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统筹推进通川区疫情防控和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工作,通川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第17号通告,在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的情况下,农贸市场、服装店、家居建材等个体工商户、沿街商铺等30类服务业态,7类服务场所将分类分批有序恢复经营。
通告全文如下:
达州市通川区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
(第17号)
为统筹推进全区疫情防控和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工作,按照《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工作指南(第二版)》(川办发[2020]20号)和市防疫指挥部要求,结合通川区实际,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在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的情况下,农贸市场、超市、家电数码、家居建材、药店、便利店、日杂百货店、糕点店、果蔬生鲜店、理发店、孕婴店、珠宝店、服装店、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再生资源回收、家政服务、物业管理、洗染服务、汽车销售维修及保洁、广告文化、房产销售及中介、景区、旅游度假区、科技服务、金融服务、农业服务等恢复正常营业。
二、有序开放大型购物中心、批发市场、商业综合体等经营场所营业,但要适当缩短营业时间、限定人流量,严格落实场所清洁卫生、通风消毒、人员体温检测等防控措施。有序开放餐饮行业,可提供电话、网络订餐,鼓励线上供餐和无接触配送,禁止集体性聚餐、承办宴席(含农村自办群体性宴席)。宾馆酒店仅开放住宿项目,不得开放其他项目。书店可通过网络或无接触销售,顾客不得入店。人力资源企业通过网络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举办现场招聘类活动。
三、影院、网吧、歌舞厅、KTV、酒吧、茶楼、棋牌室、农家乐、游泳馆、健身房等休闲娱乐场所继续暂停营业。培训机构、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宗教活动场所、老年活动中心(室)、日间照料中心、文体活动场所等人群聚集度高的场所继续暂停开放。社区社团、会展促销等活动一律暂停。养老机构、福利院、救助管理机构、老年公寓等继续实施封闭管理。
四、经营者要按照《达州市通川区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第10号)落实主体责任,对暂停和限制营业或未达到复工条件而擅自营业的,区级相关部门将依法从严从快查处。(点击文末链接即可阅读《第10号通告》)
五、设立服务业复工营业咨询电话:0818-2369956。
六、若发现有违反本通告行为的,广大市民群众可如实举报,举报电话: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0818-2131787;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0818-7232392。
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具体终止时间另行通告。此前发布的通告继续执行,与本通告不一致的,以本通告为准。
达州市通川区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
2020年3月3日
服务行业终于可以“动”起来了,真是个好消息!那么,开复工有哪些注意事项,具体需要怎么操作呢?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记者为您采访了通川区商务局局长谯立,一起来了解下吧!
记者:能否谈谈17号通告出台的背景?
谯立:17号通告主要是针对服务业复工营业出台,主要基于3个方面的考虑:一是省上3月2日出台的《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工作指南(第二版)》对散发病例区中风险地区的复工复产提出了具体要求;二是根据达州市防控指挥部特别是主城区专班对通川作出的统一安排部署;三是根据通川区的防控形势作出的具体判断。
记者:17号通告提出的积极落实防控措施主要内容?
谯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要在确保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做到有序复工复产。主要包括防控机制到位、人员排查到位、物资储备到位。防控机制到位,就是有专班或专人抓防疫工作;人员排查到位,就是从业员工需取得居住证明或健康证明;物资储备到位,就是口罩、消毒液等必备防疫物资储备量达到复工营业使用7天以上,并能及时补充。
记者:辖区和部门如何帮助企业复工?
谯立:规模以上和大型商贸企业在防控机制、人员排查、物资储备准备到位后,由企业所在乡镇街委和行业主管部门帮助企业评估防控风险,指导企业排除风险后即可复工;规模以下企业在防控机制、人员排查、物资储备准备到位后,由企业所在乡镇街委帮助企业评估防控风险,指导企业排除风险后即可复工。
记者:乡镇街委如何帮助个体工商户复工?
谯立:应对疫情防控,个体工商户及其员工要接受经营地辖区管理服务。复工前要对员工进行认真排查摸底,市内从业人员提供居住证明,市外人员提供健康证明,确保无疫病风险。个体工商户要将员工信息表及其居住证明或健康证明提供给所在社区,各乡镇街委帮助经营户评估防控风险,指导经营户排除风险后即可复工。
通川区商务局:0818-2369956
东城街道办:0818-2377978
西城街道办:0818-2157578
朝阳街道办:13982850448
近日,达州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全市12个服务行业复工营运疫情防控规范,为各经营主体送上了运营规范操作指南:主要涉及交通运输、金融、物流、邮政快递、农贸市场、酒店(宾馆)、零售、餐饮、电子商务、汽车流通、美容美发、洗染等12类民生关切度高、市场需求量大的服务行业,并明确由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挂包指导,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复工营业的难点问题,促进规范有序营运,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需要。
交通运输行业复工营运疫情防控规范
《规范》要求,涉及交通运输的企业要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制定复工营运方案、疫情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做到员工排查到位、人员管理到位、场地管控到位、物资准备到位、宣传教育到位。
城市公交行业要定时对重点区域(公交首末站、调度室等)清洁消毒,封闭式公共区域每天消毒不得少于2次。坚持车辆每日返场消毒制度,落实趟次清洁措施,重点对车门扶手、座椅靠背、拉环等高频接触部位实施有效消毒,并建立车辆日消毒登记台账。车辆运行中应保持通风。
出租汽车行业要做好运营车辆通风消毒,驾驶员岗前体温检测正常后,应先到企业设立的消毒点进行车辆消毒,张贴当日已消毒标识,并建立车辆日消毒登记台账。疫情防控期间,运营出租汽车必须统一张贴提醒乘客佩戴口罩、扫码登记、非现金支付等标识,驾驶员应主动提醒乘客。车辆营运途中应保持车内通风。
货运行业车辆原则上落实“一日一消毒”预防性措施,城市配送车辆落实一日二次消毒措施,对粮油、医药等运输车辆落实趟次消毒措施。为承担运输任务的驾驶员准备好外出防护物资(包括口罩、手套、洗手液、体温计等),有条件的或去往疫区的可以配备防护服、护目镜等防护用品。
客运行业车辆要保持良好乘车卫生环境,坚持车辆返场消毒制度,并建立车辆日消毒登记台账。司乘人员和乘客全程佩戴口罩,起点地无汽车客运站的客运车辆,上车前由运输企业组织开展体温检测工作。长途客运车辆落实趟次消毒,车辆每4小时要通风10分钟,途中停靠休息、就餐后,对司乘人员和乘客进行体温检测。超长客运行车前每车确定两名乘客分别担任车长、副车长,佩戴红袖臂章,监督并配合驾驶员做好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和服务工作。严格控制客座率,凡省际、市际客运班线车辆按照核定载客人数的50%控制客座率,并将车厢后面两排座位作为途中留观区。严格执行乘客信息登记制度,填写《乘客信息登记表》,具备条件的应扫描二维码进行实名登记。车辆到达终到地后,驾驶员应将《乘客信息登记表》交终到地汽车客运站(或外省用工企业)。
各汽车客运站要加强办公场所及公共区域管理,定时对售票厅、候车厅等重点区域清洁消毒,封闭式公共区域每天消毒不得少于2次,洗手间原则配备手消设施。设立体温异常隔离室,隔离室张贴当地卫生防疫部门联系电话。配合卫健、疾控等部门对进出站旅客进行体温检测,对检测发现体温异常的乘客及时通报并协助处置。对进站客车进行消毒,进站旅客实名登记并佩戴口罩,严格执行“三不进站、七不出站”制度,凡司乘人员不戴口罩、营运车辆未经消毒不得出站。
机动车维修行业领域,要求三类维修企业做好消毒通风工作,全体员工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上岗。二类以上维修企业尽可能开展预约维修服务。对承修的外籍车辆应记载车辆抵达本地时间,严禁承修来自或经过疫情较重地区且在本地停留未超过14天以上的车辆(应急救援车辆除外)。维修车辆须使用“三件套”(方向盘套、座椅套和脚垫纸)。竣工车辆交付前应对方向盘、档杆、座椅靠背、车门内外把手等重点部位进行全面消毒。在疫情未得到有效控制前,不触碰和维修空气滤清器及空调滤清器,待疫情平稳控制后再更换上述部件。确需维修空气滤清器和空调滤清器的,应先消毒,并戴上防护眼镜和医用橡胶手套进行维修作业。
金融行业复工营业疫情防控规范
《规范》要求,各类金融组织要建立完善组织机构,建立信息收集报备制度,确保疫情防控物资到位,安全防护到位,清洁消毒到位,内部管理到位。各类金融组织复工营业后,要落实复工营业工作方案,强化营业管理,强化疫情防控信息报送。建立完善责任体系,按照“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压实复工营业企业主体责任,各企业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严格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压实属地金融部门监督管理责任,各县(市、区)金融管理部门要严格履行监管责任,积极会同企业所在地社区、街道或乡镇强化企业疫情防控和人员监管,加强对恢复营运企业包括之前已营运企业的日常监管检查,一旦发现不符合防护《规范》要求的,应立即责令其停业整改,待达到《规范》要求后再恢复经营。
除此之外,《规范》还对应急处置和复工营业程序作了要求。
物流行业复工营业疫情防控规范
《规范》要求,准备复工营业的企业要做到防控机制到位、防护准备到位、内部管理到位、联动防控到位。复工营业后,要严格执行复工方案,做好每日疫情防控情况记录,重大情况及时上报。复工期间,做好企业内部从外地来达返达人员登记评估、日常隔离观察等工作;每日严格落实办公场所、分拨中心、营业网点和运输车辆清扫消毒;控制业务办理等候区域间距,人员间隔不得少于1米;对所有客户测量体温,体温正常且佩戴口罩方可进入。员工要佩戴好口罩及一次性手套,每日体温检测不少于两次;员工出现发热、咳嗽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做到严防严控。物流主管部门要通过“回头看”“区域行”“双随机”等方式抽查企业营业部及处理场地疫情防控工作。
邮政快递行业复工营业疫情防控规范
《规范》要求,对即将上岗的从业人员追溯20天,排查有无到达或途径重点疫区的行踪,有无接触确诊或疑似病人的行为,对排查情况进行造册登记,留档备查。各企业要对上岗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在上岗前能熟练掌握国家邮政局印发的《疫情防控期间营业网点操作规范(简易版)》《达州市邮政管理局关于全力防控疫情科学有序做好节后恢复生产工作的通知》,及各级政府部门要求的防范措施并能遵照执行。
《规范》还要求邮政快递行业的办公、营业及工作场所应每天不低于两次消毒,车辆(包括三轮车)确保“一趟一消毒”,外出人员每天更换口罩不低于两个,每个邮件、快件确保全面消毒。
《规范》还对复工营业监管、责任落实情况、应急处置、复工营业程序作了要求。
农贸市场复工营业疫情防控规范
《规范》要求,全市农贸市场要健全组织机构,建立防控机制,建立联运机制,储备设施物资,组织力量开展常态化督查。复工营业后,农贸市场要加强从业人员管理,禁止有与疫区人员接触史的人员从业;每天开展不少于两次的体温检测,并建立体温监测台账;市场实行出入分离制度,对进入农贸市场的人员一律开展体温检测,未经检测或未佩戴口罩的人员一律不得入内。农贸市场应设置应急隔离室,发现体温异常人员或疑似病人,第一时间进行隔离处理,并迅速向有关部门及辖区政府报告。
除此之外,《规范》还对废弃口罩收集桶、消毒垫设置、环境卫生消杀等作了要求,并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收购、加工、销售野生动物及制成品,在
酒店(宾馆)行业复工营业疫情防控规范
《规范》中的复工营业条件首先对酒店(宾馆)的防控机制、员工排查、设施物资、内部管理、宣传教育作了要求。在程序上,企业按照复工营业条件进行自查后,星级酒店(含绿色饭店、文化主题酒店)提前3个工作日向属地文体旅游局提出申请,非星级酒店提前3个工作日向属地商务局提出申请。各县(市、区)文体旅游局、商务局按照复工条件和要求迅速组织相关单位进行现场评估。对材料不齐备的,一次性告知补正;对不符合复工条件的企业,不予复工营业。酒店(宾馆)复工营业后,要做好企业员工登记台账,对复工员工的活动轨迹进行登记。外来人员(含供应商)实行非接触配送,并建立供应单位送货人员的健康登记制度。酒店禁止聚餐,餐厅实行分餐模式,餐桌间距扩大,要保证人与人间距1.5米以上。不得开放酒吧、茶房、机麻房、游泳池和健身场所等人员聚集的场所。
零售行业复工营业疫情防控规范
《规范》首先对复工营业条件作了要求。在营业管理上,要求切实规范人员返岗管理规定,现居湖北及浙江、广东、河南等地区人员,建议暂不返岗复工;员工上班期间应时刻佩戴口罩、手套及鞋套,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所有进入经营场所的消费者必须戴口罩并测量体温;根据场所面积,对入场消费者可实行限流管理。
《规范》指出,零售行业要加强营业场所的通风、消毒和清洁卫生;
餐饮行业复工营业疫情防控规范
《规范》首先对复工营业条件作了要求。全市餐饮企业在疫情防控期间,一律不得提供现场就餐服务,鼓励企业采取网络订餐实施无接触外卖配送,禁止配送凉菜。员工必须佩戴好口罩、头套、手套、鞋套等防护用具,做好体温检测工作,进入工作区域进行人员消毒,并作好记录。员工进入工作区域后不得随意离开,禁止串岗,避免交叉感染。
在场地管理方面,有中央空调的企业一律禁止使用,严格执行每4小时消毒一次,并作好记录。在餐具、工具管理方面,一次性食品包装盒(袋)、餐具、用具等必须严格消毒,并作好记录;选择外购消毒餐具时,需检查清洗消毒企业资质,并保留同批次餐具的合格证明或者检测报告;重复使用的餐用具每天浸泡在水中煮沸10分钟以上;使用洗碗机清洗消毒,餐用具表面温度需达到71℃以上,漂洗温度达到82℃以上;使用红外线消毒柜热力温度设定在120℃,10分钟以上;使用含氯消毒液(浓度250mg/L)浸泡5分钟以上;餐厅里使用的桌布、毛巾、抹布等,必须进行高温蒸煮15分钟以上消毒,或在75℃热水中洗涤30分钟以上。
《规范》还对食材管理、加工管理、配送管理等作了要求。
电子商务行业复工营业疫情防控规范
《规范》首先对复工营业条件作了要求。在复工运营管理上,倡导员工居家办公,鼓励以远程服务、线上服务等模式开展经营,减少线下接触。暂停召开员工大会、集中培训等人员聚集活动,减少人员外派出差,不得安排员工到疫情严重地区出差。应用类电商企业对线下店面的服务人员、顾客、场地及物流部分按要求做好管理并登记,禁止大规模线下促销活动,提倡移动支付。有食堂的企业实行分餐,并错时用餐;员工就餐时距离保持1米以上,禁止聚集用餐,防止人员密集感染。在办公区域要设立体温检测点,保障工作场所全面通风,尽量开窗增加通风换气次数,安装中央空调的一律禁止使用。
《规范》还对防控责任、应急管理、复工营业程序提出要求。
汽车流通行业复工营业疫情防控规范
《规范》首先对复工营业条件作了要求。在复工运营管理上,要规范人员返岗管理,规范人员上岗管理,规范入场顾客管理,加强汽车试驾环节管理,加强营业场所的通风、消毒和清洁卫生。
《规范》还对防控责任、应急管理、复工营业程序提出要求。
美发美容行业复工营业疫情防控规范
《规范》要求,顾客必须佩戴好口罩,门店对进店的顾客进行体温测量并做好登记;门店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好口罩及一次性手套,每日体温检测不少于两次;各门店每日须对公共部位进行消毒,建立消毒台账;地面每日三次定时喷洒消毒液;要严控入店顾客人数,顾客与顾客之间的距离保持2米,不等待不停留;所有用品包括围布、毛巾、乳胶手套、理发用具等应一客一消毒,必要时可使用一次性消耗品。
《规范》还对防控责任、应急管理、复工营业程序作了要求。
洗染行业复工营业疫情防控规范
《规范》要求,洗涤应遵循洁污分开,由污到洁不交叉、不逆行的原则,工作污染区与清洁区有完全隔离屏障,分类、分开专机洗涤消毒。严禁酒店(宾馆)与医用织物混洗,从事酒店(宾馆)等公用布草的洗涤企业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2007年第5号《洗染业管理办法》规定的条件及标准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从事医用织物洗涤消毒的企业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508—2016《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条件及标准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规范》还完善了责任体系、应急处置等,对复工营业程序作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