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川区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和全面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围绕“填平补齐、缺啥补啥”的原则,深入推进非畜牧大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
一、强化组织领导。一是明确责任主体,成立以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区级相关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二是建立部门协调配合机制,督促落实工作计划任务。
二、强化工作机制。一是按照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目标,依据畜禽粪污处理能力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统筹考虑全区畜牧业发展和配套承载能力双重因素,精准制定项目实施方案。二是对123家建设场点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套进行改造升级,促进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夯实基础。
三、强化政策宣传。一是为加快项目实施步伐,充分利用集中培训、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途径,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二是重点区域、重点畜禽污染源基本消除,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取得积极成效。三是基本实现畜禽粪污堆积发酵、还田利用、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可持续发展格局。
四、强化服务指导。为确保项目序时推进,区上派出5个技术服务小组,共计30名业务骨干,“点对点”深入辖区121家规模养殖场、1家种植基地、1家区域性粪污集中收集处理中心(有机肥厂)开展技术指导服务。
目前,现有106家建设单位完成建设任务,其中建成有机肥厂 1 个已投运,可年处理固态有机废弃物5万吨,液态有机废水10万吨。下一步,我区将全域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建设,积极引导畜禽养殖场(户)转变发展方式,将养殖和种植有机结合,大力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