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开展以来,磐石镇党委高度重视,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关于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夯实换届基础、优化班子结构、规范选举程序为目标,统筹谋划、精心组织、全程把控,全镇14个村(社区)圆满完成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
突出“快”字,周密部署,强力推进。一是完善组织架构。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综合协调组、政策指导组、风险防控组、舆情应对组、宣传工作组、选风选纪组和疫情防控组8个机构,负责各项具体工作的推动和落实。二是压实主体责任。建立党政班子领导包村联系制度,党委书记带头深入各村(社区)进行调研指导20余次,协调处理换届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组建14个工作指导组,对村(社区)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进行全覆盖指导和督促,保障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三是及时部署跟进。换届工作开展以来,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先后召开镇党委会4次、推进会3次、座谈会15次,把握关键节点,全力推进换届工作。
聚焦“高”字,明确导向,优化结构。一是“人才活水”引回来。磐石镇广泛宣传,从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外出经商和务工人员、大学生等优秀人才中,引回有意愿回乡参选12人,平均年龄34岁,保障优质村(社区)干部人选储备力量。二是“一线干将”挑出来。坚持高标准选人,突出“双好四强”,把乡村振兴主战场作为换届人选的“赛马场”,指导组走访党员群众700余人,发放测评表3000余份,全覆盖与村组干部、党员群众代表谈心谈话,把群众口碑、群众满意作为考察的重要依据。三是“原班良将”留下来。先后2次开展村(社区)班子运行调研,坚持以“选出好干部、配出好班子、换出好风气”为目标,对于现任“两委”班子成员进行画像评价,新一届党组织班子成员中新任17人,继任25人,其中支部书记30岁以下2人,占全区比例66.6%。
着眼“细”字,重点把握、稳步推进。一是强化指导培训。举办换届业务培训会2次,印发《达州市通川区磐石镇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实施方案》等资料,下发工作流程图,厘清工作程序、时间节点,制作工作清单,规范资料样式,确保政策执行不走样、程序环节不出错。二是全面精准宣传。创新宣传形式,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换届期间制作横幅14条,发放宣传资料等1000余份,及时推送换届工作信息。利用微信、院坝会等方式加强换届政策和纪律的宣传力度,组织观看换届宣传教育片600余人次。定期开展风险排查,分类建立管理台账、分级评定风险等级,落实专人“一对一”包联负责,针对性抓好风险防范化解。三是做好疫情防控。专门成立疫情防控组,利用工作推进会,明确换届选举期间的疫情防控要求。购买一次性口罩5000个、体温枪20把。党员大会召开之前,提前对会场进行消毒,在会场入口张贴四川天府健康通二维码和防疫通告。所有人员均进行健康申报,签订安全承诺书,测量体温并佩戴口罩后进入会场,保证换届选举安全。
通过这次换届,全镇14个村(社区)党组织新选举产生党组织委员42名,大专及以上学历提升5%,平均年龄46.8岁,较换届前下降3.3岁,35岁以下6名;选举产生村(社区)党组织书记14名,其中,新任2名,继任12名,女性3名,高中及以上学历11名,占比78.5%,平均年龄43岁,较换届前下降5岁,35岁以下4名,30岁以下2名,实现学历年龄“一升一降”目标。
目前,全镇正在压实推进村(居)民委会换届选举。下一步,磐石镇将积极稳妥统筹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确保选出好班子、换出新气象,在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万达开统筹发展示范区”发展机遇,大力实施“一轴两翼七支点”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品质通川”、打造“有礼之城”,奋力推进“明月江新区”建设中提供坚强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