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力抓好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写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夯实农业产业发展基础,促进通川农业由农业小区向农业强区跨越,通川区“三早”抓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一、早谋划。根据耕地“非粮化”、“非农化”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全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实际情况及“一村一项目”的具体要求。一是及早谋划对认定的各级现代农业园区,2022年春季必须实现“粮经复合”种植;二是及早谋划2022年度省级、市级、区级现代农业园区创建方案,特别是粮油园区创建方案,做到有的放矢;三是及早谋划2022年现代农业园区工作方案,确定工作目标和任务。
二、早安排。为巩固提升现代农业园区,增强园区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延伸园区产业链条和增收渠道,提升产品附加值。一是及早安排2022年区级涉农整合项目资金,集中用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二是对往年实施的未完工项目,督促新型经营主体加大建设力度,确保项目建设按时按质完工;三是及时与农旅公司、金地公司对接,积极向上争取融资项目、债券项目资金,目前已包装成功项目2个,资金达4亿元以上;四是将青脆李、草莓、蓝莓等通川区特色优势产业纳入了政策性保险,增加了园区抵抗自然风险能力及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三、早行动。为确保现代农业园区稳产、增产,提升园区土地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促进现代农业园区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一是及时成立技术指导小组,深入到各级现代农业园区,指导春季管理技术,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杂症;二是对园区安全生产进行全面排查,查找生产、生活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对症下药提出整改措施;三是对照区级示范园区标准,筛选出2022年区级示范园区培育对象,并引导园区新型经营主体对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