为20kg/hm2,并进行抚育、管理。

    土壤培肥

    本方案针对复垦土壤质量进行改良,在复垦后增施有机肥,施肥标准3000kg/hm2

    根据前述,复垦为其他林地的面积6.74hm2,可种植面积3.51hm2,其中按照相关规程,开采边坡平台灌木设计种植密度为2500株/hm2,需种植爬山虎8775株;草本植物黑麦草草籽撒播3.51hm2

    4、建筑物的拆除

    房屋拆除:拆除工程在施工前,先清除拆除倒塌范围内的物资、设备;将电线等干线与该建筑物的支线切断或迁移:检查周围危旧房,必要时进行临时加固;向周围群众出安民告示,在拆除危险区周围应设禁区围栏、警戒标志,派专人监护,禁止非拆除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拆除过程中,应有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监督指导。为确保未拆除部分建筑的稳定,应根据结构特点,有的部位应先进行加固,再继续拆除。当拆除某一部分的时候应防止其他部分的倒塌,把有倒塌危险的构筑物,用支柱、支撑、绳索等临时加固。

    拆除作业应严格按拆除方案进行:拆除建筑物应该自上而下依次进行;拆除建筑物的栏杆、楼梯和楼板等,应该和整体程度相配合,不能先行拆除;禁止数层同时拆除;建筑物的承重支柱和横梁,要等待它所承担的全部结构和荷重拆除后才可以拆除。

    混凝土坝拆除:混凝土坝拆除在房屋拆除后进行,采用机械拆除,屋基块石采取人工撬出。

    构筑物拆除工程设计:

    本项目主要涉及在拟建工程范围内的的办公区域和生产厂区区域,目前该工程范围还在筹建中,暂不对该区域进行工程量计算。

    5、配套工程

    (1)排水工程设计

    根据采矿场的终了境内,设计沿场地南西至北东、北西与采矿场边坡结合部,修筑排水沟,排水沟长约1200m。采用矩形断面,按照0.4 c 0.4m的规格修建,采用M7.5浆砌石硬化处理(见图5-1)。

    图5-2   采场基底边坡排水沟

    浆砌块石=长度 c 沟壁断面面积

    =1200 c 0.08

    =96.00(m3

    沟壁砂浆抹面(立面)=排水沟长度 c 沟壁面积

    =1200 c 0.40

    =480.00(m2

    (2)沉砂池设计

    矿山开采砂岩,雨水侵蚀岩体,水体易浑浊,影响水资源、水环境。为此在矿山排水沟往矿区西侧长滩河处的排水口设计沉沙池,以便恢复水质,降低乃至消除污染。设计沉沙池呈矩形,其长2m、宽1.5m、深1m,方量3m3。池底防渗采用20cm厚C20现浇砼底板,池墙厚24cm,采用M7.5标准砖砌筑,M10水泥砂浆抹面;进出排水沟宽0.3m、深0.6m、侧壁厚0.24m,底板为20cm厚C20现浇砼底板。参数详见沉砂池设计单体图。

    按照设计,工程量如下:

    沉沙池:人工挖基坑5.93m3,C20混凝土现浇底板0.26m3,浆砌墙体1.8m3,土方回填1.54m3,M10砂浆抹面(立面)6.76m2

    (三)技术措施

    根据该矿施工工艺、时序,结合工程土地复垦适宜性分析,拟破坏土地在破坏前应进行残树(根)清除、表土剥离,矿山开采结束后进行拆除、清运、平整、表土回填、翻耕等工程技术措施(见表5-3),最后种植适合当地生长的植被(本方案采用桤木树、黄荆、爬山虎及黑麦草)。在整个过程中,同时进行监测和管护。

    表5-3  土地复垦工程技术措施表

    复垦单元

    采用工程措施

    一级子目

    二级子目

    三级子目

    采矿场

    (基底平台及

    开采边坡平台)

    土壤重构工程

    土壤剥覆工程

    表土剥离、表土回覆

    平整工程

    土地平整

    生物化学工程

    土壤培肥

    植被重建工程

    种树

    种灌木

    播撒草籽

    种草

    配套工程

    疏排水工程

    排水沟

    集雨工程

    沉沙池

    生产附属区

    土壤重构工程

    表土工程

    表土回覆、翻土

    (四)主要工程量

    矿山土地复垦涉及的主要工程量见表5-4

    表5-4    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长河砂岩矿土地复垦项目工程量统计表

    一级项目

    二级项目

    工作内容

    单位

    工作量

    土壤重构工程

    土壤剥覆工程

    表土剥离

    100m3

    232.8

    表土回覆

    100m3

    232.8

    客土运输回填

    100m3

    68.5

    平整工程

    机械平土

    hm2

    8.41

    田埂(坎)修筑

    修筑土埂

    100m3

    24.58

    土壤培肥

    机械地力培肥

    hm2

    8.41

    植被重建工程

    林草恢复工程

    栽植灌木(爬山虎)

    100株

    87.75

    撒播草籽(黑麦草)

    hm2

    3.51

    配套工程

    排水沟工程

    M7.5浆砌块石

    100m3

    0.96

    沟壁砂浆抹面

    立面

    100m3

    4.8

    沉沙池

    基坑开挖

    100m3

    0.0593

    土方回填

    100m3

    0.0154

    M7.5浆砌墙体

    100m3

    0.018

    M10砂浆抹面

    100m2

    0.0676

    C20混凝土现浇底板

    100m3

    0.0026

    四、含水层破坏修复

    该矿山主要破坏第四系松散沉积层孔隙水,该含水层透水性强,赋存条件差,随着矿山的开采,露天开采区表层第四系沉积层将全部剥离,但该层为隔水层,距离含水层较远,矿山开采对地下含水层破坏小,本次对含水层不设置治理修复措施。

    五、水土环境污染修复

    由于矿山为砂岩矿矿山,在开采过程中不会产生重金属等对土地造成污染,仅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少量废水,主要为工业场地内的少量生产废水和职工生活污水。生产废水主要是矿用车辆清洗用水及车间冲洗水,含少量油污和泥砂,设计经隔油、沉淀处理后排放。生活污水主要是粪便污水和洗涤水,设计经污水处理排放。

    六、矿山地质环境监测

    (一)目标任务

    根据工程建设布置情况和工程区地质灾害分布特征,结合矿山开采诱发地质灾害、地质环境破坏的可能性及危害性等特点,对本工程不同部位的地质灾害、水资源环境、地貌景观、土地资源进行监测,以及对治理措施效果进行监测。矿山及时撑握矿业活动引发矿区地质环境动态变化,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为本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竣工验收提供依据;为自然资源部门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二)监测设计

    该矿为大型露天开采矿山,属拟建矿(确定监测级别时按生产矿对待)。矿区无其他重要建筑设施;周边无自然保护区及旅游景区(点),无较重要水源地,矿业活动影响对象重要程度分级为一般。按照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级别分级标准,确定该矿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级别为“二级”。

    (三)技术措施

    根据矿山规模及开采实际,该矿需重点对不稳定边坡进行监测,该工作贯穿于整个生产期全程,另外,矿山每年都要进行矿山储量年报工作,要做相关的调查评价,故本方案不再另行设计工作量,监测费用计入生产成本。

    七、矿区土地复垦监测和管护

    (一)目标任务

    在本方案中各复垦工程一般包括工程复垦、生物和化学复垦两部分,生物和化学工程复垦主要内容指逐年提高土壤肥力,选择合适的灌木和草种进行种植,以利水土保持和美化环境。鉴于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状况及防止人为破坏,本方案建议植被种植后确定3.0年的抚育期,待其完全成长并达到一定的成活率或覆盖度后可任其自然生长。

    (二)措施和内容

    1.监测措施和内容

    本工程主要采用地面观测、调查及巡查等方法进行土地复垦监测,工程监测范围为土地复垦责任范围,监测内容贯穿整个复垦过程,监测年限为本土地复垦方案服务年限(2022.5~2040.2a),共计17.9年。服务年限基准日期暂定为2022年。

    (1)复垦区原地貌地表状况监测

    按照土地损毁的时序,分阶段在土地损毁之前用遥感解译的方法监测矿山区域现有地形地貌,并通过人工调查弄清植被分布情况、植被类型及覆盖率、地表组成物质、土壤类型及质量等,作为拟损毁监测和复垦前后的对照。监测面积为项目区面积11.64hm2。监测频率两年一次。

    (2)土地损毁监测

    矿山开采过程中,对已损毁和拟损毁土地进行监测。监测对象为整个项目区,主要监测开采过程中对于复垦区土地的挖损和压占损毁情况。监测方法采用仪器结合人工,对损毁区域进行勘测定界,确定土地损毁时间、面积及程度等情况。土地损毁监测贯穿整个复垦方案服务年限(2022.5~2040.2a),共计17.9年,每年监测一次,监测面积为11.64hm2

    (3)复垦效果监测

    本方案复垦效果监测主要为旱地及植被恢复监测,旱地土壤恢复、植被恢复监测范围为复垦为旱、其他林地范围的总面积,面积11.64hm2

    监测的方法为样方随机调查法。选有代表性的地块作为标准样地,在样地内随机确定样方,样方的面积为投影面积,林地为20m c 20m,用样方的观测值计算林地的郁闭度、草地的盖度、林草植被覆盖度。计算公式为:

    D= fe / fd  ;C= f / F 

    式中:D—林地郁闭度(草地盖度);C—林草植被覆盖度,%;

    fe—样方树冠(草冠)投影面积,m2,fd —样方投影面积,m2

    f —林地(草地)面积,hm2;F—类型区总面积,hm2

    对于调查监测内容,在复垦初期应全面调查一次,之后监测频率1年4次,旱地、其他林地共抽取监测点10个。

    2.管护措施和内容

    由于采矿活动对当地环境造成一定干扰,为了使复垦后的土地资源得到快速恢复,有必要对复垦土地植被加以管护,考虑当地生态环境修复能力较强,本方案设计管护期为3年,管护期从复垦对象植被复垦工程结束后起算,管护面积为8.41hm2

    (1)补种

    对缺苗严重区采用人工补苗并浇水。

    (2)伐枯腐木、清除枯草

    及时伐掉林地单元内的枯梢木、病腐木;清除草地单元内的枯草等。

    (3)病虫害防治

    针对虫害发生的季节性,于每年4月份对林草地采取喷洒农药措施,可选用敌百虫和乐果等农药,也可采用500~1000倍液喷雾除害。

    (三)主要工程量

    1.监测措施工程量测算

    (1) 复垦区原地貌地表状况监测工程量

    利用遥感解译方法在每个复垦期第一年监测该期复垦责任范围内地貌地表情况,监测总面积11.64hm2,监测频率为两年一次,共监测9次。

    (2)土地损毁监测工程量

    对项目区的土地按照损毁情况进行监测,每年对损毁土地进行勘测定界,并对损毁程度进行记录。监测总面积为11.64hm2,监测年限为本方案服务期,共计17.9a,监测频率为每年一次,共计18次。

    (3)复垦效果监测工程量

    复垦植被监测面积为8.41hm2,共设计10个监测点,按照所抽取的10个监测点,在复垦初期应全面调查一次,之后监测频率每年4次,监测年限为管护期3a,监测次数共计130点•次。

    2.管护措施工程量测算

    植被管护对象为旱地、其他林地管护,管护时间为3年,管护面积为8.41hm2,管护工程量详见表5-5。

    表5-5   管护工程工程量汇总表

    对象

    工程措施

    单位

    工程量

    旱地、其他林地、草地

    林木补植

    hm2

    8.41

    伐枯腐木

    hm2

    8.41 c 2

    喷洒农药

    hm2

    8.41 c 2

    人工管护费每年按10工日/hm2计,管护工日折算为每年84个工日,3年共252个工日。

    病虫害防治126亩/年,3年共378亩。


    第六章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部署

    一、总体工作部署

    1、服务年限

    矿山为新设矿山,按照矿区范围批复范围开发利用方案,本矿生产服务年限约为13.9年。为体现土地复垦方案的时效性,按照“远粗近细”的原则准确确定方案服务期,本方案以业主提供的开发利用方案作为方案服务年限的依据,并考虑矿山复垦期1年,管护期3年,确定本方案服务期为17.9年。

    按照治理工程与采矿工程相结合的原则,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目标和治理规划,结合矿山服务年限、闭坑后恢复所需年限,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工程于2022年5月开始,开采期13.9年,复垦期1年,管护期为3年,于2040年2月结束

    2、总体目标

    该方案总体目标任务分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目标任务及土地复垦目标任务。根据矿山所涉及的各类工程,结合矿山的服务年限,综合提出该方案的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复垦总体目标任务。

    根据各级部门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部门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相关要求,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管理机制,规范矿业活动,促进矿山地质环境与矿业活动协调发展。针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技术措施、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并做出总体部署和安排的方案。在矿山生产期间,严格控制矿产资源开发对矿山环境的扰动和破坏,选择合理的开采工艺和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矿山环境问题的发生。

    根据国务院592号令《土地复垦条例》相关精神,按照“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将土地复垦目标、任务、措施和计划落实到实处,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通过土地复垦的实施,使矿山在生产过程中所破坏的土地得到及时复垦,使施工建设中被扰动、破坏的植被得到有效的治理和恢复,有效防止压占土地区域水土流失的发生,使矿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通过方案的实施,为土地复垦的实施管理、监督检查以及土地复垦费征收、落实等提供依据,做到土地复垦与矿区生产统一规划,把土地复垦指标纳入矿山生产计划,履行职责,加强管理。

    二、阶段实施计划

    根据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复垦工作阶段的划分原则上以3年为一阶段进行土地复垦工作安排,并明确每一阶段的复垦目标、任务、位置、单项工程量和费用安排。本项目工作计划安排按照远粗近细原则,并结合该矿开采顺序和后期稳沉期年限的情况,确定本项目分7个复垦阶段。

    第一阶段:2022年5月~2025年5月(开采期);

    第二阶段:2025年5月~2028年5月(开采期);

    第三阶段:2028年5月~2031年5月(开采期);

    第四阶段:2031年5月~2034年5月(开采期);

    第五阶段:2034年5月~2036年2月(开采期);

    第六阶段:2036年2月~2037年2月(复垦期);

    第七阶段:2037年2月~2040年2月(管护期)。

    本工程共7个阶段,需在方案年限(2022年~2040年)内完成全部的治理工程和复垦工程,并持续进行地质环境监测、复垦监测及管护,至方案结束后,开始验收。详见表6-1。

    表6-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阶段实施表

    阶段

    时限

    布置工程

    工程内容

    主要工作量

    第一阶段

    2022.5~

    2025.5

    矿区

    开采期

    土壤重构工程

    表土剥离

    4656m3

    表土回覆

    1050m3

    平土

    3500m2

    土壤培肥

    0.35hm2

    植被重建工程

    栽植灌木(爬山虎)

    875株

    撒播(黑麦草草籽)

    0.35hm2

    第二阶段

    2025.5~

    2028.5

    矿区

    开采期

    土壤重构工程

    表土剥离

    4656m3

    表土回覆

    2160m3

    平土

    7200m2

    土壤培肥

    0.72hm2

    植被重建工程

    栽植灌木(爬山虎)

    1800株

    撒播(黑麦草草籽)

    0.72hm2

    第三阶段

    2028.5~

    2031.5

    矿区

    开采期

    土壤重构工程

    表土剥离

    4656m3

    表土回覆

    1980m3

    平土

    6600m2

    土壤培肥

    0.66hm2

    植被重建工程

    栽植灌木(爬山虎)

    1650株

    撒播(黑麦草草籽)

    0.66hm2

    第四阶段

    2031.5~

    2034.5

    矿区

    开采期

    土壤重构工程

    表土剥离

    4656m3

    表土回覆

    2250m3

    平土

    7500m2

    土壤培肥

    0.75hm2

    植被重建工程

    栽植灌木(爬山虎)

    1875株

    撒播(黑麦草草籽)

    0.75hm2

    第五阶段

    2034.5~

    2036.2

    矿区

    开采期

    土壤重构工程

    表土剥离

    4656m3

    表土回覆

    3090m3

    平土

    10300m2

    土壤培肥

    1.03hm2

    植被重建工程

    栽植灌木(爬山虎)

    2575株

    撒播(黑麦草草籽)

    1.03hm2

    第六阶段~第七阶段

    2036.2~

    2040.2

    矿山地质环境预防工程

    预防工程

    (护脚墙)

    基础挖石方

    60m3

    C25砼

    150m3

    反滤层

    100m3

    Φ100mmPVC泄水管

    20m

    伸缩缝

    14m2

    人工挖土方

    100m3

    人工填土方

    50m3

    模板

    410m2

    土地

    复垦

    土壤重构工程

    表土回覆

    19600m3

    筑土埂

    2458m3

    平土

    49000m2

    土壤培肥

    4.9hm2

    配套工程

    排水沟

    1200m

    沉沙池

    1个

    监测工程

    土地损毁、压占监测

    按设计频次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土地复垦监测及管护

    监测、管护

    按设计频次

    近期年度工作安排

    本方案工程实施存在平行作业及顺序作业。近期年度工作安排见表6-2。

    表6-2   矿山近期年度工作实施计划表

    年度

    项目

    2022

    202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2031

    2032

    2033

    表土剥离













    表土回覆













    排水沟













    筑土埂













    平土













    土壤培肥













    种灌木













    土地监测













    土地管护














    年度

    项目

    2034

    2035

    2036

    2037

    2038

    2039

    2040






    表土剥离













    表土回覆













    排水沟













    筑土埂













    平土













    土壤培肥













    种灌木













    土地监测













    土地管护














    第七章  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

    一、经费估算依据

    (1)《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四川省财政厅、原四川省国土资源厅,2012年);

    (2)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的通知》(川财投[2012]139号);

    (3)《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规定》(四川省财政厅、原四川省国土资源厅,2012年);

    (4)原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印发《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四川省地质灾害治理王程概(预)算标准〉调整办法》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17〕63号);

    (5)《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调整地方教育附加征收政策的通知》(川财综[2011]46号);

    (6)关于《营业税改增值税后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计价规则调整办法》的通知(川国土资发[2017]42号)

    (7)《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一部分-通则》(TD/T1031.1-2011);

    (8)《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第六部分-建设项目》(TD/T1031.6-2011);

    (9)《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长河砂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设计图;

    (10)《四川工程造价信息》(2022年3月达州市及相邻其他区县材料信息价);

    (11)《四川省机械台班费预算定额标准》;

    (12)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

    二、矿山地质环境预防工程经费估算

    (一)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费用包括建筑工程费、独立费和预备费共三项(图7-1)。

    图7-1   项目费用构成示意图

    1、施工建筑费

    包括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其中直接费由直接工程费和措施费组成。

    (1)直接工程费

    直接费由直接工程费和措施费组成,费用皆按《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川财投[2012]139号)计取。直接工程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组成。

    1)人工费:项目区内甲类工日基本工资标准为134.81元,乙类工日基本工资标准为128.11元。

    2)材料费:材料价格以材料到工地实际价格计算。

    3)施工机械使用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定额机械使用量(台班) c 施工机械台班费(元/台班)。

    4)措施费

    措施费=直接工程费(或人工费) c 措施费率

    本项目不计冬雨季施工增加费、夜间施工、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仅计临时设施、安全文明生产措施费。

    临时设施、安全文明生产措施费费率:按《四川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概(预)算标准(2013年)》计取,即土方工程取直接工程费的3.7%、石方工程取3.7%、砌体工程取3.7%、混凝土工程取4.7%、其他工程取3.7%(表7-1)。

    (2)间接费

    间接费=直接费 c 间接费率,费率取值见表7-1。

    (3)利润=(直接费 间接费) c 利润率,费率取值见表7-1。

    (4)税金=(直接费 间接费 利润 价差) c 税率,费率取值见表7-1。

    本项目建安工程费仅计算主体建筑工程部分。

    表7-1    工程施工费费率汇总表

    序号

    名称

    措施费费率

    间接费率

    利润率

    税率

    1

    土方

    0.3%

    6%

    3%

    9%

    2

    石方

    0.3%

    7%

    3%

    9%

    3

    砌体

    0.3%

    6%

    3%

    9%

    4

    混凝土

    0.3%

    6%

    3%

    9%

    5

    其他

    0.3%

    6%

    3%

    9%

    2、独立费

    其二级科目包括建设管理费、科研勘测设计费、建设及施工场地征用费、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和其他。

    1)建设管理费

    本项目不计该项费用。

    2)科研勘测设计费

    本项目不计该项费用。

    3)建设及施工场地征用费

    本项目为矿山自用地,不计建设及施工场地征用费。

    4)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

    按建安工程费的2%计算。

    独立费用合计费率2%。

    3、预备费

    二级科目包括基本预备费和价差预备费。

    1)基本预备费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基本预备按建安工程费的10%计算。

    2)价差预备费

    本项目在2022年开采期才实施,为解决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因物价(人工工资、材料和设备价格)上涨、国家宏观调控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等因素而增加的费用。

    ∑an c [(1 p)n-1-1]

    ①n:施工年度;

    ②an:治理期间第n年的分年静态投资,a1、a2、a3……an;

    ③p:治理期的年物价变化指数3%。

    总工程量与投资估算

    1.总工程量

    根据前述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任务,针对该矿实际情况进行工程布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设计针对各个工程进行单独设计,各工程的工程量见表7-2。

    表7-2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量汇总表

    序号

    工程名称

    单位

    数量

    边坡防护工程



    1

    基础挖石方

    100m3

    0.6

    2

    C25砼

    100m3

    1.5

    3

    反滤层

    100m2

    1

    4

    Φ100mmPVC泄水管

    100m

    0.2

    5

    伸缩缝

    100m3

    0.14

    6

    人工挖土方

    100m3

    1

    7

    人工填土方

    100m2

    0.5

    8

    模板

    100m3

    4.1

    2.投资估算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量,测算总投资额。经估算投资总额153742.44元,其中工程施工费112134.26元,其他费用37130.24元,基本预备费4477.94元,价差预备费0元(表7-3)。

    表7-3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投资估算总表

    序号

    工程或费用名称

    估算金额(元)

    各项费用占总费用的比例(%)

    工程施工费

    112134.26

    73

    其他费用

    37130.24

    24

    预备费

    4477.94

    3

    (一)

    基本预备费

    4477.94


    (二)

    价差预备费

    0.00


    静态总投资

    153742.44


    总投资

    153742.44


    三、土地复垦工程经费估算原则及取费标准

    (一)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

    1、价格水平年

    本项目为生产期矿山,方案服务年限为2022年至2040年,其价格水平年取当前价格,即2022年。

    2、经费构成

    费用由工程施工费、设备购置费、其他费用、复垦监测与管护费、预备费。

    工程施工费由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组成。

    直接费包括直接工程费和措施费。直接工程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组成。措施费包括临时设施费、冬雨季施工增加费、夜间施工增加费等。

    3、取费标准

    (1)直接费

    直接费由直接工程费和措施费组成,费用皆按《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川财投[2012]139号)计取。直接工程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组成。

    1)人工费:项目区内甲类工日基本工资标准为50.73元,乙类工日基本工资标准为40.70元。

    2)材料费:材料价格以材料到工地实际价格计算。

    3)施工机械使用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定额机械使用量(台班) c 施工机械台班费(元/台班)。

    4)措施费

    措施费=直接工程费(或人工费) c 措施费率

    本项目不计冬雨季施工增加费、夜间施工增加费。

    措施费:土方工程取直接工程费的3.7%、石方工程取3.7%、砌体工程取3.7%、混凝土工程取4.7%、其他工程取3.7%。

    (2)间接费

    间接费:土方工程取直接工程费的6%、石方工程取7%、砌体工程取6%、其他工程取6%。

    (3)企业利润

    企业利润:取直接工程费与间接工程费之和的3%。

    (4)税金

    税率按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2019年第39号文件计取,为直接工程费、间接费与企业利润之和的9%。见表7-1。

    表7-4    费用系数汇总表

    序号

    名称

    措施费费率

    间接费率

    利润率

    税率

    1

    土方

    0.3%

    6%

    3%

    9%

    2

    石方

    0.3%

    7%

    3%

    9%

    3

    砌体

    0.3%

    6%

    3%

    9%

    4

    混凝土

    0.3%

    6%

    3%

    9%

    5

    其他

    0.3%

    6%

    3%

    9%

    (5)其他费用

    其他费用由前期工作费、工程监理费、竣工验收费、业主管理费和监测和管护费组成。本项目不计工程监理费、业主管理费。

    1)前期工作费

    前期工作费指在工程施工前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取费基数为工程施工费,包括土地清查费、项目可行性研究费、项目勘测费、项目设计与预算编制费、项目招标费。前期工作费按工程施工费的5%计算。计算公式为:前期工作费=工程施工费 c 5%

    2)竣工验收费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完工后,因项目竣工验收、决算、成果的管理等发生的各项支出。主要包括:项目工程验收费、项目决算的编制与审计费,整理后土地的重估与登记费等。依据《四川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川财投[2012]139号)规定,竣工验收费计费基础为工程施工费,费率为3%(表7-2)。各项费用取费标准如表7-5。

    表7-5   竣工验收费费率表

    序号

    费用名称

    计算基础

    费率(%)

    1

    项目工程验收费

    工程施工费

    1.5

    2

    项目决算编制及决算审计费

    工程施工费

    0.9

    3

    整理后土地重估与登记费

    工程施工费

    0.6

    合计

    工程施工费

    3.0

    (6)预备费

    由基本预备费、价差预备费和风险金组成。

    1)基本预备费=(工程施工费+设备费+其他费用) c 费率

    指为解决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因自然灾害、设计变更等所增加的费用。按照工程施工费、设备费与其它费用之和的6%~10%计取。本项目取6%。

    2)价差预备费

    指为解决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因物价(人工工资、材料和设备价格)上涨、国家宏观调控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等因素而增加的费用。

    ∑an c [(1 p)n-1-1]

    ①n:复垦施工年度;

    ②an:复垦期间第n年的分年静态投资,a1、a2、a3……an;

    ③p:复垦期的年物价变化指数(3%)。

    3)风险金

    该项目开采建筑用砂岩,未涉及风险金。

    3、监测与管护费

    是指对责任范围内的矿山环境恢复情况和土地复垦质量情况,以及责任范围内恢复植被进行管护发生的费用。根据《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类似科目及本项目人工消耗量和当地社会劳动水平工资计算。

    (1)土地复垦监测费

    ①原地貌地表状况监测

    对复垦责任范围土地通过遥感解译方法监测地表地形变化情况,每2年进行1次,根据《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每次单价为500元。

    ②土地损毁监测工程量

    对复垦责任范围内的土地按照损毁情况进行监测,根据《地质调查项目预算标准》,每次单价为400元/hm2

    ③植被恢复率监测费用

    复垦植被监测费为200元/点 f 次。

    (2)复垦管护费

    本方案管护对象为复垦后的林地,每个工日费用120元;病虫害防治按200元/亩计。

    (二)总工程量与投资估算

    1.总工程量

    本方案土地复垦总工程量见表7-6。


    表7-6      工程措施费估算表

    序号

    工程或费用名称

    计量

    单位

    工程量

    合计

    (元)

    土壤重构工程



    1080552.71

    (一)

    土壤剥覆工程



    885782.33

    1

    表土剥离

    100m3

    296.4

    338165.28

    2

    表土回覆

    100m3

    252.3

    338165.28

    3

    客土

    100m3

    68.5

    209451.77

    (二)

    平整工程



    134941.14

    1

    开采边坡平台田埂(坎)修筑

    100m3

    24.58

    2979.83

    2

    场地平整

    100m2

    841

    131961.31

    (三)

    生物化学工程



    59829.24

    1

    土壤培肥

    hm2

    8.41

    59829.24

    植被重建工程



    90774.14

    1

    栽植灌木(爬山虎)

    100株

    87.75

    88194.89

    2

    撒播草籽(黑麦草)

    hm2

    3.51

    2579.25

    配套工程



    26555.87

    (一)

    排水沟



    26051.52

    1

    浆砌块石

    100m3

    0.96

    20622.58

    2

    沟壁砂浆抹面(立面)

    100m2

    4.8

    5428.94

    (二)

    沉沙池



    504.35

    1

    基坑开挖

    100m3

    0.0593

    52.73

    2

    土方回填

    100m3

    0.0154

    5.70

    3

    M10砂浆抹面

    100m3

    0.0676

    49.11

    4

    C20混凝土现浇底板

    100m2

    0.0026

    21.08

    5

    M7.5浆砌墙体

    100m3

    0.018

    375.73

    地质环境监测和管护措施



    143540.00

    (一)

    监测



    37700.00

    1

    地形地貌监测

    9次/500元

    4500.00

    2

    土地损毁监测

    18次/400元

    7200.00

    3

    复垦植被监测

    130次/200元

    26000.00

    (二)

    管护



    105840.00

    1

    林地管护(补植、修枝、间伐等)

    工日

    252工日/120元

    30240.00

    2

    病虫害防治

    378亩/200元

    75600.00

    总计

    1341422.72

    2.投资估算

    根据矿山地质环境复垦工程量,测算总投资额。经估算投资总额为2170062.26元,其中工程施工费1197882.72元,其他费用286186.09元;复垦监测与管护费143540.00元,基本预备费44522.06元,价差预备费497931.39元。(表7-7

    表7-7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总投资表(单位:元)

    序号

    工程或费用名称

    费用

    费率(%)

    (1)

    (2)

    (3)

    工程措施施工费及生化措施费

    1197882.72

    55

    设备购置费



    其他费用

    286186.09

    13

    复垦监测与管护费

    143540.00

    7

    1

    监测费

    105840.00

    5

    2

    管护费

    37700.00

    2

    预备费

    542453.45

    25

    1

    基本预备费

    44522.06

    2

    2

    价差预备费

    497931.39

    23

    3

    风险金



    静态总投资

    1672130.87

    77

    动态总投资

    2170062.26

    100.00

    、总费用汇总与年度安排

    (一)总费用构成与汇总

    本方案总费用由矿山地质环境预防费用和土地复垦费用组成。该矿矿山地质环境恢复预防工程静态投资为0元,价差预备费0元,项目总投资153742.44元;土地复垦静态投资为1672130.87元,价差预备费497931.39元,项目总投资2170062.26元,详见表7-8。

    表7-8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总投资表

    项目

    静态投资(元)

    价差预备费(元)

    动态投资(元)

    矿山地质环境预防工程

    0

    0

    153742.44

    矿山土地复垦工程

    1672130.87

    497931.39

    2170062.26

    合计

    1672130.87

    497931.39

    2323804.7

    (二)近期年度经费安排

    本方案土地复垦自2022年5月至2040年2月,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工程施工费及监测管护费等根据前述各复垦阶段工程计划安排进行,其他费用中的前期工作费安排在2022年,其他费用中的竣工验收费、业主管理费等根据实际发生费用按比例取费,基本预备费也按每年费用按比例计取,本方案土地复垦年度计划安排详见表7-9。

    表7-9  土地复垦工程年度计划安排表  单位:元

    年度

    静态投资

    价差预备费

    动态投资

    动态投资小计

    2022.05~2023.05

    808732.63


    808732.63

    808732.63

    2023.05~2024.05

    324254.03

    19455.24

    343709.27

    343709.27

    2024.05~2025.05

    23023.95

    2845.76

    25869.71

    25869.71

    2025.05~2026.05

    23023.95

    4397.94

    27421.89

    27421.89

    2026.05~2027.05

    23023.95

    6043.26

    29067.21

    29067.21

    2027.05~2028.05

    23023.95

    7787.29

    30811.24

    30811.24

    2028.05~2029.05

    23023.95

    9635.96

    32659.91

    32659.91

    2029.05~2030.05

    23023.95

    11595.56

    34619.51

    34619.51

    2030.05~2031.05

    23023.95

    13672.73

    36696.68

    36696.68

    2031.05~2032.05

    23023.95

    15874.53

    38898.48

    38898.48

    2032.05~2033.05

    23023.95

    18208.44

    41232.39

    41232.39

    2033.05~2034.05

    23023.95

    20682.39

    43706.34

    43706.34

    2034.05~2035.05

    23023.95

    23304.77

    46328.72

    46328.72

    2035.05~2036.02

    212971.58

    241281.52

    454253.1

    454253.1

    2036.02~2037.02

    23023.95

    29031

    52054.95

    52054.95

    2036.02~2037.02

    0

    0

    153742.44

    153742.44

    2037.02~2038.02

    23023.95

    32154.29

    55178.24

    55178.24

    2038.02~2039.02

    23023.95

    35464.99

    58488.94

    58488.94

    2039.02~2040.02

    3837.33

    6495.72

    10333.05

    10333.05

    合计

    1672130.87

    497931.39

    2323804.7

    2323804.7


    第八章  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

    一、组织保障

    本项目严格按照国家行政部门审查,批准的项目设计和相关标准开展各项工作。矿山每年定期向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报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当年的土地损毁情况、土地复垦费用使用情况以及土地复垦工程实施情况。

    矿山应设立专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小组,设置组长、组员各一名,负责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日常工作,完成监测管理及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健全的三级质量验收制度,坚持资料的三检制度,并建立相应的质量检查档案。

    为保证土地复垦方案提出的各项复垦措施顺利实施,成立专门土地复垦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计划由财务、工程、环保、土地、地测等部门成员组成。抽调测量、土地复垦、土地规划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本单位协调民众、踏勘和勘测等土地复垦的日常管理和组织实施工作;负责组织协调矿山与自然资源部门、农业部门等工作;与相关村委会开展土地复垦意愿调查;负责制定年度土地复垦计划;组织实施年度土地复垦计划与土地复垦工程验收;负责协调、保证、监督各项土地复垦措施按期保质实施与完成,并积极配合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与验收工作。另外,鉴于土地复垦工作的长期性和综合性,又需要“边开采,边复垦”,并选派专业的人员对土地复垦的施工进度和及时性进行监督,如果发现复垦措施不当或开采计划改变,及时调整复垦方案,并上报相关部门批准。

    二、技术保障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小组协同管理部门对矿山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保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复垦工作良性发展。对于开采诱发地质灾害时,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保护与治理设计,并且设计由专家评审认可,并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实施治理、工程监理,并对治理工程严格检查验收。

    针对项目区内土地复垦的方法,经济、合理、可行,达到合理高效利用土地的标准。复垦所需的各类材料,一部分就地取材,其它所需材料及设备均可由市场购买。项目实施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方案确定的标准执行,并确保资金、人员、机械、技术服务到位,要设立专门的办公室,具体负责复垦工程的规划指导、监督、检查、组织协调和工程实施,并对其实行目标管理,确保规划设计目标的实现。为了确保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实施方案的可行性。

    三、资金保障

    为保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有可靠的资金支持,矿山企业与自然资源部门签订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责任书,按时交纳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保证金实行专项管理。

    为保证矿山土地复垦有可靠的资金支持,按照《土地复垦条例》的规定,复垦责任人将土地复垦费用列入生产成本和建设项目总投资,土地复垦费用应该接受自然资源部及其主管部门监管。为确定土地复垦工作的顺利实施,复垦义务人应当将复垦费专项用于复垦工作,严禁占用和挪用。

    (一)资金来源

    矿山开采过程中,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土地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损毁作用,开采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的治理资金与耕地损失的补偿资金和土地复垦费用全部由该矿山承担,为企业自筹资金。

    生产期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费用主要发生在生产过程中,对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治理、损毁土地的复垦治理工作,主要是后期工程治理技术措施以及旱地、林草种植的管理看护等费用。生产期间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总费用全部列入生产成本,每年初按照当年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计划,制定当年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项目设计及相应的资金预算,列入企业生产成本预算中。资金使用时,严格按照本方案的工程安排,分阶段、分步骤有序进行。为了便于资金的提取和管理,矿山企业成立了专门的财务机构,该机构严格监督矿山企业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资金缴纳情况,负责资金的提取和应用分配,确保资金做到专款专用,以确保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资金计提

    为了保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资金的足额到位,以本方案第7章资金概(估)算为依据,从开采第一年开始逐年计提,在各个阶段内全部计提完毕。具体每年提取资金见第七章。

    (三)资金存放

    矿山将与自然资源主管部门、银行签订三方协议,建立矿方与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的共管账户。每年12月31日前,矿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管理机构根据资金计提计划表中确定的提取金额,向矿山财务部门申请拨付下一年度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资金,次年1月底以前,将该年度土地复垦资金存入共管账户。

    (四)资金管理

    1、每年年底,矿山需提供年度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资金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矿山相关管理机构审核后,向管理部门申请审计。

    2、每一年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阶段结束前,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管理机构应申请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对阶段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实施效果进行验收,并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核,同时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的资金进行清算。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效果和资金验收和审核合格的基础上,账户剩余资金直接滚动计入下一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阶段。

    (五)资金使用

    (1)资金拨付由矿山根据工程进度向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经审查签字后,报财务审批。

    (2)每年12月,根据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实施规划和年度计划,做下一年度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资金使用预算。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管理机构对资金使用预算进行审核,并提交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审查备案。

    (3)每月填写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复垦资金使用情况报表,对每一笔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资金的用途均要有详细明确的记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资金使用情况报表每月提交管理机构审核备案。

    四、监管保障

    (一)监督措施

    为了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方案更具有可操作性,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监测制度,即在复垦实践中不断调整土地复垦目标和措施,以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与项目区实际情况、生产工艺等更为协调。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根据新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治理方案,在实施本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方案时,主要对以下方面的内容进行动态监测:

    (1)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与土地破坏情况是否与预测基本吻合;

    (2)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目标是否合理;

    (3)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措施是否可行;

    (4)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效果是否达到本方案提出的复垦标准;

    (5)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动态投资是否满足工作;

    (6)管护措施是否到位。

    在实施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保护与土地复垦时,根据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监测的结果,对本方案进行修改,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可行的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工作实施计划。

    (二)管理措施

    矿山企业在建立土地复垦管理机构的同时,自行加强与政府主管部门的合作,自觉接受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矿山企业及时记录,及时处置、整改,直到满足要求为止。监督管理对于不符合设计或质量要求的工程,责令其重建。复垦责任人承诺按本复垦方案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并按方案确定的时间进度安排逐步落实。加强矿山土地复垦工作宣传,深入开展土地复垦相关知识教育,调动矿山职工参与土地复垦项目的积极性,提高社会对土地复垦在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重要作用的认识。

    五、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1、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经济效益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是防灾工程,防灾工程是以防止和减轻正在或可能发生的各种灾害为主要目的工程。防灾工程的经济效益主要由减灾效益和增值效益两部分组成,并以减灾效益为主,增值效益为辅。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可以减少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2、土地复垦经济效益

    本项目实施后将对开采破坏区进行人工草地和林地恢复种植,可以有效的促进区域内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如对采矿破坏的土地不进行复垦,农用地将减少,并且施工所造成的地表形态的变形和排出的废石废渣都会促使周边地区的土地恶化和环境污染,严重影响矿区周围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正常生活,因此,进行复垦不仅有利于矿区农业生产,而且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生态效益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实施后,将使矿区内地质灾害得到防治。矿区开采和压占土地在统一规划下进行覆土以及平整土地、改善了土圈的生态环境;地面林地植被增加,减少风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改善了矿区的生态环境。因此,生态环境效益显著。

    (三)社会效益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方案实施后,潜在的地质灾害得到治理,扰动的地形地貌景观得到恢复。一方面可以减少地质灾害对采矿人员和周边居民的人身安全的威胁。另一方面,可改善当地景观,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复垦后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利用土地,积极促进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提高环境容量,促进生态良性循环。所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土地复垦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方案的社会效益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1)矿区被破坏土地的及时恢复利用,可缓解矿山开发与其他产业之间的争地矛盾及经济纠纷,促进矿区社会的稳定和安定团结。

    (2)本工程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方案项目实施后,通过建设恢复林草植被,对改善项目区建设影响范围及周边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从而促进当地农、林、牧业协调发展。

    (3)该方案的实施,不仅对发现的地质灾害和潜在的地灾灾害进行治理,还能水土保持,间接性地保障了农民群众的人生财产安全。

    综合可见,本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方案项目对当地社会发展会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具有较好的社会可行性。

    六、公众参与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是一项系统工程。公众参与是指公众按照规定的程序,全面、全程地参与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前期、方案编制过程和方案实施过程中,从而影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规划决策和实施效果并使其符合公众的切身利益的行为。落实公众参与工作对规范土地复垦活动,加强土地复垦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矿山编制及实施本方案过程中应与复垦后土地使用人、所有者、土地管理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协商,了解土地使用人、所有者意愿,土地管理职能部门规划情况,综合确定土地复垦利用方向、复垦要求及措施,以及复垦后权属调整细节。可选择座谈、走访、问卷调查、公告、公示的方式获取相关资料,并整理反馈意见处理结果,对协商对象的意见未采纳者,需采用面谈或书面形式告知对方并说明理由。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评估区重要程度为较重要区,矿山生产建设规模为大型,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综合确定该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为“一级”。

    (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现状影响评估划分为影响较轻区。

    (3)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预测影响评估划分为影响严重区和较轻区。

    (4)土地利用现状:本项目已、拟破坏土地总面积11.64hm2,其中乔木林地10.8hm2采矿用地0.71hm2、农村宅基地0.02hm2裸岩石砾地0.11hm2

    (5)土地损毁预测:拟破坏土地面积11.64hm2

    (6)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本次土地复垦面积为11.64hm2(折合175亩)。复垦后的土地类型及数量分别为:旱地4.9hm2,其他林地6.74hm2,复垦率100%。

    (7)该矿地质环境保护与复垦划分为拟建生产附属区和采矿场基底平台及采矿场开采边坡平台共2个区,复垦为旱地和其他林地。

    (8)该项目投资总计2323804.7元(其中地质环境预防工程费用153742.44元,矿山土地复垦费用2170062.26元);亩投资额约13278.88元/亩。

    (9)矿山服务年限约为13.9年。矿山闭矿后即进行土地复垦,工程复垦期1年,管护期为3年。为此,确定复垦年限为17.9年,即2022年5月~2040年2月(基准期暂定为2022年5月,若受采矿证办理延迟影响,基准期顺延)。最后根据该矿具体生产情况确定对《方案》进行修编或对相关工程进行验收,以便更好地适应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作的进行。

    (10)矿山经过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程,将产生较好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二、建议

    为了进一步做好本区域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工作,本方案提出以下建议:

    建议业主在方案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实施,在雨季加强现场管理,做好经常性的监测工作和临时设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建议矿山开采严格按设计进行,随时注意开采至与泥岩接触面时,如发现边坡失稳,需立即对边坡进行支护治理等措施;并挂警示牌严禁人员进入;矿山生产中必须有预防措施,并做好监控工作,及时发现和预报地质灾害,减小地质灾害威胁。

    (3)结合工程布局,应进行地质灾害勘查,以便查明矿区各岩土层的工程力学性质和几何特征以及水文地质条件,为地质灾害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以及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4)建议土地复垦方案应按期逐年进行,植物恢复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应尽可能提前恢复。矿山开采必须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条例;严禁无关人员、牲畜进入矿山工作区。

    (5)选择有地质灾害勘察、设计、施工资质的单位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的各项设计工作。

    (6)矿山在生产中,应加强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和安全生产工作,发现环境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7)建议矿山开采结束时,针对开采后具体破坏程度和形态等情况,对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设计进行必要的补充修改。

    (8)在实施本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的过程中要积极地与当地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联系,听取他们的技术指导,确保方案顺利实施。

    (9)建议矿山将土地复垦工程委托专业园艺公司全权负责。

    (10)因该矿生产本身会产生大量可再次利用的石料,因此本次估算基础材料价格中的石料不计价,此外考虑到市场基础材料价格近年来受供需关系等多层次因素的影响变化较大,本方案工程投资涉及的基础材料价格均采用对应标准限价计算,矿方需考虑价格波动,预留充足资金。

    本方案不代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专项设计,建议矿山企业在进行地质环境治理时编制专项设计。


    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长河砂岩矿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

    矿山基本情况

    企业

    名称

    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长河砂岩矿

    通讯地址

    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镇长河村

    邮编


    法人代表

    李超

    电话


    传真


    坐标

    东经10725′15″,北纬3120′38″

    矿类


    矿种

    建筑用砂岩(饰面用石材)

    企业规模

    小型

    设计生产能力

    50万吨/年

    设计服务年限

    13.9年

    经济类型

    私营独资企业

    矿山面积

    0.104 km2

    实际生产能力

    0

    已服务年限

    0

    开采深度m

     575m~ 440m

    建矿时间

    2022年

    生产现状

    未开采

    采空区面积hm2

    0

    采矿方式

    露天开采

    开采层位

    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

    采矿占用破坏土地

    拟建生产附属区

    拟建堆料场

    固体废弃物堆

    废弃场地

    总计

    已治理面积/hm2

    数量/个

    面积/hm2

    数量/个

    面积/hm2

    数量/个

    面积/hm2

    数量/个

    面积/hm2

    面积/hm2



    3

    1.01

    1

    0.23

    0

    0

    0

    0

    1.24


    占用土地情况

    占用土地情况

    占用土地情况

    破坏土地情况



    耕地

    基本农田


    耕地

    基本农田


    耕地

    基本农田


    耕地

    基本农田




    其他耕地


    其他耕地


    其他耕地


    其他耕地




    小计


    小计


    小计


    小计




    林地

    0.83

    林地

    0

    林地


    林地




    其他土地

    0.18

    其他土地

    0.23

    其他土地


    其他土地




    合计hm2

    0.9

    合计/hm2

    0.23

    合计/hm2


    合计/hm2


    1.24


    采矿固体废弃物排放

    类型

    年排放量104m3

    年综合利用量104m3

    累计积存量104m3

    主要利用方式

    废渣





    合计




    含水层破坏情况

    影响含水层类型

    区域含水层遭受影响破坏面积hm2

    地下水位最大下降幅度

    含水层疏干面积(hm2

    受影响对象



    基本无影响



    地形地貌景观破坏

    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类型

    被破坏的面积(hm2

    破坏程度

    恢复的难易程度

    低山、丘陵

    11.64

    较严重

    一般

    采矿引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情况

    种类

    发生时间

    发生地点

    规模

    影响范围(hm2

    体积

    (m3

    危害

    发生原因

    防治情况

    治理面积(hm 2

    死亡人数(人)

    受伤人数(人)

    破坏房间(间)

    毁坏土地(m2

    直接经济损失

    (万元)















    0




    采矿引起的地面塌陷情况

    发生时间

    发生地点

    规模

    塌陷坑/个

    影响范围(hm2

    最大长度(m)

    最大深度(m)

    危害

    发生原因

    防治情况

    治理面积(hm2

    死亡人数(人)

    受伤人数(人)

    破坏房间(间)

    毁坏土地(hm2

    直接经

    济损失

    (万元)


















    采矿引起地面沉降情况

    发生时间

    发生地点

    数量(个)

    沉降高度cm

    影响范围(hm2



    危害

    发生原因

    防治情况

    治理面积(hm2

    死亡人数(人)

    受伤人数(人)

    破坏房间(间)

    毁坏土地(hm2

    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0




    矿山企业:达州市通川区双龙长河砂岩矿       填表单位: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三大队     


     填表人:钱骞  填表日期:2022年4月25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