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芬四月,万物生长,在达州市通川区梓桐镇两河村的水果种植基地里,200亩的柑橘树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看见眼前成片的柑橘,让人难以想象得到,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前些年,梓桐镇的年轻人大多选择走出大山外出务工,留守村里的老人年高体弱,难以下地耕种,不少耕地渐渐撂荒,对此梓桐镇把恢复撂荒地生产作为实施乡村战略和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鼓励年轻人返乡发展特色种植,三年时间里全镇先后利用2000多亩荒地发展起来金果梨、沃柑、藤椒等特色种植,不仅让撂荒的土地“活”了起来,也为当地群众就在家门口就业创造了机会,在连片开发撂荒地变废为宝的同时,梓桐镇还将目光投向聚居点,号召村民利用房前屋后闲置土地小规模的种植经济作物,发展庭院经济,这一举措不仅促进村民增收更有效的改善了当地人居环境。
梓桐镇坚持把农业农村工作作为一号工程,由党政主要领导负责重点村,班子成员负责包片村的发展规划制定落实督促,通过入股流转等方式谈活闲置撂荒土地,让劳动力、土地、农业资金利用率得到提高,同时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招商引资,让乡村“活”起来,实现“一村一品”、“一村多品”、“多村一品”,突显规模效应的发展目标,切实让群众获得发展红利。
梓桐镇将土地规模经营,作为解决撂荒土地有效手段,积极培育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土地流转与农民增收,撂荒整治与产业发展,生态修复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结合起来,让撂荒土地“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