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川区立足生猪“保产、保供、保价、保稳”的四保目标,积极念好“稳、优、严”三字诀,充分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及市场的稳定供应。
全举措支撑,确保生猪存量“稳”。一是成立生猪生产发展工作专班,制定相应措施,推动生猪产业发展。二是全面落实扶持政策,对生猪政策性保险、家庭农场培育等给予支持,从而调动复养增养积极性。三是鼓励引进优良品种,进而优化繁育体系。四是通过信贷支持,增强养殖业主增产信心和决心。五是开辟生猪养殖审批绿色通道,加大生猪招商引资力度,引导鼓励返乡农民工发展生猪养殖,同时支持养殖企业实施改造升级和适度扩大养殖规模。
全方位升级,确保产业结构“优”。一是结合禁养区划定后续工作,下大力气调整和优化生猪养殖生产布局,通过整合提升中小规模、低水平猪场,实现生猪养殖企业“由小变大、由大变强、由强变优”。二是加强对闲置、空栏猪场的技术指导,做到应补尽补、应养尽养,积极支持引进优良种猪。三是大力推广自动环控、全程监控等现代畜牧技术及管理模式,合理调整和优化畜禽养殖业生产布局及养殖水平,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链条监管,确保疫情防控“严”。一是严把屠宰关。落实“两项制度”,选派官方兽医进驻辖区屠宰厂,对入厂生猪按非洲猪瘟检测规定做到“批批检、全覆盖”。二是严把私屠滥宰关。组建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动小组,打击生猪私屠滥宰,对城乡结合部、交通要道周边和肉食品加工等屠宰违法行为易发地区进行重点管控;三是严把生猪调运关。设立高速路口非洲猪瘟临时检查站,值守人员坚守岗位并规范检查,切实防范违规调运带来的疫情风险。四是严把防疫关。做到非洲猪瘟等动物重大疫病防控不放松,扎实开展“大清洗、大消毒”行动,全面筑牢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