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莲湖景区党委,街道党工委,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莲湖景区管委会,区级各部门:
经区委、区政府领导同意,现将《达州市通川区优化乡镇(街道)便民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组织实施。
中共达州市通川区委办公室 达州市通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3月13日
达州市通川区优化乡镇(街道)便民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精神,稳步推进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审批服务便民化工作,建立健全通川区政务服务体系,将公共服务延伸到乡镇、街道,实现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快办,结合通川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五次全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的部署,按照“六个不变”和“六个不减”原则,加强公共服务建设,提高行政效能,深入落实群众办事不出乡镇,切实推进服务便民化,畅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
二、主要内容
(一)明确组织机构。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保留乡镇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名称为“xx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保留街道(含莲花湖景区,以下同)设立党群服务中心,名称为“xx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莲花湖景区名称为“莲花湖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党群服务中心”)。被撤销乡镇设立便民服务分中心,由撤并新设乡镇的便民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名称为“xx乡(镇)便民服务xx分中心”〔xx乡(镇)以撤并新设乡镇命名,xx分中心以被撤销乡镇命名〕;新溪社区增设便民服务分中心,由江陵镇便民服务中心统一管理,名称为“江陵镇便民服务新溪分中心”(以下对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分中心统称为便民服务机构)。分中心与中心在事项服务上效力一致,并推行便民服务办事大厅“一枚印章管审批(服务)”,统一使用“审批服务专用章”,替代原乡镇(街道)使用的相关主管部门的专用业务章,新印章具备全区通用的效力。
(二)统一窗口设置。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办事大厅窗口统一按照“3+X”模式,设置主要事项窗口和其他事项窗口,实行“一窗综合受理”。针对基层高频办理的低保申请、新农保参保、医保参保、残疾人护理(生活)补贴申请、优抚对象生活补助、社保申报、奖扶特扶、自用材林木采伐、宅基地使用权审批等事项受理,便民服务(分)中心设置民生事务服务、社会事务服务和涉农事务服务3个主要事项窗口,党群服务中心设置民生事务服务、社会事务服务和辖区事务服务3个主要事项窗口。根据办事大厅场地大小,再设置1~2个其他事项窗口,整合一些办理较少或不便分类的服务事项纳入其他事项窗口受理办理。探索建立1+“3+X”窗口模式,为群众的急事难事提供“兜底办”创新服务。
(三)完善人员配备。便民服务机构办事大厅服务窗口原则上由原窗口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服务态度好、熟悉电脑操作的工作人员开展相关服务工作,需新增或调整人员的,由区委组织部、区人社局及新设乡镇(街道)统一调配。窗口工作人员挂牌上岗,信息公示上墙。每个主要事项窗口应保持1~2人,其他事项窗口应保持至少1人,窗口工作人员实行AB岗和轮岗制度。
(四)下沉服务事项。按照“全区通办”“就近能办”的基本原则,区级主管部门要对照达州市确定的273项“就近能办”事项和92项“全区通办”建议事项下放权限,梳理编制本行业、本系统乡镇(街道)受(办)理的服务事项办事指南,下发乡镇(街道)统一执行。便民服务机构要着力推进清单事项进驻办事大厅受理或办理,将民政、卫健、退役军人事务、残联等部门服务事项纳入民生事务服务窗口,将人社、医保、就业、社保等部门服务事项纳入社会事务服务窗口,将农业农村、林业、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服务事项纳入涉农事务服务窗口,将社会治理、社区管理、社区网格化等工作纳入辖区事务服务窗口,将证明类用印服务、党(团)员管理、农村群宴批准等其他服务类事项统一纳入其他事项窗口。
(五)建立联系机制。开展党政主要领导进大厅活动,在服务大厅设临时值班岗,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每月应至少1次到本级便民服务机构各办事大厅现场值岗,接待群众办事,解决各地便民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六)推行村级代办。持续开展赶场天村干部集中办公活动,率先在被撤销乡镇推行村级代办服务试点,村委会提出代办人员建议人选,报所在乡镇政府同意后,由所在地便民服务机构牵头,在区级相关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对代办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代办员培训通过后开展代办事项服务。
(七)加强硬件建设。便民服务机构办事大厅原则上不低于500㎡。大厅应配备工作必需的电脑、打印机、扫描仪、文件柜、桌椅文具等办公设备。设置群众休息区、便民服务区等功能区域,配备休息椅、饮水机、排号机等便民设施。有条件的可设置自助服务区,配置自助计算机、查询机等设备。
(八)统一网络服务。区行政审批局负责统一接入电子政务外网和互联网至各地便民服务机构办事大厅,大厅内不再另行接入互联网。确需接入互联网或其他专网的,经区行政审批局同意后,由各乡镇(街道)自行实施。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达州市通川区优化乡镇(街道)便民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统筹推进全区优化便民服务工作。各乡镇(街道)是便民服务机构的责任主体,负责统筹推进本级便民服务机构的规范化运行和管理,做好便民服务机构的窗口设置、事项办理和人员管理等工作,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办事。
(二)加强业务指导。人社、民政、卫健、退役军人事务、残联等区级业务部门要主动对便民服务机构进行相关业务指导,区委组织部、区行政审批局对各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工作指导,区行政审批局应加强对各便民服务中心的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
(三)强化工作保障。各乡镇(街道)要将便民服务机构建设运转和村级代办服务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全力保障便民服务正常运行;区财政局要加大对便民服务机构、村级代办点的资金投入,保障配套设施建设资金及时到位;区发改局要加强向上争取项目资金,保障新(扩)建便民服务机构场地建设;区委组织部、区委编办、区人社局要配强基层干部,配齐工作人员,保障基层服务工作有序开展。
(五)加强督导检查。区纪委监委、区委目标绩效办要适时开展日常督导和专项检查,对便民服务机构集中办公不到位、设施不到位、人员不到位、事项不到位、运转不到位等问题要及时督促整改。
(六)加大宣传引导。各涉改乡镇要通过座谈、走访等形式加强对便民服务分中心的宣传,提高群众知晓度,着力引导群众办事到大厅,营造“分中心与中心一个样”“功能不变,服务不减”的良好氛围,促进基层便民服务效能得到全面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