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织领导
(一)专题分析研究扶贫专项工作情况
成立商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压实责任,统筹推进商务扶贫工作。多次组织农产品企业、电商企业、物流企业召开推进会,促进农产品销售,带动贫困户增收。
(二)指导督导情况
全年开展现场指导督导22次,走访农村电商站点79个次。
5-6月组织电商企业到磐石、罗江、碑庙等11个乡镇召开电商站点运营推进会,与68个农村电商站点对接农产品销售工作。
8月到凤北街道双鱼湖电商站点指导开展电商直播活动,通过直播带货的形式销售通川脆李,到双龙镇东岳庙村指导电商站点运营工作。
9月到磐石镇谭家沟村、碑庙镇大石村、复兴镇岩峰村、金石镇高兴村、青宁镇岩门社区、磐石镇盐井坝村指导电商站点运营工作,指导“通川土货”销售点运营工作。
11月到磐石镇谭家沟村指导开展“通川土货”“双11”特惠活动。
二、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一)资金完成情况
计划投入100万元,实际投入资金(到位、拨付)90万,完成率90%,均为区级财政资金90万元。
(二)项目完成情况
全年计划实施项目1个(以覆盖到村项目数为最小计算口径,不能以到户到人为计算口径),已完成项目1个,完成率100%。
(三)开展培训情况
全年开展电商“一对一”培训、电商操作技能培训、电商物流培训3类培训3班(次),培训260人次,培养了一批实用型农村电商人才,为农村电商站点持续运营、带动农民增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三、取得工作成效
(一)工作成效
累计组织我区企业参加川货全国行、惠民购物全川行、秦巴交易会等各类市场拓展活动514家次,“通川消费季·政企联动行”大型促销活动带动消费2.63亿元;其余各类展会带动线上线下销售769万元,促成订单3876万元;达成进出口订单2784万美元。其中:
1月组织116家企业在中心广场企业参加“‘四川扶贫’产品迎新春年货大集”,其中通川区参展商12家,带动销售78万元,促成订单460万元。组织我区2家企业赴成都、南宁、贵阳参加了“第二届中国(四川)新春年货购物节”,带动销售15万元,促成订单120万元。
4-5月举办“通川消费季·政企联动行”大型促销活动,“消费一千元·抽奖帕萨特”参与企业373家,财政投入资金260余万元,撬动消费2.63亿元,乘数效应放大100倍,有力对冲了疫情影响,带动各行各业逐步复苏,发挥了稳经济、稳就业、稳民生的重要作用。
6月组织100家企业在中心广场企业参加“2020年夏季扶贫产品交易会”,其中通川区参展商39家,带动销售183万元,促成订单1100万元。
7月组织我区9家企业到成都参加“省直部门(单位)定点帮扶贫困县农产品展销暨签约仪式”,带动销售23万元,促成订单200万元。
9月组织263家企业在复兴好一新会展中心参加“秦巴地区商品交易会”,其中通川区参展商36家,带动销售116万元,促成订单850万元。组织我区2家企业赴成都参加“味美四川”川派餐饮汇系列活动,带动销售13万元,促成订单50万元。组织我区14家企业到广州参加“金秋购物助脱贫四川扶贫产品销售周”暨“扶贫832”四川产品采购对接会活动,带动销售250万元,促成订单480万元。
10月组织100家企业在人民广场参加“优质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其中通川区参展商18家,带动销售91万元,促成订单500万元。
11月组织我区9家企业赴上海参加“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四川顺通绿生商贸公司、四川腾宇飞商贸公司分别与阿根廷、澳洲客商达成进出口订单2784万美元。
(二)特色亮点
一是统一设计“通川土货”品牌logo,制作各类产品包装5万余个,建立“通川土货”微信销售平台,为各村电商站点开设了农产品网店,在主城区建设“通川土货”销售点5个。二是打造省委党校“通川土货”专卖店,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建立“通川土货”销售专柜,获得省直帮扶单位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三是举办通川脆李直播带货活动,得到新华社四川频道、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四川消息等媒体的关注,浏览观看量100余万次。四是组织九千集、云桥同城、幸福达州等本土电商企业,针对本地葡萄、土鸡、大米、柑桔等土货,开展了团购、秒杀、“双11”特惠等推广活动。
(三)创新工作
我局联合区扶贫开发局、区财政局印发了《2020年通川区商务扶贫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项目实施方案》,对农村电商站点销售农产品给予补助,电商站点积极性大大提高,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性,积极对接销路,从原来“等人收”转变为现在“找人买”,凤北街道双鱼湖社区,复兴九龙社区,磐石谭家沟、盐井坝村,安云二龙村,双龙东岳庙村等一批电商站点带贫效果明显。
四、存在问题
一是产业基础比较薄弱。二是农村电商专业人才缺乏。三是农村物流体系薄弱。
五、意见建议
一是加强对农村电商、直播从业者和创业者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开展培训指导,扶持培育一批可带动当地产品销售、助农增收的“新农人”二是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商标注册、质量检测、“三品一标”认证、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三是支持邮政、物流快递企业和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完善配送网点,积极发展城市-乡村同城配送模式,逐步破解农产品物流配送难题。四是支持“四川扶贫”产品创新思路、积极参加各类市场拓展活动,不断扩大线上线下产品销售;支持本地贫困村、贫困户的优质产品通过同城配送就近进入城市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