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减少乡镇事业单位改革人员变动对非洲猪瘟防控的影响,通川区坚持从制度出发,积极构建非洲猪瘟防控长效机制。
(1)实行专班工作制度。迅速构建乡镇、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非洲猪瘟防控网格,成立由分管领导、联络员及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非洲猪瘟防控专班,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防控指导。
(2)严格检疫申报制度。认真落实养殖企业产地检疫申报主体责任和屠宰企业屠宰检疫申报主体责任,规范做好生猪产地检疫,严格执行生猪调运规定和运输车辆备案制度。全面落实生猪定点屠宰场官方兽医职责,规范动物检疫电子联网出证。
(3)坚持卡口值守制度。加强对辖区5个高速卡口临时检查站(点)的值守监督,严守高速卡口流通运输关。严查调入调出生猪运输车辆,建立查验登记台账,发现“三无”生猪及其他异常情况,立即报区动监所等候执法人员到场调查处理。
(4)健全清洗消毒制度。全面落实养殖场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清洗消毒防疫制度,每月开展一次生猪养殖大清洗大消毒活动检查。截至目前,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份、消毒液5吨,现场养殖养殖场消毒36次,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全面结束,畜禽免疫密度95%,实验室抗体水平检测92%。
(5)建立防控培训制度。全面落实生猪养殖场基本信息备案,对183家规模养殖场及290个养殖户全覆盖信息更新。每个月开展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培训,今年以来培训乡镇畜牧兽医骨干和村级防疫员、规模养殖场业主共计3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