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川区应急管理局“六强化”扎实做好防灾减灾救灾保障工作
  • 来源:区应急管理局
  • 作者:
  • 发布日期:2020-05-08
  • 点击数:人次
  • 为贯彻落实应急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通川区应急管理局积极适应机构改革的调整变化,完善体制机制,加强部门协调,“六强化”举措扎实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准备,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一是强化体制机制建设。调整完善了区应急委,设立了16个专项指挥部,加强、优化、统筹全区应急能力建设;完善应急响应机制、联勤联动机制、调度指挥机制,确保一旦发生灾害事故,立即启动相应预案,调集、指挥应急救援力量赶赴现场处置。二是强化救援队伍建设。摸清队伍底数,对乡镇街委减灾救灾、地质灾害、森林防火、防汛抗旱等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进行了摸底统计,各类队伍共计2704人;区综合消防救援大队110人;社会应急救援力量3支共145人,在全区初步形成了以区消防救援大队为主体,部门、乡镇、企业兼职应急救援队伍为重要基础,社会应急救援力量为补充的应急救援格局。三是强化应急救援演练 。指导部门、乡镇街委修订应急预案35件,开展各类应急演练32起,进一步提高救援队伍快速反应能力和群众防灾避灾能力。四是强化防灾减灾救灾准备。与市气象局对接,为各级各部门有关领导及相关负责人提供气象服务,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参考;组织开展减灾救灾、物资保障业务培训2期,培训人员100余人次,提升了基层相关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发生灾情迅速组织抢险救援和调运发放救灾物资,确保灾后12小时内受灾群众得到初步救助。五是强化应急救灾物资保障。建立健全救灾物资管理制度,明确救灾物资采购、收储、调拨、使用、回收等职能职责, 确保物资管得好、调得出、用得上;健全完善救灾物资储备保障机制,采用实物储备、共建储备、企业代储等方式,提高救灾物资保障能力;科学合理确定救灾物资储备品种和规模,根据库存情况及时更新、补充采购,以满足救灾应急需要。六是强化应急值班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规范值班记录,紧急或重大情况立即向主要领导报告,并按要求书面向上级报告,提升应急处置时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