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川区促进生猪生产政策再加码多措并举打好生产保供组合拳
  • 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 作者:荣亮
  • 发布日期:2020-07-15
  • 点击数:人次
  • 去年以来,受“猪周期”下行、非洲猪瘟疫情冲击、环境整治等多重因素影响,通川生猪产业链受到较大冲击,导致生猪供应偏紧、猪肉价格居高不下,对居民日常生活消费和生活质量水平造成了较大影响。今年以来,保障“菜篮子”工程,打好生猪生产“保供战”,通川区多措并举,大力促进生猪生产的同时,充分保障市场猪肉供应。

    一、严把生猪防控关

    一是通过强化体系建设通过各级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进一步提升了从业人员防疫水平稳固了基层防疫队伍建设二是围绕“人员、车辆、生猪、肉品、饲料”等重点环节,推动生猪养殖企业履行防疫主体责任和义务,提高生物安全水平落实各项防疫措施三是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处理无害化、粪污资源化、监管常态化”总体要求,加强精细化规范化饲养管理。四是新建养殖场着力推广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设施设备的应用,加快设施化、良种化建设步伐,提升标准化养殖水平,消除群众对传统养猪的顾虑。

    二、政策鼓励再加码

    通川区委、区政府近日出台《达州市通川区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十五条措施》从土地财政、防疫等关键领域加大政策推动力度 ,鼓励养殖户加快恢复生产。下一步还要重点解决“不敢养”“不想养”“养不起”“谁来养”和“怎么养”等问题。对符合授信条件但暂时遇到经营困难的生猪规模养殖场和屠宰加工企业,推动“政银担”“农担贷”为生猪养殖企业提供无抵押、低息贷款。继续强化技术支撑,总结推广恢复生猪生产成功模式,充分调动生产者积极性,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努力稳定生猪生产,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三、要素保障促生产

    为发展生猪产业、稳定生猪生产、保障猪肉供应,通川区从相关部门抽调专人组成生猪稳产保供工作专班。为在我区投资建设的生猪养殖企业提供高效审批、全方位服务等要素保障,确保项目尽快建成投产。结合我区实际,大力推进“龙头企业+养殖户”利益联接机制,通过“赊养”“寄养”“代养”生猪养殖模式,由龙头企业统一提供仔猪、饲料、技术、保险、销售等服务,提高农户、散养户养殖积极性的同时,为生猪养殖的安全防疫保驾护航。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