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社区:
现将《达州市通川区凤北街道办事处2021年推进农药减量化工作实施方案》和《达州市通川区凤北街道办事处2021年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明确工作重点,制定工作措施,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附件:1.达州市通川区凤北街道办事处2021年推进农药减量化工作实施方案
2.达州市通川区凤北街道办事处2021年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实施方案
达州市通川区人民政府凤北街道办事处
2021年3月22日
附件1:
达州市通川区凤北街道办事处
2021年推进农药减量化工作实施方案
按照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四川省2021年推进农药减量化工作要点的通知》川农发〔2021〕33号和通区农函〔2021〕56号相关文件精神,为大力推进农药品种结构优化,提高科学用药水平,推进全办事处农药减量化工作各项措施落实,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
认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按照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力推广农药减量增效技术,切实加强科学用药培训指导,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助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实施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行动,辖区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覆盖率分别达50%和60%以上;全辖区高效低风险农药品种使用比例达70%以上。全年农药使用量与去年相比减少15%以上。
三、工作措施
(一)广泛宣传发动。多渠道、全方位宣传农药减量化工作,要充分利用辖区广播、手机短信、QQ、微信、宣传横幅、院坝会等多种形式对辖区干部、涉农企业、专业化服务组织、种植大户和农户进行宣传,推广新型高效药械、精准高效施药和轮换用药等科学安全用药技术,教育引导农民群众转变不良用药习惯。
(二)组织专项培训。结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项目等加大农药科学安全使用培训力度。以果、菜等特色农业产业区和集中联片农作物种植区为重点,对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专业化防治服务、种植大户和农民带头人等加大农药减量控害有关技术要点的培训,着力提高科学安全用药水平。
(三)强化监测预警。推广新型自动监测仪器设备,逐步应用自动虫情测报灯、自动计数性诱捕器、病害智能监测仪、病虫害远程实时监控系统等现代监测工具,实现数字化监测、网络化传输、可视化预报,提高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加大“广播一电视一网络一手机”四位一体现代病虫预报发布方式创新,实现病虫预报的多元化、可视化发布,提高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高病虫预报信息的到位入户率和覆盖面,让广大农民群众掌握最佳防治时期,减少盲目用药。
(四)推进统防统治。突出政策引导,抓好重大病虫害防治补助、粮食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等绿色发展项目,在巩固提升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统防统治基础上,加快果树、蔬菜等作物统防统治开展。发挥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补助等项目资金的引领作用,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服务对象,整乡、整村、整片推进。
(五)推广高效机械。用足农机购置补贴等扶持政策,鼓励专业化防治组织购置以植保无人机为主的新型高效植保机械,加强植保无人机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作业技术指导及机手培训。推行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根据作物种类、地形地貌示范推广无人植保机等低空低量喷雾设备,筛选和推广适合当地实际的高效植保机械和配套施药技术,带动小农户选择使用电动喷雾器、静电喷雾器,提高喷雾对靶性、作业效率和防治效果,减少农药使用量。
(六)规范经营秩序。严格执行《农药管理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推进农药减量控害工作领导小组,由办事处分管领导任组长,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及各涉农社区书记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各社区要相应成立农药减量控害工作领导小组,切实承担起属地责任,将推进农药减量化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执法监管。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组织对辖区农资经营门店开展日常巡查,加强购销
(三)严格督导检查。办事处经济发展服务中心配合区农业农村局将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社区推进农药减量化工作开展督导检查,建立督促通报机制,对存在问题的地方,进行通报和限期整改,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四)加强定期调度。各社区要研究制定工作实施方案,落实专人,明确责任,将指标分解到相关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强定期跟踪调度,推动工作落实。
附件2:
达州市通川区凤北街道办事处
2021年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降低农药包装废弃物对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根据《四川省农业厅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四川省财政厅关于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的工作意见》(川农业﹝2018﹞110号)和通区农函〔2021〕56号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街道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突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按照“政府主导、部门配合、属地管理、市场运作”的原则,建立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农药生产经营者主动回收、储运中心集中收贮转运、有资质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置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机制,拓展押金制、有偿回收制、补贴代储等回收模式,多措并举解决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和处置问题,为全面决胜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攻坚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目标任务
2021年粮经作物主产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75%以上,其中辖区内粮经作物主产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70%以上,实施政府购买服务区域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100%,农业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区域回收处置率达85%以上。
三、回收范围
用于农业生产的农药使用后被废弃的与农药直接接触的包装物,包括塑料、玻璃、金属、纸等材质的瓶、罐、桶、袋、装有报废农药的农药包装废弃物等。
四、工作措施
(一)强化宣传培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法》、《农药管理条例》和《四川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充分利用广播、网络、告示、短信、横幅、院坝会等,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乱丢乱弃危害性和安全处理重要性宣传,强化科学安全使用农药技术培训,增强农药生产者、销售者和使用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农户不随意丢弃、自觉捡拾、妥善保管、及时送交,做到全民参与到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中。
(二)设置回收网点。各社区要根据实际情况,以组为单位、果园、菜园、茶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植保专合组织为重点,每个单位至少设置1个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点,确定捡拾农药包装废物人员1名,承担田间地头、池塘沟渠和垃圾桶内的农药废弃物捡拾回收、包装、暂存、集中转运工作。同时,建立健全回收台账,详细记录农药包装废弃物的类型、数量、回收日期、去向等信息
(三)探索回收模式。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多元化统一回收方式,畅通回收渠道,开展押金制、有偿回收制、补贴代储等回收模式,激励农药使用者将农药包装废弃物交回回收点,确保集中处置。建立定期转运机制,加强与环保部门、财政部门等相关单位的衔接工作,及时畅通回收处置渠道,将辖区内各个回收点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归集整理到统一指定的废弃物贮存场所,转运至有处理资质的企业进行无害化集中处置,严防二次污染和中毒事故发生。
(四)加强源头治理。成片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建设,实施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及联防联治,鼓励使用大包装农药,减少农药包装废弃物的产生量,推广使用机动喷雾器、无人机等高效植保器械,减少农药包装废弃物产生量。切实加强病虫监测预警,提高病虫预报准确率和到位率,减少盲目用药。
(五)层层压实责任。办事处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协助区农业农村局统筹做好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监管工作,督促指导农药生产、经营和使用者按规定将农药包装废弃物交回集中回收点。各社区要严格按照《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因地制宜制定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方案,落实责任到人,做到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贮存、转运、处置处置到位。
(六)强化督促检查。建立常态化的督促检查机制,各辖区要经常性的检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进销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