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宇君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你公司报送的《沥青再生利用及新型环保保温建筑材料建设项目(一期工程)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报告表)及《沥青再生利用及新型环保保温建筑材料建设项目(一期工程)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专家评审意见》收悉。经审查,现批复如下:
原则同意技术评审会专家组意见。项目位于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东岳镇工业园区,占地面积30亩。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该项目分为沥青混合料生产厂房和新型环保保温建筑材料生产厂房。再生沥青混合料生产厂房位于厂区东南侧,建筑面积10000m2,设1栋再生沥青混合料车间(1F)、1栋料仓(1F)和1栋办公楼(3F),建设1条再生沥青混合料生产线,设置1套IH·AMP型沥青混合料生产设备(包含有冷料系统、烘干系统、除尘系统、骨料提升系统、振动筛分系统、搅拌系统、沥青导热油加温系统等),设备均布置在厂房内,设计最大产能年产再生沥青混合料10万吨;新型外墙保温材料生产厂房位于厂区西北侧,建筑面积8000m2,设1栋新型外墙保温材料车间(1F)、1栋料仓(1F)和1栋办公楼(3F),建设1条新型外墙保温材料生产线,设置1新型外墙保温材料生产设备(包含有配料机、搅拌机、辊压机、除尘系统等),设备均布置在厂房内,设计最大产能:年产新型外墙保温材料10万m3。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环保投资95万元。项目已取得通川区发展和改革局备案(备案号川投资备【2020-511702-48-03-420813】FGQB-0009号),同意该项目的建设。
该项目严格按照报告表中所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工艺、地点、建设内容和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建设和运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能够得到缓解和控制,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项目建设是可行的。你公司应全面落实报告表提出的各项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和本批复要求。
二、项目建设和运行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贯彻落实“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严格按照环评要求完善相关环保设施建设,保证环保资金投入到位,环保设施建设到位。
2.强化环境管理,严格落实各项环保措施,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减缓废水、废渣、噪声、扬尘对周边的影响,避免扰民及环境纠纷。
3.严格按照报告表要求,落实各项废水处理措施。施工期废水采用施工营地沉淀池处理后循环利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经设置的临时旱厕处理,收集后定期通过吸粪车拉运至东岳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营运期搅拌机清洗废水和地面冲洗废水,分别通过沥青混合料作业区和进入新型环保保温建筑材料作业区设置的沉淀池(容积均为20m3)处理后回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经厂区生化池预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定期拉运至东岳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排入双龙河。
4.严格按照报告表要求,落实各项噪声治理措施。施工期合理安排作业时间,禁止夜间、中、高考期间施工;合理设计施工总平面图,将木工房、钢筋加工间等产生高噪声的作业点合理布局,利用施工场地的距离衰减作用减少对项目周边声环境的影响,防止噪声扰民;使用低噪声设备,降低噪声源强;设置施工围墙阻隔噪声,确保场界噪声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限值标准。营运期选择高效低噪设备,加强维修,风机、水泵等设备,远离厂界,管道采用支架减振,包扎阻尼材料,设置隔声屏障,水泵采用设橡胶隔振垫等措施,确保项目建成运营后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
5.严格按照报告表要求,落实各项废气治理措施。施工期采取封闭施工、架设围墙、设置密目网、湿法作业、地面硬化、设置冲洗平台、禁止大风天气作业、毡布覆盖、密闭运输等措施,严格落实“六必须”、“六不准”规定,减少扬尘;加强施工设备维护保养,减少机械废气的排放。营运期烘干工序烟气、筛分含尘废气经1套处理能力为50000m3/h除尘(旋风除尘+布袋除尘)系统处理后,再经湿式冷凝塔+UV光解处理后,由1根15m高排气筒(1#)排放;卸料口沥青烟气通过电捕焦油器收集,通过负压风机送入烘干筒的燃烧器中进行燃烧处理,(去除率可达99%以上),再通过除尘、湿式冷凝塔+UV光解后经15m高排气筒(1#)排放;导热油炉废气经15m高排气筒(2#)排放;粉料仓粉尘经仓顶除尘器(处理能力约为2000m3/h)除尘后通过1根15m高排气筒(3#)排放;沥青贮罐呼吸废气经冷凝碱性湿除烟装置处理后引至导热油炉的燃烧器中进行燃烧处理后经15m高排气筒(2#)排放;配料、搅拌粉尘经布袋除尘系统处理后,经1根15m高排气筒(4#)排放,原料堆场粉尘、冷料输送粉尘、道路运输扬尘无组织排放,原料堆场设置围挡并设喷雾系统抑尘,无组织排放;冷料仓运输皮带及集料斗等均采用局部密封装置,无组织排放。
6.严格按照报告表要求,落实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施工期建筑垃圾进行规范堆放,并进行防雨、防风处理,分类回收后交废物收购站处理,不能回收的建筑垃圾定时清运到指定垃圾场处置;生活垃圾袋装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营运期滴漏沥青及拌合残渣作为原料回用于生产,废石通过提升机进入振动筛,合格的回用,不合格的废石外售用作水泥稳定层及道路基层,项目旋风除尘器及布袋除尘器收集的除尘灰回用于生产系统作原料,不外排,沉淀泥沙、污泥经脱水干化后委托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废灯管、废机油等危废经危废暂存间收集后交由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废导热油交由导热油供应商收集处置。
7.严格按照报告表要求,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营运期设危废暂存间,用于暂存危险废物,并做好“防渗、防雨、防漏”等措施;营运期加强日常环境保护管理,保障废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按照环境风险事故防范要求落实各项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指定完善可靠的应急预案并定期演练,严防环境事故发生。
8.建设及营运期涉及其它相关环境问题,请建设及营运单位严格按照报告表的要求和技术评审意见落实。
三、项目开工建设前,应依法完善其他相关行政许可手续。
四、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项目竣工后,应按相关规定对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进行验收,并依法向社会公开验收报告,同时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送相关信息。环保设施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纳入《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的项目,应在启动生产设施或者在实际排污之前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或填报排污登记表。
五、项目报告表经批准后,如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化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报告表,否则不得实施建设。自报告表批准之日起,如工程超过5年未开工建设,该报告表应当报我局重新审核。
六、请通川区环境监察执法大队负责该项目的“三同时”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督管理工作。
达州市通川生态环境局
2020年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