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镇群众信访工作总体思路是:全力打造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开放信访、和谐信访,着力在解决问题、完善手段、夯实基础、化解积案、依法治理、创新机制上下功夫,及时反映社情民意,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确保实现信访总量、到省进京非访、集访聚集、积案难案“四下降”和争创“三无”乡镇的目标,为促进全镇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做出应有贡献。
一、规范提升业务水平,推动问题及时就地解决
(一)开展信访基础业务大培训。利用会前学法等形式,加强对村(社区)和镇相关单位干部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干部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增强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信访问题的能力。
(二)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在全镇开展经验交流、问题研讨等岗位练兵活动,不断提升基层信访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三)开展实地督查。建立信访事项办理核查问责机制,完善信访部门与相关镇级各单位、村(社区)相互参与、密切协作的常态化督查机制,将重要信访事项纳入镇党委、镇政府督查范围,实行“一案一督”。
二、突出综合施策,化解信访积案难案
(四)统筹推动复杂群体性问题处置化解。在镇党委、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配合协调,争取更多的支持,统筹推动我镇老上访户信访问题化解处置。
(五)认真做好交办案件化解。继续做好各级交办信访案件化解工作。对镇集中梳理交办的信访积案,实行集中攻坚、领导包案、限时化解,进一步减少信访存量。
(六)消减长期缠访闹访个案。每旬对村(社区)长期缠访闹访人员定期梳理,研究、汇总情况,能解决的尽力解决,不能解决的耐心解释。
三、夯实基层基础,加强源头防范治理
(七)全面推广网格化信访代理服务。健全完善村(社区)民生诉求、困难群众、稳定工作“三本台账”,及时更新、层级管理、限时办结销号。提升基层服务意识和社会满意度,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的发生。
(八)持续开展“三无”村(社区)创建活动。强化属地和部门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加大对重点村(社区)、重点领域、重点问题治理力度,力争实现“三无”乡镇的目标。
(九)深入推进“走基层”信访工作。把领导干部接访下访作为党员干部直接联系基层的一项重要制度,深入推进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和联合接访工作。服务全镇发展改革大局,集中力量解决一批涉及扶贫、重点人群等民生领域的信访问题。
四、加强依法治理,持续规范信访秩序
(十)广泛开展信访法治宣传。引导群众正确行使权利,依法理性反映诉求,加大对无理缠访闹访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树立“无理不能取闹、有理也要依法”的导向,努力营造法治信访的良好环境。
(十一)积极推进法定途径分类处理。加强信访部门与职能部门之间、职能部门上下级之间沟通对接,努力形成相互衔接、协调联动的分类处理工作机制,方便群众按照法定途径和程序反映诉求、解决问题。
(十二)依法维护信访秩序。完善非正常上访联动处置工作机制,加强重大活动、重要节点和敏感时段信访工作,确保依法规范处置,促进信访秩序持续好转。
五、转变工作思维,创新信访工作机制
(十三)探索试行第三方评价机制。探索推行第三方评价制度,对已多次处理、信访人仍不满意的信访事项,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工作者等第三方参与评议,推动案结事了。
(十四)开展人民意见建议征集工作。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和渠道,广泛收集社情民意,重点推进人民意见征集,增强信访工作辅政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