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通川区服务业统计情况分析
  • 来源:区统计局
  • 作者:
  • 发布日期:2020-01-23
  • 点击数:人次
  • 今年以来,通川区以“提质量,扩总量,稳增量”为抓手,不断加强预研预判、部门协作,全面加强分析调研,认真研究服务业统计制度,为全面提升服务业统计工作水平而不懈努力。  

    一、主要运行情况  

        (一)规模以上服务业稳中有进。1-11月,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07户,实现营业收入31.7亿元,同比增长6.2%,较第三季度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45户,实现营业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45.5%,增速较第三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但由于我区服务业企业数量多,体量大,1-11月全部规上服务业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5.9个百分点,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低于全市平均水平9.3个百分点。  

    (二)多数行业保持增长。1-11月,全区9个行业门类中7个行业突破两位数增长。其中: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0.74亿元,同比增长105.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54.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6亿元,同比增长50.5%。  

    二、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规模偏小  

    我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多数企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实力较强的企业较少。1-11月亿元以上的企业6家,实现营业收入16.9亿元;营业收入千万元以上的企业48家,实现营业收入11.9亿元;其余53家企业营业收入仅实现2.9亿元。  

    (二)行业结构不优  

    在十个行业大门类中,无论是从企业数量上来看还是从营业收入总量上来看,行业之间的占比差距较大。规上企业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共26家;10家企业以上的还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科学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其余10家企业以下的行业中,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单位数为0。从营业收入来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全部规上服务业比重最大,达到14.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占全部规上服务业5.5%,其余行业占比极小。  

    (三)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发展后劲不足  

        达信保安等龙头企业持续增长后劲不足,广电传媒营业收入持续下滑。2018年年底入库其他营利性服务业14家,比重较小,而截止今年11月底,我区无一新成立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入库,缺乏新生动力,要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压力巨大。  

        三、工作建议  

    (一)加强基层基础  

    抓住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契机,对照《达州市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三年攻坚方案》、《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实施意见》、《达州市统计数据质量巩固提升年活动工作实施方案》,以及通川区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基层基础相关工作要求,由区政府牵头,区统计业务指导,商务部门配合,不断夯实企业基础。落实企业1名专(兼)职统计人员,及时兑现企业统计人员补贴,加强业务培训力度,督促和指导企业建立规范全面的统计工作制度、原始记录、统计台账。  

    (二)加强部门联动,狠抓升规入统。充分调动各行业主管部门的积极性,开展对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的清理入库工作;利用四经普普查情况,对照部门资料,对达标未入库企业进行逐户清理和核实,做好摸底和申报工作。  

    (三)加大扶持力度  

    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合作,加大对其他营利性服务发展的扶持力度,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落实落地对企业的鼓励、扶持政策,力争我区达到规模以上标准的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高。

    总而言之,通川区作为达州市的中心城区,同时更是全市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将愈加凸显,接下来,通川区将大力发展服务业,为达州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城市贡献通川力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