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明确提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重点做好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通川区充分认识推进农村污水处理的重要性、紧迫性,结合省政府印发的《四川省打赢蓝天保卫战等九个实施方案》和《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精神,在精准施策、建立机制、整合资源、维护运行等方面全力推进农村污水处理工作。
一、精准施策,合理选择技术模式
一是突出重点,有序实施。采取近期和远期相结合的方式,先环境敏感区、污染严重区、村民集中区,后一般区域的次序,阶梯式推进。二是因地制宜,分类治理。农村居住相对分散,生活污水排放点面广,须结合不同特点,采取相配的治理模式,做到“应收尽收、应建应建、应治尽治”。对靠近城镇的村庄,采取以城带乡的方式,将农村污水接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对离城镇较远但居住较为集中、人口较多的农村聚居点,采取集中式污水处理。对人口较少的偏远村庄,采取分散式、单户式污水处理,因循就势处理,就地回用。三是注重实效,简便使用。农村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在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上有不少有利条件,在综合考虑污水规模和农民需求等,要与农田灌溉、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景观建设相结合,实现生活污水治理与生态农业发展、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共建共赢。
二、建立机制,抓好任务落地落实
成立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区委、区政府领导抓,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川区住建局负责农村聚居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牵头揽总,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配合做好选址工作,保障项目建设用地。建立健全调度通报制度,定期对项目建设进行督察通报,压实责任。
三、整合资源,着力解决投入短板
统筹好中央、省、市各级专项资金,采取上下结合、横向统筹的办法,打好政策资金“组合拳”。以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为契机,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同步加强项目资金申报,解决资金缺口。
四、运程监测,智能化运行维护
与城镇污水处理厂动辄上万吨以上的处理规模不同,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规模大多数仅为几吨、几十吨左右,无法形成规模效益。为解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而不用、管网缺失、难以维护等问题,通川区农村聚居点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通过安装智能监控设备,实现远程监测,同时纳入场镇污水运营公司一并专业维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