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通川区农业农村局“六抓”农机化发展,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抓“人”:加强农机人员培训,强化人才技术支撑。通过召开年初工作安排、年末总结、举办(参加)农机化业务培训现场会、座谈会和视频会等方式,加强对农机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和知识更新,为助力现代农业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农机人才技术“强心针”。
二抓“专”: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强化机构组织保障。2021年,为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领导要求“乡乡都要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指示精神,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未来土地谁来耕种等问题,实现农业规模化种植,支持鼓励北山、双龙等有条件的乡镇新培育农机专合社3家,对已有农机专合社也进行巩固培育,为加快我区农机化发展步伐增添“生力军”。
三抓“机”: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农机装备水平。通过实施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现代农业园区及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民和业主自筹资金等方式,新购置各种农业机械2500余台套,总投资达800余万元,新增农机总动力达0.58万千瓦,进一步提高全区农机装备水平,为加快推广先进适用农机新技术新装备、补齐农机作业薄弱环节短板进程配置“冲锋枪”。
四抓“点”:组织生产现场会,扩大“以点带面”效应。上半年举办了全区水稻机插秧现场推进会,下半年又承办了“达州市2021年耕地轮作休耕及小春播种观摩现场培训会”及“全市油菜机械化播种技术示范推广暨培训现场会”,以点带面,解决主要粮油作物全程机械化作业薄弱环节短板,为提升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加装“推进器”。
五抓“水”:建设农村提灌设施,增强抗旱保灌能力。全年新(改)建农村提灌站12座,新增提水控灌面积6000余亩,解决280余人、近500头牲畜的饮水困难,为农村产业发展引来“海龙王”。
六抓“路”:实施“宜机化”改造,改善农机通达条件。今年,通川区利用省级园区培育和高标准农田项目,共建设了近30公里农机化道路,解决了辖区内大中型农业机械转运和下田作业“肠梗阻”。
通过“六抓”,抓岀了2021年通川区农机化发展上新台阶,抓岀了粮食安全、农民增收,抓岀了脱贫成果的进一步巩固,抓岀了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