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坚持不懈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加快政府职能深刻转变,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结合通川实际,制定以下工作要点。
一、强基础补短板,深化“放管服”改革
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大力推进“一网、一门、一窗、一次”改革,大力提升“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比例。持续推进“受办分离”改革,建立政务数据共享机制,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水平,全面开展服务事项规范化、标准化梳理,实现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一个系统”统一管理、“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务、“一张表单”整合申报材料、“一套机制”规范审批运行。
推动便民事项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强化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工商、税务、社保等高频服务事项全面下沉,延伸审批职能至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推动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打造手机APP和移动端服务系统,大力提升政务服务“随时办”能力。
加强窗口人员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人员结构,充实正编干部和区聘人员到窗口;加强日常管理和专业化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服务队伍。
深化工程建设项目“一窗式”并联审批改革。成立区级专门改革协调小组,深入分析研究全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存在的问题,梳理并全面优化流程、减少环节、降低费用、缩短时间,对标前沿明确改革措施,提升指标表现。
推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主办专员制,实行专人主办,全程负责,跟踪到底。进一步精简办理建筑许可至6个环节,进一步压缩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和竣工验收环节办理时间。打通数据壁垒,建立规划、建设、国土等部门资料信息共享机制,避免企业重复填报、反复提交,推动服务事项跨区域远程办理、跨层级联动办理、跨部门协同办理。搭建政策发布和咨询平台,及时准确提供政策服务。
二、聚焦企业关切,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全力推进涉企优惠政策一窗通办。在政策制定环节开展产业“政策众筹”,深入了解企业发展瓶颈及政策需求,提升涉企优惠政策精准性、科学性、稳定性。在政策兑现环节,设立涉企优惠政策办理综合窗口和线上平台,逐步实现所有涉企优惠政策相关事项“一口受理、一窗通办、一网查询、限时办结”,切实解决企业反映的政策兑现材料多、时间长、不透明等问题。
强化要素供应供给。水电气讯电视报装业务全部进入政务大厅,实现“一窗受理、高效办结”。全面推行政务服务办理件免费寄递服务,提升群众办事体验。优化水电气等公用事业服务。开展水、电、气等公用事业单位不合理收费和证明事项清理,督促相关企业公示收费清单。优化办水、办电、办气涉及的占掘路审批流程,推行并联审批。积极推进“一站式”服务和网上办事,规范报装办理流程,简化申报材料,2020年底前将供电企业办理电力用户用电业务平均时间压减至40个工作日以内。
三、开展政务服务质效提升专项行动
扎实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政务服务工作。大力推行政务服务网上办,梳理一批与企业复工复产、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务服务事项,推动实现全程网办。针对确需现场办理的事项,推行“就近办、帮代办、一次办”,并采取预约排队、邮寄送达等方式,缩短办理时间。
深入开展政务服务“好差评”。全面建立标准统一制定、数据统一汇聚、评价统一管理的政务服务“好差评”体系。根据举报投诉、新闻媒体等反映的线索,强化结果运用,定期发布“好评”榜,及时推广典型经验;建立“差评”定期通报制度,对典型问题进行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