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通川区辖区第三季度建筑业运行简析
  • 来源:区统计局
  • 作者:
  • 发布日期:2020-10-27
  • 点击数:人次
  •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以其土地资源占用少,环境效益好,产值、利税贡献大的优势,在国民经济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目前我区建筑业的基本运行态势、对经济的贡献,以及面临的突出问题、措施建议进行分析:  

    一、2020年三季度建筑企业完成情况:  

    全区(包括市本级)规上建筑企业63家,共计完成建筑总产值为109.66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国有企业总产值14.03亿元,同比增长了10.2%。竣工产值34.54亿元,同比增长了3.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434384平方米,同比下降6.1。   

    二、2020年第三季度建筑业运行的主要特点:  

    1、合同额大幅度增加,施工企业稳定,施工任务充足。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6-9月持续好转,全区建筑业由负转正,不断开拓建筑市场。三季度,签订的合同总额188.66亿元,比去年增长13.3%。施工任务增多,为建筑业的发展打下来坚实的基础。  

    2、生产持续稳步增长,推动全区经济加快发展。全区建筑企业三季度共完成产值109.66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建筑工程产值完成93.21亿元,增长15%,安装工程产值完成10.48亿元,增长了10.8%,其他产值5.97亿元,下降了46.5%。  

    三、存在的问题:    

    建设周期缩短。全区(包括市本级)规上建筑企业63家,由于疫情的影响,一季度全区所有在建的企业只有1月份处于正常施工状态,2月份处于停工状态,3月份处于逐步复工状态(在防控疫情得当的情况才允许复工)。跟以往3个月施工进度相比明显下降。同时4-6月在复工复产的条件下,后续加快施工进度。2、企业正常招投标成功率下降。建筑企业发展的核心就是投标签订合同,由于疫情的影响,正常的招投标成功率下降,企业只能靠往年签订的合同来周转。3、企业资质整体偏低,竞争偏弱。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特级资质企业0家,一级资质企业仅10家,仅占16%;二级、三级资质企业53家,占84%;企业资质等级整体偏低,竞争力“偏弱”。建筑业招投标市场对竞标企业资质要求越来越高,低资质企业中标率相对较低。相当部分工程被区外高资质建筑业企业承接,本区部分企业承接不到大项目及本区部分重大项目建设均由外地施工企业承建,根据统计原则在外地注册无法纳入通川统计。  

    四、建筑也发展的建议:  

        1、建议主管部门发挥“主管”作用,加强对经济运行情况的管理、调度。加强向上级对接,争取工作支持。统计部门加强数据监测、分析、汇报,和主管部门加强沟通联系,确保信息对称。同时,由行业主管部门培育和支持本地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提档升级,做大做强。2、落实优惠政策。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快复工复产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地落实,在口罩、酒精等防护设施配备方面给予支持,在金融、税收、房租、社保等方面给予优惠,切实减轻企业负担,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帮助企业渡过难关。3、加大力度新企业摸排、入库。一是主管部门要树立“要有数先入库”的理念,加大摸排入库工作力度,清理有在建项目而未入库的企业,及时按统计标准及程序督促企业入库。二是多元化摸排入库,从全区建筑业情况看,房屋建筑业仍是我区建筑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建筑行业内部产业机构发展不够多元化,同时还存在一些装饰行业、道路建设行业漏统,建议要多元化发展建筑业,进一步调优结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