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部门概况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主要职能。
主要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全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指导、督导乡镇环境治理和场镇管理工作;协调市级做好规划区内的城市环境治理和执法工作;负责责任区清扫保洁工作。
(二)2020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执行力建设。我办认真贯彻落实了中央、省、市及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执行、落实区委常委会决定事项、区政府常务会议定事项、区委区政府领导批示交办事项及督办事项等各项工作,确保了政令畅通,落实有力有效。
2.紧扣城治职责,加强综合治理。一是全力推动乡村卫生整治。①突出全区垃圾清运工作重点。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要求,对区属19个乡镇(街道)、村组(社区)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全年共投入274.8万元,集中承包清运和处理垃圾3.2万吨,严格按照《全区垃圾清运管理考核办法》对承包全区垃圾清运的达州市通川区志成垃圾清运有限公司,采取定期和随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确保垃圾清运质量;②加速推进非正规垃圾点位整治销号工作。会同市城管局进行了多轮跟踪督查,结合实际逐个点位研究制定整改措施,并督促相关责任单位,采取搬撤清理、覆土植绿等有力措施及时整改,截止目前,全区7个非正规垃圾点位实现整改销号和系统复核均100%,整治销号时效居全市最先;③积极改造完善垃圾处理设施。按照通川区惠民项目“回头看、大排查”情况反馈(顶部无遮雨棚,雨水浸泡造成二次污染),对全区乡镇垃圾池进行全面排查,制定专项整改方案,集中改造垃圾池和中转站216个;④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积极指导乡镇(街委)、村(社)组通过院坝会,宣传栏等形式持续宣传教育,引导培塑群众良好卫生习惯。二是深入推动五治工程。以《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新修订版)、《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大力开展“五治”工程“七进”活动。以“通川区工业挑大梁”、“省委领导来达调研”、“川浙会”、“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第十届中国(达州)秦巴地区商品交易会”等重大活动。①大力开展集中整治。督促指导相关责任单位开展积存垃圾清理、规范堆码、拆除违章搭建、破损广告条幅等环境治理活动,持续对中心城区、重点区域、重要场所的洒水降尘和冲洗作业,先后清理建筑垃圾60余车,拆除围挡900余米,清理路边杂草30余公里,植绿补绿4万余平方米,出动挖机100余台次,出动整治人员2000余人次,支出环境卫生整治经费300余万元。人居环境极大改善;加大重要时段和重大活动的集中整治力度,结合省创文验收和脱贫攻坚考核等大项活动,开展专项督查和整治,中元节期间,以《宣传引导,督查规范,以文明祭祀助力四城同创攻坚》的做法被被国家精神文明网刊载(点击量高达11万9千余人次);②扎实开展“中心城区10类脏乱差逆排名”活动。重点加强了山头菜地、建筑工地、城乡接合部、河道沟渠、农贸市场及周边等区域环境卫生督查力度,督促中心城区镇街委开展“退菜还林”工作,共补绿、植绿3万余平方米,中心城区环境质量明显提升;③加大督查督办力度。按照“日督查、周通报、月考评、年考核”要求,1至11月份,共开展各类督查活动160余次,发现问题1400余个,现场交办问题900余个,发出督查通报35期,全面压实问题整改责任,限时整改。加大脱贫攻坚省检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助力脱贫攻坚,乡村环境卫生集中治理在行动》被市治理办刊发。三是积极推动创建点位达标工作。加大滨河游园达标点位整治力度。安装各类标识标牌11处、隔离栏杆200余米,整治拆除伸缩蓬(棚)进行258个,整理光缆网、线网300余处、冲洗二楼窗户以下墙体门柱立面15000余平方米,清洗卷叶门250余扇,清乱20余处,清杂10余吨。加强摩托车、电瓶车乱停乱放和骑门占道经营行为的管控,对广场舞、不文明溜狗进行劝导和执法。落实全路段全天候巡查值守,督促全线门市业主落实门前"双三包",建立了长效机制,游园秩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四是全面推进社区环境治理。紧紧围绕“助推达州创副,建设品质通川”奋斗目标,扎实开展社区环境综合治理。制定下发了《通川区社区环境治理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制定了推进措施;及时召集区级相关部门、各乡镇街委召开“社区环境治理”推进会进行安排部署;扎实开展专项整治,深入推进“三大革命”(垃圾、污水、厕所),持续开展环境卫生和市容秩序整治,改善人居环境;深入推进清扫保洁规模化、集中化、机械化、市场化、企业化进程,研究制定了新一轮《通川区清扫保洁市场化运营建议方案》,重新测定测量锁定各乡镇街委现清扫保洁区域和面积。加大对市场化保洁企业的监督考核,进一步完善保洁服务标准和《通川区清扫保洁市场化运行管理考核办法》,建立“优胜劣汰、以量定费、以质论价”的市场准入和淘汰机制,不断提升环卫规模化、集中化、市场化进程,提高环境卫生作业质量和管理水平。四是积极参加文明创建活动。利用双休日,发动和组织单位全体职工参加“车让人,人守规”路口文明劝导活动,严格按照规范和要求执勤,积极为老弱群体提供便利和帮助,及时提醒和阻劝不看信号灯、不走斑马线的不良习惯,坚决制止乱穿乱闯等有规不守、有章不循的路口不文明行为,职工朱刚在志愿者执勤中表现突出,2名列区专项通报先进个人,在全体职工中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3.加强路地联动,整治铁路沿线。一是全面推进动车沿线环境整治。按照“1342”工作法(坚持“一套专班”,“落实三个一批”、注重“四个结合”、“两个步骤”实施),结合征地拆迁、新区建设等项目实施,重点推进达成线环境综合治理,依法拆除了黄家坝碎石厂、正佳建材、源发砂石厂3家企业;鑫辉汽修厂已完成拆除搬迁退城入园,其余3家智鹏、新鑫、仁臣规上企业,已制定搬迁计划,由于投入资金较大,经报市上领导同意暂缓搬迁,并对其进行美化提升;对7家改造提升企业分别采取“两必四化”方式进行提档升级。同步开展企业污染治理,相继投入环保资金398.1万元,西河路沿线环境提升工程正紧锣密鼓进行,提升方案已通过,预计12月底完工。动车沿线拟投入6800万元,结合城市建设、国土空间、城镇发展规划,重点打造“十里梅园主题公园、达钢弃渣场生态公园、黄家坝桥头滨水公园、一号岗亭门户公园”4个主题景观公园。目前,除十里梅园完成工程进度的70%外,其余三个主题公园均已完成治理打造。5月份,包惠书记调研达钢弃渣场生态公园时给予充分肯定;7月份,迎接了泸州市城乡治理考察组一行的学习考察,较好展示了通川区治理思路和做法;12月初,副市长高武林调研达成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工作,对通川区示范点位打造给予了高度评价。《通川区委、区政府紧扣关键“六点”高效推动达成动车线安全环境治理》做法被达州日报约稿即将刊发。二是扎实推动普速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按照省、市、区三级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相关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建立和完善路地联动机制,综合施策,共同发力,按照权属、产属、地属关系,逐级压实双方治理责任,全面排查铁路沿线安全隐患,建立问题责任清单,并督促责任单位落实整治,确保辖区铁路运输安全和畅通。在排查整治过程中,通过铁路部门函告,乡镇街办自查,牵头部门实地排查核实,以及“路地”两级现场共同确认等形式,排查通川辖区内普速铁路沿线共有安全环境治理点位34个,按问题性质、安全风险等级、整治主体责任建立整治台账,快速高效推动整治,截止11月底,所有安全环境治理点位全部整改销号完毕。具体做法和整改成效得到了市、区两级充分肯定,在全市普速铁路沿线整治推进会上做了《主动作为硬举措,高位推动见实效》的经验交流发言。
4.心系民生大计,全力脱贫攻坚。按照区委、区政府及脱贫攻坚办的相关要求,我办高度重视,组织全体财政供养人员深入贫困户认真开展相关工作。一是深入开展“五问、五解、五送”等活动,向贫困户宣讲脱贫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二是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按照“一户一策”的原则,结合贫困户实际,精心制定帮扶计划,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展帮扶慰问,全力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贫困户认可度达100%。三是抽调3名在编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全力以赴,积极探索脱贫新模式。坚持思想先行。“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扎实开展“三段式”感恩(感恩意识、感恩扶志和感恩奋进)教育和“三自”(自尊、自立、自强)教育等活动。从思想根源上打通脱贫攻坚的壁垒。坚持制度保证。按照“精准帮扶强措施,产业扶贫强根本”的思路和“六个精准”、“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的总要求,科学建立“专合社+村集体+农户(贫困户)”合作模式,纵深推动脱贫攻坚;坚持产业推动。我办派出的驻村干部和“第一”书记,积极协助所驻村两委大力发展种养殖产业。分别在金石镇四凡村新建三红蜜柚”产业园、黑山羊养殖场和8个规模以上的家庭农场;碑庙镇陡坑村采取“租金+薪金+股金”模式,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社,让村民持股参与特色种植产业建设,壮大经济实体,增加农民收入;东岳镇有力村搭乘市政统一规划建设快车,坚持“扶贫与扶智结合,强项与强技同步,创业与创收并重”积极为入驻的多家企业推荐培养技术人才,支持和鼓励村民自主创业,实现村民由单一的务农向多元化经营发展模式的转型。同时,为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对因病因残致贫的落实政策兜底,确保不落一户,实现全面脱贫。坚持设施保障。修建村、组道路,建成村村通、户户通全覆盖的乡村道路网络;完善自来水、文化室、会议室、卫生室、村民休闲娱乐广场等公共基础设施,日常生活有保障、卫生就医有条件,休憩娱乐有场所,人居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5.坚持严防死守,严抓疫情防控。一是果断采取应急措施。结合“整洁有序迎新春”专项活动,从1月23日起(正月初三),全体干部职工结束休假,分成3个工作小组,对我区乡镇街委开展了多轮次的暗访督查,并督促相关责任单位落实整改,筑牢疫情防线。同时,对滨河游园实施打围封路,落实工作人员值守至深夜,打赢了滨河游园防疫战,滨河游园未出现任何形式的疫情。二是凸显组织地位作用。成立了滨河路临时党支部,要求全体党员戴党徽、亮身份,身先士卒,迎难而上,始终冲在抗疫第一线;坚持火线入党,在抗疫实战中培养发展党员,疫情期间积极吸收优秀工作人员向党组织靠拢,发展入党积极分子4名。三是压实疫情防控责任。对所管辖区滨河游园,成立了“蹲点劝导组、沿路巡查组、防控设施维修组”,并严格落实“五定”(定岗、定员、定时、定责、定路段)措施,疫情期间,共劝导群众40000余人次、印发宣传单15000份、设置疫情防控宣传栏2处、设置警戒线24道、封闭通道路口17个、安装彩钢围挡300米、设置消防通道5处并安排专人值守,实现管辖园区零疫情目标,圆满完成了疫情防控阻击任务。《通川区治理办积极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被市治理办专刊发表。转入低风险等级后,严格落实零接触报备要求,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6.助力脱贫攻坚。按照区委、区政府及脱贫攻坚办的相关要求,我办高度重视,组织全体财政供养人员深入贫困户认真开展相关工作。一是深入开展“五问、五解、五送”等活动,向贫困户宣讲脱贫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二是开展村乡环境卫生治理活动,结合乡村振兴相关精神,制定了《乡村环境卫生治理方案》,并按照方案开展环境督查,2020年共发放乡村督查通报4期,有效的治理了乡村院坝的环境卫生;三是深入开展看望慰问活动,利用“帮扶日”、和节假日等给贫困户送去生活必需品等慰问物资;我办财政供养人员帮扶贫困户全面达标,群众满意度好。
7.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事”,着力解决群众诉求。按照区委、区政府确定的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要求,精心组织安排,迅即开展行动,扎实推进“公共场所遛狗、宠物随地大小便”专项整治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该项工作。二是制定整治方案。根据调查摸底结果,认真梳理宠物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针对性整治措施,拟定了《通川区公共场所遛狗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和《目标任务清单》,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安排、部署。三是组织力量深入社区、居民小区、宠物喂养户家中等一线,进行专题调研。组织专人对中心广场、滨河路、人民公园、人民广场等公共场所的遛狗现状通过实地踏勘、现场走访等方式,制定台账,做到整治工作心中有数。四是先后在中心广场、人民公园、滨河路、凉水井社区、人民广场等重要场所开展整治“公共场所遛狗,宠物随地大小便”宣传活动30余次。五是开展集中整治。组织相关责任单位在重点公共场所开展集中劝导和处罚,逐步规范市民遛狗行为。目前,开展联合整治30余次,出动人员500余人次,劝导违规遛狗群众900余人次,处罚10起违规养犬行为,公共场所遛狗现象明显减少;六是建立健全了长效管理机制,中心城区设置了8个犬只免疫点,对中心城区犬只进行免疫。督促各乡镇街委按照相关责任分工开展犬只管理常态巡查和日常劝导,提高了犬只管理的“见管率”。
8.环卫洒水降尘作业。为给广大市民营造一个湿润舒适的环境,我办环卫所每天出动多台洒水车对辖区主次干道实施洒水降尘作业,一是作业要求主干道一、二级道路洒水降尘每周不少于2次,次干道三、四级道路清洗每天不少于1次,完成责任路段6公里/台车的洒水任务。二是每台清洗车配置清洗人员2名,着雨衣、雨裤、雨鞋、安全标识明显。三是普洒作业需在早上七点以前完成。四是每月进行一次素质教育和业务培训。
9.滨河游园创新管理工作。5月已完成“快速通道”建设游园内附属设施的拆除工作,确保快速通道扩延工程顺利进行;5月中旬已开展游园内(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中公共场所遛狗太多、宠物随地大小便的专项整治工作;6月完成“游摊贩药”摸底情况排查,配合相关职能部门进行集中打击整治5次;7月初已开展2020年防汛工作的铺排,实行专人值守到岗签到;8月已完成2020年规范中元节期间祭祀行为环境污染的专项整治;12月已完善塔沱广场至红旗大桥段长效管理机制。
10.纵深推进“四城同创”,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创建工作要求,紧紧围绕“重要指标、重点建设项目、重大事项”攻坚清单,扎实开展各项工作落实。一是梳理问题建台账。会同区住建局、辖区镇街委对辖区市定区域公厕、背街小巷、断头路、环卫设施进行摸底排查,并形成项目库上报了市上。二是落实责任。召开专题会议,立即传达市区相关会议精神,认真梳理工作任务,形成清单,明确责任、人员和倒排时限;三是督促整改。对照任务清单,逐一排查,建立问题台账,通过现场交办、通报等方式,督促相关责任单位落实整改;四是完成交办任务。完成中心城区结合部、城中村的统计,并对全区污水横流进行了摸底调查,对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对属于市级部门的责任区域及时进行了函告,对区上的责任,及时进行整改督办;完成了复兴镇、双龙镇、东岳镇、磐石镇副食店、超市内外烟草广告的排查、清理整治工作。五是开展结对创联活动。按照“七清五有一红旗”主题实践工作方案,我办到东城凉水街社区开展了志愿者服务活动,清理了10余栋老旧楼房的牛皮癣、积存垃圾。同时,积极开展夺红旗行动,主动到社区认领任务,投入资金3万余元,切实解决环境的突出问题,扎实开展创建活动。
11.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全面完了成区财政局下达的各项预算绩效管理目标任务。一是建立健全了内控制度;二是科学合理编制了我办预算;三是预算绩效目标设置合理,认真开展了绩效自评,并积极配合绩效评价;四是认真提交绩效述职报告;五是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六是严格遵守财政纪律;七是依法公开预决算;八是积极报送财政资料。
二、机构设置
1.机构情况。事业编制20人。
2.人员情况。我办在职人员20人(其中管理12人,专业技术1人,工勤7人);另滨河所临骋人员12人、环卫所临骋人员26人。
第二部分 2020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 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20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总计 3645.05万元(含上年结转资金19.8万元)与2019年相比财政拨款收入增加了2602.81万元,增长349.73%;2020年总支出3614.88万元与2019年相比增加了2493.25万元,增加了222.29%。主要变动原因是全区清扫保洁资金1563万元,2019由财政局直接拨付乡镇财政局,2020年度由财政局拨付我办,再由我办过账拨付到财政局;拨付三个老旧居民小区整治工程款474.65万元,农村设施建设工程款28.89万元,达人街风貌整治工程款52万元,大北街风貌打造工程款417万元。
(图1:收、支决算总计变动情况图)
二、 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2020年本年收入合计3625.25万元(不含上年结转资金19.8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2214.11万元,占61.07%;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1411.14万元,占38.93%;上级补助收入0万元,占0%;事业收入0万元,占0%;经营收入0万元,占0%;附属单位上缴收入0万元,占0%;其他收入0万元,占0%。
(图2:收入决算结构图)
三、 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0年本年支出合计3614.88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37.45万元,占9.34%;项目支出3277.43万元,占90.66%;上缴上级支出0万元,占0%;经营支出0万元,占0%;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0万元,占0%。
(图3:支出决算结构图)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20年度财政拨款收入总计3645.05万元,与2019年相比财政拨款收入增加了2602.81万元,增长349.71%;2020年总支出3614.88万元与2019年相比增加了2493.25万元,增加了222.29%。主要变动原因是全区清扫保洁资金1563万元,2019由财政局直接拨付乡镇财政局,2020年度由财政局拨付我办,再由我办过账拨付到财政局;拨付三个老旧居民小区整治工程款474.65万元,农村设施建设工程款28.89万元,达人街风貌整治工程款52万元,大北街风貌打造工程款417万元。
(图4:财政拨款收、支决算总计变动情况)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2204.06万元,占本年支出合计的60.97%。与2019年相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增加1406.04万元,增长63.79%。主要变动原因是全区清扫保洁资金,2019由财政局直接拨付乡镇财政局,2020年度由财政局拨付我办,再由我办过账拨付到财政局等。
(图5: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变动情况)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结构情况
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2204.06万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支出20.13万元,占0.91%;卫生健康支出8.77万元,占0.40%;城乡社区支出(类)支出2141.55万元,占97.16%;农林水支出(类)支出9.17万元,占0.42%;住房保障支出(类)支出24.45万元,占1.11%。
(图6: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结构)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决算数为3614.88万元,完成预算521.38%。其中:
1.社会保障和就业(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项): 支出决算为20.50万元,完成预算114.08%,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人员增加以及工资调标等。
2.卫生健康(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款)事业单位医疗(项): 支出决算为8.77万元,完成预算116.378%,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人员增加以及工资调标等。
3. 城乡社区支出(类)城乡社区管理事务(款)行政运行(项): 支出决算为2149.14万元,完成预算565.31%,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全区清扫保洁资金,2019由财政局直接拨付乡镇财政局,2020年度由财政局拨付我办,再由我办过账拨付到财政局。
4.农林水支出(类)水利(款)抗旱(项): 支出决算为11.23万元,完成预算100%。
5.住房保障支出住房改革支出住房公积金: 支出决算为24.45万元,完成预算128.83%,决算数大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人员增加以及工资调标等。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319.45万元,其中:
人员经费275.84万元,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伙食补助费、绩效工资、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职业年金缴费、其他社会保障缴费、其他工资福利支出、离休费、退休费、抚恤金、生活补助、医疗费补助、奖励金、住房公积金、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等。
日常公用经费43.61万元,主要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手续费、水费、电费、邮电费、取暖费、物业管理费、差旅费、因公出国(境)费用、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劳务费、委托业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其他交通费、税金及附加费用、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办公设备购置、专用设备购置、信息网络及软件购置更新、其他资本性支出等。
七、“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20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为3.65万元,完成预算81.11%,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人员和工作任务的调整。
(二)“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说明
2020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决算0万元,占0%;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3.21万元,占87.95%;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0.44万元,占12.05%。具体情况如下:
(图7:“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结构)
1.因公出国(境)经费支出0万元,完成预算0%。全年安排因公出国(境)团组0次,出国(境)0人。因公出国(境)支出决算与2019年持平。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3.21万元,完成预算80.25%。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决算比2019年减少0.72万元,下降22.43%。主要原因是车辆2020年度维修减少。
其中:公务用车购置支出0万元。全年按规定更新购置公务用车0辆,其中:轿车0辆、金额0万元,越野车0辆、金额0万元,载客汽车0辆、金额0万元。截至2020年12月底,单位共有公务用车16辆,其中:载客汽车1辆、其他车辆15辆。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3.21万元。主要用于环境治理执法和下乡督查环境治理等所需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
3.公务接待费支出0.44万元,完成预算88%。公务接待费支出决算比2019年减少0.04万元,下降9.09%。主要原因是迎检次数减少。
国内公务接待支出0.44万元,主要用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迎检等(执行公务、开展业务活动开支的交通费、住宿费、用餐费等)。国内公务接待9批次,42人次(不包括陪同人员),共计支出0.44万元,具体包括:全市城乡环境治理交叉检查4次,共计1889元;全市普速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专项督查4次,共计1628元;县市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交叉检查1次接待11人,共计870元。
外事接待支出0万元,外事接待0批次,0人,共计支出0万元。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0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支出1411.14万元。
九、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支出0万元。
十、其他重要事项的情况说明
(一)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
2020年,达州市通川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机关运行经费支出274.93万元,比2019年增加了66.3万元,增长24.12%。主要原因是人员及物价增加。
(二)政府采购支出情况
2020年,达州市通川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政府采购支出总额0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0万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0万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0万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0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0%,其中:授予小微企业合同金额0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0%。
(三)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截至2020年12月31日,达州市通川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共有车辆16辆,其中:主要领导干部用车0辆、机要通信用车0辆、应急保障用车0辆、其他用车15辆、执法执勤用车1辆。一般执法执勤用车主要是用于公务下乡督查等,其他用车主要用于环卫洒水及巡查、东西朝三办借用等。单价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0台(套),单价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0台(套)。
(四)预算绩效管理情况。
根据预算绩效管理要求,本部门(单位)在年初预算编制阶段,组织对环卫所运行经费、滨河所运行经费项目展了预算事前绩效评估,对2项目编制了绩效目标,预算执行过程中,选取2个项目开展绩效监控,年终执行完毕后,对2目开展了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自评。
本部门按要求对2020年部门整体支出开展绩效自评,从评价情况来看整体绩效情况良好(简要说明整体绩效情况)。本部门还自行组织了2个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从评价情况来看所有开支均按照我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执行,资金的使用严格把关,项目支出手续完备,整个项目的运行完全按照我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执行,监督规范使用资金,项目资金使用与项目实施内容相符。
1.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本部门在2020年度部门决算中反映环卫所运行经费、滨河所运行经费等2个项目绩效目标实际完成情况(本单位部门项目绩效目标个数在5个以上的,选取5个项目进行公开,目标个数在5个以下的,全部进行公开,公开内容包括选取的全部项目完成情况综述和完成情况表)。
(1)“环卫所运行经费”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综述。项目全年预算数114.86万元,执行数为114.86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项目通过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审批,依据充分,绩效目标比较明确。
(2)“滨河所运行经费”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综述。项目全年预算数52.8万元,执行数为52.8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项目通过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审批,依据充分,绩效目标比较明确。
发现的主要问题:
1.环境治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工作,工作上没有完全到位。
2.财务管理方法不够完善,绩效管理经验不足。
下一步改进措施:
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创新管理手段,用新思路,新方法,改进完善财务管理方法。
2.按照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要求,建立科学的财政资金绩效考评制度体系,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水平和效率。
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 |
项目名称环卫所运行经费预算单位通川区城治办预算 执行 情况 (万元) 预算数: 执行数:其中:财政拨款114.86其中:财政拨款114.86其他资金 其他资金 年度 目标 完成 情况预期目标实际完成目标 年度 绩效 指标 完成 情况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预期指标值 实际完成指标值 项目完成指标数量指标 指标1:环卫运行费114.86万元。环卫实际运行114.86万元。 指标2: …… 质量指标 指标1:主城区:东办、西办、朝办、西外镇、北外镇、莲管委冲洗洒水作业。保障环卫作业面积78.339万㎡ 指标2:南部片:罗江镇、魏家镇、蒲家镇、复兴镇、双龙镇、磐石镇、东岳镇、新村乡冲洗洒水作业。保障环卫作业面积64万㎡ 指标3:北部片区:碑庙镇、江陵镇、北山镇、梓桐镇、安云镇、金石镇、青宁乡、龙滩乡、檬双乡冲洗洒水作业。保障环卫作业面积48.82万㎡ 指标4:全区日常清扫保洁巡查 210次 指标5:巡查、督查23个乡镇办委保洁质量 185次 指标6:清扫保洁回访 210次时效指标 指标1: 完成 指标2: 成本指标 指标1: 完成 指标2: 项目效果指标经济效益 指标 指标1: 完成 指标2: 社会效益 指标 指标1: 完成 指标2: 生态效益 指标 指标1: 完成 指标2: 可持续影响指标 指标1: 可持续 指标2: 满意度 指标满意度指标 指标1: 100% 指标2: |
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表
(2020 年度)
项目名称 | 滨河所运行经费 | ||||
预算单位 | 通川区城治办 | ||||
预算 | 预算数: | 执行数: | |||
其中:财政拨款 | 52.8 | 其中:财政拨款 | 52.8 | ||
其他资金 | 其他资金 | ||||
年度 | 预期目标 | 实际完成目标 | |||
年度 |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 | 三级指标 | 预期指标值 | 实际完成指标值 |
项目完成 指标 | 数量指标 | 指标1: | 完成日常巡查数量 | 365天 | |
指标2: | 开展城区定点熏制腊肉宣传 | 8次 | |||
指标3: | 开展占道经营联合执法集中整治工作 | 12天 | |||
指标4: | 完成日常巡查数量 | 365天 | |||
指标5: | 开展占道经营联合执法集中整治工作 | 12天 | |||
指标6: | 开展中元节文明祭祀宣传 | 5次 | |||
指标7: | 开展禁止占道经营宣传 | 100次 | |||
指标8: | 开展中元节专项整治工作 | 8次 | |||
质量指标 | 指标1: | 完成劝导劝离占道经营行为 | 90% | ||
指标2: | 完成劝导非机动车辆违法驶入违法停放 | 92% | |||
指标3: | 送达责令整改 | 40余次 | |||
指标4: | 制止中元节不良祭祀行为 | 48余次 | |||
指标5: | 更换撤离宣传及禁行标识牌 | 50余个 | |||
指标6: | 收缴违法违规药品 | 50余瓶 | |||
时效指标 | 指标1: | 完成 | |||
指标2: | |||||
成本指标 | 指标1: | 完成 | |||
指标2: | |||||
项目效果指标 | 经济效益 | 指标1: | 完成 | ||
指标2: | |||||
社会效益 | 指标1: | 完成 | |||
指标2: | |||||
生态效益 | 指标1: | 完成 | |||
指标2: | |||||
可持续影响 | 指标1: | 可持续 | |||
指标2: | |||||
满意度 | 满意度指标 | 指标1: | 100% | 100% | |
指标2: |
2.部门绩效评价结果。
本部门按要求对2020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情况开展自评,《达州市通川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2020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见附件(附件1)。
本部门自行组织对滨河所运行经费、环卫所运行经费开展了绩效评价,《通川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环境卫生管理所专项经费”项目2020年绩效评价报告》见附件(附件2-1);《通川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滨河游园管理所专项经费”项目2019年绩效评价报告》见附件(附件2-2)。
第三部分 名词解释
1.财政拨款收入:指单位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预算资金。
2.事业收入:指单位取得的除上述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
3.年初结转和结余: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结转到本年按有关规定继续使用的资金。
4.结余分配:指事业单位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规定从非财政补助结余中分配的事业基金和职工福利基金等。
5、年末结转和结余:指单位按有关规定结转到下年或以后年度继续使用的资金。
6.社会保障和就业(类)…(款)…(项):指社会保障和就业(类)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款)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项)。
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类)…(款)…(项):指卫生健康(类)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款)事业单位医疗(项)。
8.城乡社区(类)…(款)…(项):指城乡社区支出(类)城乡社区管理事务(款)行政运行(项)。
9.住房保障(类)…(款)…(项):指住房保障支出住房改革支出住房公积金。
10.农林水支出(类)…(款)…(项):指指农林水(类)水利(款)抗旱(项)。
11.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12.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13.“三公”经费:指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及租用费、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14.机关运行经费:为保障行政单位(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包括办公及印刷费、邮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福利费、日常维修费、专用材料及一般设备购置费、办公用房水电费、办公用房取暖费、办公用房物业管理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以及其他费用。
第四部分 附件
附件1
达州市通川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
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2020年度)
一、部门概况
(一)机构、人员、车辆情况。
1.机构情况,事业编制20人。
2.人员情况,我办在职人员20人(其中管理12人,专业技术1人,工勤7人);另滨河所临骋人员12人、环卫所临骋人员26人。
3. 执法执勤车辆1台,其他用车15台。
(二)单位主要职责。主要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全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指导、督导乡镇环境治理和场镇管理工作;协调市级做好规划区内的城市环境治理和执法工作;负责责任区清扫保洁工作。
二、部门整体预算及执行情况
(一)部门预算情况
1. 部门预算收入。2020年初预算数424.6558万元(含上年结转19.8万元),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0万元、纳入专户管理的非税收入等预算资金。
2. 财政非税收入计划数。无。
3. 部门预算支出。本年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424.6558万元(含上年结转19.8万元);支出包括:基本支出237.1958万元、项目支出187.46万元。
4. 部门三公经费预算情况。2020年“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数4.5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0.5万元,公务用车运行费4万元。
(二)部门预算执行情况
1. 部门实际收入。2020年度内预算数404.8558万元,上年结转19.8万元。(含年度预算调整数)、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拨款数、纳入专户管理的非税收入拨款数等资金实际收入情况。
2. 财政非税收入完成数。无。
3. 部门实际支出。
2020年实际支出36450549.71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184797.44元、其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6457.69元、事业单位医疗87664.00元、城管执法528000.00元、其他城乡社区管理事务支出1148600.00元、城乡社区规划与管理157489.63元、城乡社区环境卫生19581358.30元、城市建设支出13266500.00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出288900.00元、其他城乡社区支出946244.65元、住房公积金244538.00元。
4. 部门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情况。三公”经费支出情况:1、本年度公务接待费4387.00元,与年初数减少613.00元,减少公务接待支出;2、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32088.96元,比年初数减少7911.04元,节约开支。
5. 部门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对比分析。按照经济分类,我单位2020年实际支出数3645.0549万元大于年初预算数404.8558万元,主要是因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巴人文化广场清扫保洁费、三圣宫美食街打造经费、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推进会、达巴高速及西河沿线整治经费貌整治、大北街风貌打造等未纳入年初预算。
三、部门整体绩效目标和完成情况
根据区委、区政府安排的年度工作计划和单位职能职责,按照《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自评表》分项对“预期指标值”与“实际完成指标值”作比较。
四、改进措施和建议
本年度年初预算同实际开支有一定差异,主要原因:一是在职人员工资调标、绩效考核奖金等原因导致预算和实际经济活动存在差异;二是在于预算不够精细化;是三是部分经济活动没有纳入年初预算。
为此,针对预算有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加强绩效评价相关文件和知识的学习,提升绩效自评能力,结合单位实际和项目资金实际科学合理设置绩效目标,尽可能细化、量化;二是加强预算编制的合理性,细化预算编制,严格预算执行;三是针对项目绩效考核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予以考核。
附件2-1
通川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
“环境卫生管理所专项经费”绩效自评报告(2020年度)
根据达州市通川区财政局《关于开展2020年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通知》(通区财〔2020〕125号)文件精神,我办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落实专人负责该项工作,现将我办2020年环境卫生管理所专项经费绩效报告如下: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根据中共达州市通川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区城治办增设环境卫生管理股等的批复》(区编〔2013〕63号)文件精神,通川区环境卫生管理所成立于2013年,主要负责辖区洒水降尘作业、环境卫生巡查和考核工作,购置垃圾清运车1台、洒水车7台,配备驾驶员8名,冲洗工16名,办公室人员2名,共26名工作人员。
通川区财政局根据环境卫生管理所的预算申报,安排环境卫生管理所2020年专项资金共计114.86万元。符合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
(二)项目绩效目标:专项资金114.86万元,主要用于劳务费600000.00元(含驾驶员、冲洗工等人员工资、伙食补助费等)、办公费20000.00元、印刷费20000.00元、水费10000.00元、电费5000.00元、邮电费12000.00元、差旅费40000.00元、租赁费60000.00元、专用材料费40000.00元、其他交通费用(车辆维修、燃油)280000.00元、工会经费20000.00元、福利费6000.00元、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20000.00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0000.00元、办公设备购置费5600.00元。
“环境卫生管理所专项经费”经费申报内容与具体实施内容相符、申报目标合理可行。
(三)项目自评步骤与方法
成立项目自评小组,结合评价内容,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扎实开展本次自评工作。按照上级下达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自评小组针对申报内容、实施情况等做出自我评价。
二、项目资金申报及使用情况
(一)项目资金申报及批复情况
“环境卫生管理所专项资金”年初预算资金114.86万元,经财政局批复下达114.86万元,全部用于环境卫生管理所的运行开支。
(二)资金计划、到位及使用情况在。
1.资金计划及到位。通川区财政局2020年安排本级专项资金114.86万元,已于2020年全部拨付。
2.资金使用。“环境卫生管理所专项资金”支出采取实报实销制,支付依据合理合规,资金支付与预算相符。2020年本级财政拨付环境卫生管理所经费实际支出114.86万元,主要内容是:劳务费597116.08元(含驾驶员、冲洗工等人员工资、伙食补助费等)、办公费3460.00元、印刷费4796.00元、水费4356.00元、电费3836.44元、邮电费9080.60元、租赁费60000.00元、其他交通费用390695.70元、工会经费20000.00、福利费5300.00元、差旅费1710.00元、委托业务费12881.18元、专用材料费14925.00元、维修(护)费1590.00元、其他商品服务支出18353.00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500.00元。
(三)项目财务管理情况。
“环境卫生管理所”经费支出遵循量入为出、厉行节约、严格执行预算的原则,科学管理和使用。该项目所有开支均按照我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执行,资金的使用严格把关,项目支出手续完备,整个项目的运行完全按照我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执行,监督规范使用资金,项目资金使用与项目实施内容相符。
三、项目实施及管理情况
(一)项目组织架构及实施流程
所长:刘会龙
成 员:全体环境卫生管理所职工
为加强对“环境卫生管理所”经费支出的组织领导,开支实行申报制度,由经办人员申报、分管领导、主要领导严格审批,先审批、后开支。
(二)项目管理及监管情况
“环境卫生管理所专项经费”始终秉乘“管好、用好、效益最大化”的原则,严格执行中央、省委和市委区委相关财务管理规定,严格执行年度工作预算,所有资金实行专款专用,经费始终按照项目计划拨付,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开支,资金拨付严格审批程序,使用规范,会计核算结果真实、准确。同时强化资金使用的监督,包括经费使用前预算和计划的审核审批,经费使用过程中预算执行情况和程序的监督,经费使用后支出内容真实、合理、合法性的审核监督等,确保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项目的顺利实施。
四、项目绩效情况
(一)项目完成情况。
通川区环境卫生管理所主要负责通川辖区中心城区责任区环卫洒水降尘作业、全区19个乡镇街委环境卫生巡查工作及重大活动场地、道路的冲洗工作和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通川区环境卫生管理所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按照相关要求及时高质量地完成了相关任务。
(二)项目效益情况。
通川区环境卫生管理所较好的完成了通川辖区中心城区环卫洒水降尘作业、全区19个乡镇街委和环境卫生巡查工作及重大活动场地、道路的冲洗工作和区委、区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有力的持续推进了“五治”工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扬尘污染得到了有效治理、进一步改善了人居环境、增加了市民朋友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为加快建设美丽通川、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五、评价结论及建议
(一)评价结论.
项目通过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审批,依据充分,绩效目标比较明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执行了相关政策规定,做到各相关预算部门、股室的沟通、协调和联系,共同配合,促进绩效工作的规范、有序、顺利开展,且未发现不符合政策要求的情况。
(二)存在的问题。
1.环境治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工作,工作上没有完全到位。
2.财务管理方法不够完善,绩效管理经验不足。
(三)相关建议。
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创新管理手段,用新思路,新方法,改进完善财务管理方法。
2.按照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要求,建立科学的财政资金绩效考评制度体系,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水平和效率。
附件2-2
达州市通川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
“滨河游园管理所专项经费”绩效自评报告(2020年度)
根据达州市通川区财政局《关于开展2020年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通知》(通区财〔2020〕125号)文件精神,我办高度重视、认真组织、落实专人负责该项工作,现将我办2020年滨河游园管理所专项经费绩效报告如下: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根据中共达州市通川区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区城治办增设滨河游园管理股的批复》(区编〔2015〕15号)文件精神,通川区滨河游园管理所成立于2014年11月,主要负责滨河游园相关管理及滨河路的清扫保洁工作,配备协管员12名,巡逻电瓶车2辆,市城管执法局派驻滨河中队19人,共31名工作人员。
通川区财政局根据滨河游园管理所的预算申报,安排滨河游园管理所2020年专项资金共计52.8万元。符合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
(二)项目绩效目标。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劳务费350000.00元(含协管人员工资福利支出、伙食补助费等)、办公费10000.00元、印刷费11000.00元、水费5000.00元、电费5000.00元、邮电费12000.00元、差旅费20000.00元、租赁费25000.00元、其他交通费用10000.00元、工会经费20000.00元、福利费10000.00元、其他商品服务支出40000.00元、对个人和家庭补助10000.00元。
“滨河游园管理所专项经费”经费申报内容与具体实施内容相符、申报目标合理可行。
(三)项目自评步骤及方法
成立项目自评小组,结合评价内容,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扎实开展本次自评工作。按照上级下达的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自评小组针对申报内容、实施情况等做出自我评价。
二、项目实施及管理情况
(一)项目资金申报及批复情况
“滨河游园管理所专项资金”年初预算资金52.8万元,经财政局批复下达52.8万元,全部用于滨河游园管理所的运行开支。
(二)资金计划、到位及使用情况。
1.资金计划及到位。通川区财政局2020年安排本级专项资金52.8万元,已于2020年全部拨付。
2.资金使用。“滨河游园管理所专项资金”支出采取实报实销制,支付依据合理合规,资金支付与预算相符。2020年本级财政拨付滨河游园管理所专项资金实际支出52.8万元,主要内容是:劳务费439007.32元(含协管人员工资福利支出、伙食补助费等)、办公费12925.00元、印刷费8474.00元、电费4452.17元、邮电费6000元、差旅费3060.00元、租赁费30969.00元、委托业务费4000.00元,福利费4500.00元、其他交通费用7140.41元、其他商品服务支出5632.00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840.10元。
(二)项目财务管理情况。
“滨河游园管理所”经费支出遵循量入为出、厉行节约、严格执行预算的原则,科学管理和使用。该项目所有开支均按照我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执行,资金的使用严格把关,项目支出手续完备,整个项目的运行完全按照我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执行,监督规范使用资金,项目资金使用与项目实施内容相符。
三、项目实施及管理情况
(一)项目组织架构及实施流程
所长:覃尚
成 员:全体滨河游园管理所职工
为加强对“滨河游园管理所”经费支出的组织领导,开支实行申报制度,由经办人员申报、分管领导、主要领导严格审批,先审批、后开支。
(二)项目管理及监管情况
“滨河游园管理所专项经费”始终秉乘“管好、用好、效益最大化”的原则,严格执行中央、省委和市委区委相关财务管理规定,严格执行年度工作预算,所有资金实行专款专用,经费始终按照项目计划拨付,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开支,资金拨付严格审批程序,使用规范,会计核算结果真实、准确。同时强化资金使用的监督,包括经费使用前预算和计划的审核审批,经费使用过程中预算执行情况和程序的监督,经费使用后支出内容真实、合理、合法性的审核监督等,确保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项目的顺利实施。
四、项目绩效情况
(一)项目完成情况。
通川区滨河游园管理所主要负责滨河游园相关管理和清扫保洁工作。通川区滨河游园管理所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按照相关要求及时高质量地完成了相关任务。
(二)项目效益情况。
通川区滨河游园管理所较好的完成了滨河游园管理工作和清扫保洁工作。有力的持续推进了“五治”工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改善了滨河游园环境卫生和秩序管理、增加了市民朋友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为加快建设美丽通川、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六、评价结论及建议
(二)评价结论.
项目通过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审批,依据充分,绩效目标比较明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执行了相关政策规定,做到各相关预算部门、股室的沟通、协调和联系,共同配合,促进绩效工作的规范、有序、顺利开展,且未发现不符合政策要求的情况。
(二)存在的问题。
1.环境治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工作,工作上没有完全到位。
2.财务管理方法不够完善,绩效管理经验不足。
(三)相关建议。
1.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创新管理手段,用新思路,新方法,改进完善财务管理方法。
2.按照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要求,建立科学的财政资金绩效考评制度体系,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水平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