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通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全区政务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
来源:区政府办
发布日期:2021-05-18
浏览次数:

​通区府办发〔202111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莲湖景区、经开区管委会,区级各部门(单位):

2021年全政务公开重点工作安排》已经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达州市通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518

2021年全政务公开重点工作安排

 

2021年,全区政务公开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抓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简称《条例》)贯彻实施,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及人民群众关切事项,进一步提升政务公开质量和实效,为实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根据《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1年全市政务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达市府办发〔202118号)精神,结合通川实际,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深化新时代基层政务公开

(一)调整完善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乡镇街委要结合《四川省权责清单管理办法》《四川省乡镇(街道)法定行政权力事项指导目录》《四川省赋予乡镇(街道)县级行政权力事项指导目录》和通川区公共服务事项基本目录,编制发布行政权力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并动态调整。区级有关部门(单位)针对事项名称、内容、依据、时限、主体、方式、渠道、公开对象等要素,调整完善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实现政务过程和结果全公开。同时,要指导督促乡镇街委抓好标准指引落实和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编制。

(二)推进工作流程和平台规范化。要遵照9项省级政务公开地方标准,优化工作流程和各环节管理,将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操作规范嵌入业务系统,逐步覆盖行政权力运行全过程和政务服务全流程。政府门户网站集中分类发布本级政府及部门、乡镇(街道)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设置统一的互动交流和在线办事入口。在政务服务大厅、便民服务中心、档案馆、公共图书馆等场所设立标识清楚、方便实用的政务公开专区(窗口),提供政府信息查询、公开申请、办事咨询等服务。

(三)推进办事服务公开标准化。全面梳理办事指南、流程、机构等服务事项,实现与四川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服务场所发布的行政权力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内容同源、发布同源、管理同源。推行一次性告知、信息主动推送等服务,让办事群众对事前准备清晰明了、事中进展实时掌握、事后结果及时获知。综合采用政务新媒体、短信、电子邮件、纸质材料等方式,精准推送各项惠企利民政策和基层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政策信息。

(四)扩大基层行政决策群众参与度。结合职责权限,确定决策事项目录、标准,明确公众参与的事项范围、方式、渠道,在政府门户网站集中向社会公布并动态调整。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公共政策措施、公共建设项目,要采取听证会、实地走访、公开征求意见、问卷调查等方式,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真实了解行政决策执行中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完善利益相关方、群众代表、专家、媒体等列席政府有关会议的制度。

(五)促进基层政府治理能力提升。深入推进基层政务公开主要任务落地落实,大幅提高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公开平台、专业队伍,显著提升政务公开工作能力和水平。打造基层政务公开特色名片,以政务公开促落实、促规范、促服务,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

二、加强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

(六)推进十四五规划信息公开。主动公开本地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空间规划、区域规划及配套政策文件,系统梳理本地历史规划(计划)并通过政府信息公开专栏集中公开。

(七)推进重大战略部署信息公开。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发展现代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工作,加强政策发布。持续抓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精准防控信息公开工作。推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以及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信息公开。进一步做好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以及保障性住房等民生信息公开。贯彻落实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专门规定

(八)推进财政信息公开。不断扩大预算决算公开范围,推进预算决算及相关报表公开工作。推动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定期在统一平台公开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余额、偿还计划等相关信息。加大惠民惠农惠企政策和资金发放信息公开力度,及时公开财政资金直达基层的重要政策措施、工作落实情况等信息。持续做好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常态化公开工作。推进政府采购信息依法规范公开。

(九)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信息公开。主动发布深化放管服改革等工作推进情况,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好差评结果公开。及时公开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等工作举措,做好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信息发布,持续推进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信息公开。推动公共资源配置领域信息公开。 

(十)做好重大政策解读。聚焦六稳”“六保、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重点任务,不断改进政策解读工作。坚持政策文件与解读方案、解读材料同组织同审签同部署。依托政务服务大厅、政务服务网等设立政策咨询综合服务窗口,注重解读政策背景、决策依据、出台目的、举措内涵,对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市场预期的政策文件,要主动靠前引导,释放权威信息。创新开展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政策解读,采用图文解析、简明问答等方式,不断提升政策文件的解读质量和水平。

三、切实提高群众关切回应实效

(十一)加快构建群众关切回应体系。坚持把回应群众关切作为政府密切联系群众、主动服务群众的重要工作方式,统筹热线电话、领导信箱、政民互动和网络问政等群众诉求渠道,实现回应资源的有效整合。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办理流程,建立群众诉求服务矩阵,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建立健全评价机制,提升联系群众和回应群众诉求的能力。

(十二)促进群众关切回应规范化常态化。建立涵盖群众关切回应的全流程标准,做实群众诉求受理、转办、督办、回访等各环节工作。建立完善台账登记交办转办整改销号办结回复定期抽查的诉求回应闭环机制,以及解决群众诉求、办理民生实事等方面的联动机制,让社情民意更畅通、诉求传达更便捷、问题处置更快捷。

(十三)注重群众关切回应结果公开。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向群众公开回应结果。乡镇街委、部门(单位)回应关切情况定期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引导群众关心理解支持政府工作。

四、提升政务公开信息资源管理服务质量

(十四)加强重点政务公开信息管理。集中统一规范发布规范性文件和法定主动公开内容,以及行政机关管理社会、服务公众的依据和结果并及时更新。行政权力事项要按照规定予以动态调整,并通过政府网站和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向社会公布,确保线上办事指南与线下指南办件标准一致。

(十五)优化完善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优化网站专栏检索、下载功能,推进各级专栏数据互联互通,方便社会公众快速准确获取所需信息。各单位按照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方便群众参与为出发点,建立完善线下政务公开栏,公开栏可使用栏板、电子显示屏、触摸屏等形式,机关醒目的场所展示,以便群众监督。

五、加大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建设管理力度

(十)加强排查清理整合。依托全国政务新媒体信息报送系统,建立完善全面准确、动态更新的政务新媒体基本信息库。尽快整合功能相近、用户关注度和利用率低的账号,有序关停销无力维护账号和不更新的僵尸账号,切实做优做强主账号。落实分级备案制度,政务新媒体的开设、变更、关停、注销,要向主管单位报备。

(十)加强政府网站建设维护。根据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建设要求2021831日前在市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上完成达州市通川区人民政府政府网站建设。为加快我区政府门户网站集约化建设,各部门(单位)要在2021630日前做好电子政务外网搭建、使用及维护等工作,确保集约化建设完成后达州市通川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正常运行。推动政务新媒体与政府网站融合发展,实现整体发声、联动发声。严格政府网站内容发布审核把关,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信息,避免引发负面舆情。定期核验办事服务类信息的准确性、功能实用性,及时调整更新相关信息。

(十)强化监督管理。开展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季度普查和半年检查。切实解决政务新媒体有账号无监管、有发布无审核等问题。建立监管台账和问题清单,严格考核问责,对存在突出问题的要督促整改并报政府信息公开管理中心备案。严格落实政务新媒体谁开设、谁管理,谁使用、谁负责的安全管理责任,强化安全保障机制,提高安全防护能力。

六、夯实工作基础

十九)加强队伍建设。部门(单位)落实政务公开主管部门职责,理顺机制,保障经费,配齐配强专职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同志每年至少听取1次政务公开工作汇报,专题研究部署推进工作。将《条例》纳入领导干部学法和公务员初任培训课程,加大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政务公开工作能力水平。

(二十)完善工作制度。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审查、协调和管理动态调整等制度。完善政务公开日常监测机制,加强统计分析。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处理内部工作流程及答复内容要素,及时信息处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建立台账,实现办理工作全过程记录。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制度优势,统一案件审理标准,加大监督力度。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政府信息公开处理费管理办法和我省具体收缴规定。

(二十)强化指导督促。把政务公开纳入政府目标绩效考核,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健全政务公开工作通报制度,优化第三方评估,对违反《条例》规定、工作推进滞后,造成严重负面影响的,要加强问责。

 

附件:2021年全区政务公开重点工作责任分工表

 


附件

2021全区政务公开重点工作责任分工表

 

重点

工作

目标任务

主要内容

责任单位

一、深化新时代基层政务公开

(一)调整完善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

编制发布本地行政权力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并动态调整。

乡镇街委区级各部门

针对事项名称、内容、依据、时限、主体、方式、渠道、公开对象等要素,调整完善基层政务公开标准目录,实现政务过程和结果全公开。

基层政务公开领域涉及的级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推进

指导督促乡镇街委抓好标准指引落实和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编制。

基层政务公开领域涉及的级部门(单位)按职责分工推进

(二)推进工作流程和平台规范化

要遵照9项省级政务公开地方标准,优化工作流程和各环节管理,将政务公开事项标准目录、操作规范嵌入业务系统,逐步覆盖行政权力运行全过程和政务服务全流程。政府门户网站集中分类发布乡镇街委和部门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设置统一的互动交流和在线办事入口。

乡镇街委区级各部门

在政务服务大厅、便民服务中心、档案馆、公共图书馆等场所设立标识清楚、方便实用的政务公开专区(窗口),提供政府信息查询、公开申请、办事咨询等服务。

区行政审批局档案馆、文体旅局(图书馆)

一、深化新时代基层政务公开

(三)推进办事服务公开标准化

全面梳理办事指南、流程、机构等服务事项,实现与四川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服务场所发布的行政权力清单、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内容同源、发布同源、管理同源。

区行政审批局乡镇街委和相关部门

推行一次性告知、信息主动推送等服务,让办事群众对事前准备清晰明了、事中进展实时掌握、事后结果及时获知。

区行政审批局乡镇街委和相关部门

综合采用政务新媒体、短信、电子邮件、纸质材料等方式,精准推送各项惠企利民政策和基层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政策信息。

经信局、局、人社局、卫健区医保局、民政局、住建局,开设政务新媒体的级部门(单位)

(四)扩大基层行政决策群众参与度

结合职责权限,确定决策事项目录、标准,明确公众参与的事项范围、方式、渠道,在政府门户网站集中向社会公布并动态调整。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公共政策措施、公共建设项目,要采取听证会、实地走访、公开征求意见、问卷调查等方式,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真实了解行政决策执行中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完善利益相关方、群众代表、专家、媒体等列席政府有关会议的制度。

乡镇街委区级各部门

一、深化新时代基层政务公开

(五)促进基层政府治理能力提升

深入推进基层政务公开主要任务落地落实,大幅提高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公开平台、专业队伍,显著提升政务公开工作能力和水平。打造基层政务公开特色名片,以政务公开促落实、促规范、促服务,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

信开中心,各乡镇街委区级各部门

二、加强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

(六)推进十四五规划信息公开

主动公开本地十四五规划纲要和专项规划、空间规划、区域规划及配套政策文件,系统梳理本地历史规划(计划)并通过政府信息公开专栏集中公开。

区发改局规编中心,级专项、空间、区域规划编制牵头部门(单位),信开中心

(七)推进重大战略部署信息公开

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发展现代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扩大开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政策发布。

区发改局经信局、扶贫开发局、农业农村局等

持续抓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精准防控信息公开工作。

区卫健局信开中心

二、加强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

(七)推进重大战略部署信息公开

推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以及突发公共安全事件信息公开。

应急管理局、卫健相关部门(单位)

进一步做好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以及保障性住房等民生信息公开。

局、人社局、卫健医保局、民政局、住建局

认真贯彻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专门规定。

教育局、卫健区国资中心经信局、生态环境局、交运局等

(八)推进财政信息公开

不断扩大预算决算公开范围,推进部门按相关规定组织所属单位开展预算决算及相关报表公开工作。推动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定期在统一平台公开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余额、偿还计划等相关信息。加大惠民惠农惠企政策和资金发放信息公开力度,及时公开财政资金直达基层的重要政策措施、工作落实情况等信息。持续做好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常态化公开工作。

财政局,级有关部门(单位)

推进政府采购信息依法规范公开。

财政局,级有关部门(单位)

二、加强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

(九)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信息公开

主动发布深化放管服改革等工作推进情况,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好差评结果公开。

区行政审批理局等级有关部门(单位)

及时公开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等工作举措,做好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信息发布。

市场监管管理

持续推进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信息公开。

改局

推动公共资源配置领域信息公开。

区级有关部门(单位)

(十)做好重大政策解读

聚焦六稳”“六保、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重点任务,不断改进政策解读工作。坚持政策文件与解读方案、解读材料同组织同审签同部署。

级各部门(单位)

依托政务服务大厅、政务服务网等设立政策咨询综合服务窗口,

区行政审批局

二、加强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

(十)做好重大政策解读

注重解读政策背景、决策依据、出台目的、举措内涵,对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市场预期的政策文件,要主动靠前引导,释放权威信息。

区级各部门(单位)

创新开展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政策解读,鼓励采用图文解析、简明问答等方式,不断提升政策文件的解读质量和水平。

区级各部门(单位)信开中心

三、切实提高群众关切回应实效

(十一)加快构建群众关切回应体系

坚持把回应群众关切作为政府密切联系群众、主动服务群众的重要工作方式,统筹热线电话、领导信箱、政民互动和网络问政等群众诉求渠道,实现回应资源的有效整合。

区行政审批局信开中心

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办理流程,建立群众诉求服务矩阵,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建立健全评价机制,提升联系群众、解读政策和回应群众诉求的能力。

信开中心级各部门(单位)

(十二)促进群众关切回应规范化常态化

建立涵盖群众关切回应的全流程标准,做实群众诉求受理、转办、督办、回访等各环节工作。建立完善台账登记交办转办整改销号办结回复定期抽查的诉求回应闭环机制,以及解决群众诉求、办理民生实事等方面的联动机制,让社情民意更畅通、诉求传达更便捷、问题处置更快捷。

区行政审批局信开中心级各部门(单位)

三、切实提高群众关切回应实效

(十三)注重群众关切回应结果公开

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向群众公开回应结果。部门(单位)回应关切情况要定期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引导群众关心理解支持政府工作。

区行政审批局信开中心级有关部门(单位)

四、提升政务改信息资源管理服务质量

(十四)加强重点政务公开信息管理

集中统一规范发布规范性文件和法定主动公开内容,以及行政机关管理社会、服务公众的依据和结果并及时更新。行政权力事项要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动态调整,并通过政府网站和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向社会公布,确保线上办事指南与线下指南办件标准一致。

司法局,区行政审批局,级有关部门(单位)

(十五)优化完善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优化网站专栏检索、下载功能,推进各级专栏数据互联互通,方便社会公众快速准确获取所需信息。

区行政审批局,司法局,信开中心级有关部门(单位)

(十)优化完善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按照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方便群众知情参与为出发点,建立完善线下政务公开栏,公开栏可使用栏板、橱窗、电子显示屏、触摸屏等固定形式,应设在机关门厅、街道等比较醒目的场所,以便群众监督。

乡镇街委区级各部门

五、加大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建设管理力度

(十)深化清理整合

依托全国政务新媒体信息报送系统,建立完善全面准确、动态更新的政务新媒体基本信息库。定期分析本地本部门(单位)政务新媒体运行维护状况,常态化开展排查清理整合。

信开中心,开设政务新媒体的级部门(单位)

尽快整合功能相近、用户关注度和利用率低的账号,有序关停销无力维护账号和不更新的僵尸账号,切实做优做强主账号。落实分级备案制度,政务新媒体的开设、变更、关停、注销,要向主管单位报备。

开设政务新媒体的级部门(单位)

(十)加强建设维护

根据集约化平台建设相关要求,在市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上完成我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

政府办,信开中心区级各部门

2021630日前做好电子政务外网搭建、使用及维护等工作,确保集约化建设完成后政府门户网站正常运行。

乡镇街委区级相关部门

推动政务新媒体与政府网站融合发展,实现整体发声、联动发声。严格政府网站内容发布审核把关,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信息,避免引发负面舆情。

开设政务新媒体的级部门(单位)

定期核验办事服务类信息的准确性、功能实用性,及时调整更新相关信息。

乡镇街委区级各部门

五、加大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建设管理力度

(十)强化监督管理

开展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季度普查和半年检查。

信开中心

切实解决政务新媒体有账号无监管、有发布无审核等问题。

开设政务新媒体的级部门(单位)

建立监管台账和问题清单,严格考核问责,对存在突出问题的要督促整改并报政府信息公开管理中心备案。

开设政务新媒体的级部门(单位),信开中心

严格落实政务新媒体谁开设、谁管理,谁使用、谁负责的安全管理责任,强化安全保障机制,提高安全防护能力。

开设政务新媒体的级部门(单位)

六、夯实工作基础

 

十九)加强队伍建设

进一步落实政务公开工作责任,配齐配强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及政务新媒体工作。主要负责同志每年至少听取1次政务公开工作汇报,专题研究部署推进工作。将《条例》纳入本系统本单位干部学法培训课程,加大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政务公开工作能力水平。

政府办公室,开设政务新媒体的级部门(单位)

(二十)完善工作制度

 

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审查、协调和管理动态调整等制度。完善政务公开日常监测机制,加强统计分析。

各乡镇街委区级各部门

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处理内部工作流程及答复内容要素,及时将信息处理、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录入目录管理系统,实现办理工作全过程记录。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制度优势,统一案件审理标准,加大监督力度。

司法局等级部门(单位),信开中心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政府信息公开处理费管理办法和我省具体收缴规定。

发展改革财政局等区级部门

(二十)强化督促考核

把政务公开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委目标绩效办


    1. 文字解读
    1. 图片解读
    1. 音频解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