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突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凝聚力量,推动通川“三农”工作开好局、起好步。通川区农业农村局主动思考“三农”工作发展路径,抓住“三农”人才培育,精准定位“三农”工作发展方向,进一步提升专业能力,强化专业精神,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工作。
找准适合通川发展路径。通川区作为四川省首批、川东北35个县(市、区)唯一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代表。在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积极探索党史学习教育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通过开展乡村人才的培育,美丽庭院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川有礼等系列活动,确立了“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激发了城乡发展活力,主要体现在人、财、地、公共基础设施、党建、产业、文化、供水同城同网等八个方面的融合。
抓住人才振兴这个关键。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人才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通川区始终把“党史学习教育”与“人才振兴”同步进行起来。坚持抓基层、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通过一手抓党史学习教育,一手抓乡村振兴,全面提升乡村振兴质量,在履职尽责中着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加大对乡村人才的培育力度,推进人才向乡村集中,为乡村振兴注入合力,深化职业农民制度试点,率先纳入全省深化职业农民制度试点县,从产业扶持、税收、社保、学历提升、培训等方面综合施策。截至目前,吸引各类人才7000余人到乡村振兴一线锤炼,培训职业农民4000余人,培育高素质职业农民110人。
精准定位农业发展方向。确定了精致农业发展定位,走“现代农业园区+家庭农场+农民专合社”道路,实现现代农业与小农户的有机衔接。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田园社区有机结合的田园综合体,推动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紧紧围绕基础农业、健康农业、智慧农业、园区农业“四个农业”,培育区级现代农业园区16个,创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基本实现村村有产业、乡乡有园区。支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积极推广“大园区+小业主+农户”和“龙头企业+基地+农民”发展模式,通过就业带动、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形式,让小农户充分享受产业增值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