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旅深度融合五年实践—— 传承文明、滋育美好、惠民富民
  • 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网
  • 作者:admin
  • 发布日期:2022-05-30
  • 点击数:人次
  • 前几天,一个好消息传来,定位为特大型、世界级博物馆的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工程地下室首块底板顺利浇筑完成,项目全面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2021年,“三星堆”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名字,热度持续不减,大批游客慕名来到四川广汉,节假日期间三星堆博物馆的预约门票“一票难求”。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五年来,四川通过总体谋划、顶层设计、构建机制、蓄力加速,在文旅产业正在发生深度转型变革的背景下,探索出符合四川省情、彰显四川特色的路径,擦亮“天府三九大 f 安逸走四川”特色名片,把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转变为充满生机活力的发展实效,开创更具热度与亮度、广度与深度的文旅大发展新局面,在文旅融合发展中传承文明、彰显自信、滋育美好、惠民富民。

    A

    巴蜀韵独具魅力

    传承文明涵育精神

    2021年,随着金面具、青铜尊、象牙、玉器等上万件珍贵器物的考古发现,三星堆再度吸引世界目光,不仅展现了神秘璀璨的古蜀文明,也为研究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起源发展提供了实证。

    去年,被誉为“人间仙境”的九寨沟景区全域开放,经过震后4年时间“修复”,进一步完善了基础设施配套、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以更加迷人之姿“盛妆”归来,重回全国旅游景点人气榜前列。

    来自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四川文旅吉祥物、大熊猫“安逸”备受网友喜爱,围绕其品牌打造的行动计划持续推进,支付宝“线上熊猫”互动养成、百度地图“安逸语音包”“安逸”熊猫文旅一卡通等相继推出,“安逸”品牌体系不断丰富。

    三星堆、九寨沟、大熊猫,正是四川独特的“自然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的典型代表。2019年,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面向全球亮出“天府三九大 安逸走四川”文旅宣传口号和四川文旅形象LOGO,三大“网红”齐聚,成为独具魅力的四川文旅形象代言人。

    巴山蜀水多奇丽,天府大地文脉兴。2019年,四川在全国率先启动全省文旅资源普查,历时两年多,查明文化资源305.7万余处,旅游资源24.5万余处,数量、质量均居于全国第一方阵。

    基于此,在“天府三九大 f 安逸走四川”核心品牌统领下,四川文旅进一步提出发展大九寨、大峨眉、大熊猫、大香格里拉、大贡嘎、大竹海、大灌区、大蜀道、大遗址、大草原等“十大”品牌,通过深化品牌内涵、丰富产品供给、开拓精品路线、加快项目建设、大力营销推广等措施,构建多层级、宽领域、特色化、多样化的品牌体系和文旅消费场景,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深入推进。

    3月31日,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四川稻城皮洛遗址、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双双入选。皮洛遗址“石破天惊”、三星堆遗址再醒惊天下,描绘出一幅缤纷多彩、壮阔斑斓的巴蜀文明起源发展的星空画卷。

    在这样的整体格局下,再来看大遗址文旅品牌中具有代表性的三星堆热,这离不开新一轮发掘中的迅速反应和高频互动,通过文明溯源解读与现代化品牌塑造“双轮驱动”,打造出一个走向世界的三星堆。

    专家学者们持续解读三星堆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谱系中特殊而重要的地位,“三星堆文化全球推广战略合作”9大项目发布,与国内知名数字互联网等企业跨界合作,共探新文创领域创新创造,新馆建设迅速提上日程……这一切,都为“三星堆热”更添一把火,在第三方数据平台发布的“2021年4A级景区品牌100强榜单”中,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跃居第三名。

    这样的全新实践,正是巴蜀文旅资源深度融合的生动范例。在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进程中,“巴蜀韵”绽放魅力,传承文化、涵育精神、生机勃勃。

    B

    高质量提档升级

    满足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唯一的川剧主题公园——天府艺术公园蜀园正式开放,吸引不少游客前往。

    作为天府艺术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蜀园”与此前开放的天府人文艺术图书馆、成都天府美术馆一道,作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新空间,成为成都一张新的地标名片。

    近年来,四川聚焦服务城乡居民,促进文化旅游事业产业提档升级,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深度构建制度保障——2021年出台的《四川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引起业内专家学者的关注。他们认为,这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条例》中,明确提出将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古蜀文明、巴蜀文化等纳入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在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传承保护、文旅产业发展之间探索出一条符合四川实际的融合发展路径。

    重点项目强势带动——2019年,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在成都举行,这是金钟奖自2001年创立以来首次在我国西部城市举办。作为中国音乐界最具权威性和导向性的国家级专业大奖,中国音乐金钟奖已经连续三届落地成都,举办期间通过惠民演出等形式,为群众提供更为丰富营养的“精神食粮”。得益于四川大剧院、成都城市音乐厅等重大文旅项目落地建成,越来越多的高水平文化艺术赛事落地四川。当金钟奖“奏响”成都,美妙音符流淌在公园城市,引领健康向上的文明新风尚,也为城市建设带来更多新的契机。从2019年至今,我省启动实施文旅重点项目618个,总投资1.63万亿元,累计完成投资5900亿元,一批标志性、引领性、枢纽性重大文旅项目建成运营。

    跨界激发更多活力——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融合彩灯制作、传统国潮、现代化光影技术等多种元素,以经典古籍《山海经》为原型打造的大型灯组《山海异志》更是带领观众步入一个璀璨的神话世界。2020年1月开园至今,该园已6次上榜全国热门景区前十,去年入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在大力推动“文旅 ”“ 文旅”的背景下,与农业、工业、生态、体育、中医药等产业融合,不断拓宽文旅融合领域,这样的新业态、新场景、新成果,带给群众更丰富的体验。

    品牌活动提振市场——对内注重提品质、对外注重美誉度。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四川省乡村文化旅游节(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等活动贯穿全年,全省呈现出“四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的场面,通过主题活动带动市场升温。同时,围绕“花开天府”“清凉天府”“多彩天府”“冬游天府”四季推广主题,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客源市场,通过线路产品专题推介会、“安逸熊猫”现场直播间和OTA线上推广等方式,推出四川四季特色鲜明的文旅产品。

    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五年,四川不断完善文化服务体系,提升保障供给力,繁荣创作生产,提升文艺精品创造力,推进文旅市场转型升级,推动巴蜀文化影响力提升。未来,将进一步塑造新时代四川精神和文化形象,努力提供更多弘扬正能量、富有感染力、引领社会风尚的优秀文化旅游产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C

    天府游兴民富民

    拓展文旅全域发展大格局

    “五一”小长假,露营游、民宿体验、城市微度假等持续升温,成为备受各年龄段游客喜爱的旅游方式,成都位居全国热门目的地第二名,成都市郫都区战旗村、成都市锦江区红砂村、崇州市竹艺村、蒲江县明月村、彭州市宝山村等首批天府旅游名村都迎来人潮。

    蒲江县明月村已吸引50余个乡村文创旅游项目扎根,100余名艺术家、创客入驻成为“新村民”,带动大学生返乡创业和当地村民发展文旅产业,在青田竹林间,进行一场生态文明与文旅融合的乡村实践,成为“文化兴村”的成功案例。

    在应对疫情等多重困难挑战中砥砺奋进,离不开四川为文化旅游发展作出的前瞻布局。

    2018年,全省旅游总收入迈入“万亿级”,跻身全国“第一方阵”,四川文旅融合发展迈入新台阶。围绕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四川文旅开始新一轮转型升级——从“景点旅游”到全域大旅游的发展。

    既契合市场发展规律,又要符合本土实际,在这个转型升级过程中,四川找到了一条切实有效的抓手——从天府旅游名县建设,到天府旅游名镇、名村,推动文旅产业下沉与拓展,让文旅兴民更富民。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文旅产业深受影响,四川的早转型、早谋略,为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文旅产业重塑找到了可行之路: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恢复发展,周边游、近郊游、本地游逐渐复苏,拉动了全省文旅产业的回暖,过去两年,四川旅游收入、旅游人次等主要指标均居全国前列。

    2021年,全省10个县(市)入围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在总结运用天府旅游名县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去年首次开展了天府旅游名镇、名村、名宿等系列“天府旅游名牌”评选,文旅品牌打造从县域继续下沉,进一步迈向全域,让文旅产业真正成为富民产业。

    凉山州西昌市入选第一批天府旅游名县名单,这里有邛海的自然风光,日照充足,民族风情浓郁。在发展文旅产业的同时,西昌将全域旅游打造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造火把狂欢节、大凉山国际戏剧节、《阿惹妞》实景演艺等一批富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的标志性文化旅游品牌,通过文化产品将客群引流到乡村,让西昌市安哈镇长板桥村等村落变为具有吸引力的特色旅游目的地。

    这样的案例,在四川日益增多。五年来,四川文化和旅游业累计带动100万贫困人口脱贫奔康,拓展文旅全域发展大格局,文化旅游产业在推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川游 图片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提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