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办:
按照要求,结合我局实际,现将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重点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一、 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10月,我区完成工业增加值增速9.1%,预计2019年全年通川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284亿元,同比增长12%,工业增加值增速达9.2%,能够完成下达的8.8%目标任务;已完成5万平方标准厂房建设目标任务。预计到明年初净增入库工业规上企业16-18户,有望超额完成下达的净增13户目标任务。1-10月,我区完成工业投资17.6亿元,同比增长16%,完成技改投资12.5亿元,同比增长8.1%。预计2019年全年完成工业投资22亿元,同比增长10%,技改投资18亿元,同比增长10%。能完成市上下达的全年目标任务。
二、 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 抓运行,稳增长。一是抓好经济运行。加强工业经济预言预判,从年初开始多次会同统计部门科学研判工业经济增量、减量及实时变化带来的影响。在抓好全面数据调度和预判基础上,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运行指导,确保了工业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且工业增加值保持较高增速。我区工业增加值增速从年初的6.4增长到10月的9.1,预计全年累计增速9.2-9.4%。二是抓好要素保障。1.兑付要素补助。根据区政府《关于印发达州市通川区降低工业园区水、电、气、热要素成本实施意见的通知》(通区府办发〔2018〕98号)要求,已组织宏隆、三圣宫、兴隆建材等19家企业申报了2018年4季度园区工业企业生产要素成本补助共计48.8万元。2.加强财政金融互动。向市局推荐工业园区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规上民营工业企业贷款,按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的30%予以贴息(贴息期三年),贷款贴息金额共计48.7万元。3.强化直购电申报工作。积极组织辖区用电大户向上申报,成功申报直购电用户11户,为确保直购电工作顺利开展,组织售电公司集中开展直购电业务培训。已完成通川区产业园区各类规上工业企业1-9月用电量、电费统计,作为新一轮要素成本补助的依据。4.强化信用体系建设。为深入推进我区工业企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守信得益、失信受损”长效机制;今年新增6家企业纳入达州市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名录库,累计达到22家;引导民营企业坚持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坚守主业,今年推荐“红名单”工业企业8家。5.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今年来向上争取省、市工业发展资金 1158 万元,其中,源美冷涟290万元,宏隆肉类93万元。上级下达的任务数987万元,已超额完成任务。
(二) 抓招商,强服务。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6+2”产业为工作主线,紧盯川东地区、成渝地区知名企业、央企、国企、川商、达商,收集、筛选出一批重点目标企业,建立通川区工业项目招商数据库;二是利用多种方式招商。采取小分队点对点招商、中介招商、以商招商、网络招商等方式,明确专人,落实责任,主动出击,上门对接,走精准招商之路;三是加快招商引资项目落地速度。加快落实守望砼业、德康农牧食品、长久塑料二期等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四是加大项目包装强度。立足我区产业定位,强化相关招商引资信息的捕捉、筛选和研判,整理、包装出一批具有通川特点的工业招商项目,开展针对性招商、点对点招商,使工业招商既立足当前、又兼顾长远,为我区工业发展增强持续后劲。
(三)抓转型,促融合。一是推动园区聚集发展。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天然气供热站土建工程基本完成,设备采购正在实施招标过程中。二是充分利用三圣宫食品、宏隆肉类、会欧建机等转型升级示范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全力推进我区转型升级工作。三是大力提升产业链条。探索建设通川区“高新机械园”,利用帝泰克、博合雅等高新机械企业的入驻,全力打造东岳新型工业集聚区新型产业链,并促进其良性发展,带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四是抓好信息化工作。已完成全区192个行政村,有线宽带互联网(含广播电视网)覆盖率100%;通4G网络的村民小组占全部村民小组的百分比已实现覆盖率100%。
(四)抓项目,促发展。一是狠抓在建项目。帝泰克已完成办公楼、生产车间和地下停车场建设,争取明年6月前设备安装到位并进行试生产;鸿丙节能已完成主体厂房建设,正在安装设备进行调试,争取在明年1季度建成投产。二是狠抓竣工项目。亚飞钢化、卓强塑料、新远达实业均于今年内竣工投产达效。三是狠抓新开工项目。帝泰克管道检测项目、鸿丙节能、空心隔墙板项目均于上半年开工。
(五)抓升规,强培育。一是抓好“拟升规企业库”建立工作。通过加强与园区管委会、乡镇办委的联系,加强与区统计部门配合,通过深入到各小微企业现场查看,将发展前景好、符合产业规划的企业纳入拟新升规企业培育库(库内企业约30家)。二是抓好升规入统工作。组织合得拢、屈氏金园2家企业新建入库,长久塑料、和润鑫油脂、宏鑫家具、捌大碗食品等共计14户企业升规入统。现均已通过市、区统计部门审核。预计到2020年初净增规上企业16户,提供总产值增量近1亿元。三是抓好“专精特新”和“高成长”企业培育。组织三圣宫食品、通州灯影等5家企业新培育省级 “专精特新”、“高成长”型企业。四是大力开展工业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组织金杆安塔、老磨坊等6家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走可持续的现代企业发展道路。五是发挥企业挂牌上市融资政策引导作用,精选本地优质企业重点培育,用好用活最优惠的扶持政策,今年超速农机、中意不锈钢、新远达、虹桥玻璃等7家企业在天府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天府股权交易中心共4个板块(“科技金融板”、“一带一路板”、“军民融合板”和“双创企业板”),其中达州精影食品是“一带一路”板块,其他6家都是“双创企业”板块。
(七)抓绿色,促环保。一是全力以赴做好散乱污专项整治。按照省市要求,我区采取“依法关闭一批、整改规范一批、搬迁入园一批”的办法,对“散乱污”工业企业进行分类整治,乡镇办委、区级相关部门各履其责,联合开展“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分别对产业政策、无生产许可无营业执照、违法用地、环境污染、违法建设、安全生产领域进行整治。截至目前,共排查出“散乱污”企业224家,其中第一轮排查出175家,已于2019年1月底按时完成销号;第二轮排查出“散乱污”企业共49家,其中27家已完成整治,其余将于今年12月低完成整治并销号。二是扎实推进砖瓦企业环保整治。我区高度重视省、市、区砖瓦企业专项整治及环保专项行动工作,截至目前,先后淘汰取缔顺达建材厂、红运砖厂、信泰建材厂3家企业;已完成对现有的9家砖瓦企业的环保整治,均安装了脱硫塔、布袋除尘、喷淋洒水等环保设施,在线监控正在督促落实中。三是多措并举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结合“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和淘汰燃煤锅炉专项整治,依法关停不符合产业政策、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现已完成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小锅炉15台;淘汰2800万匹标砖产能;淘汰关闭梓桐镇峡谷村造纸厂和明星有机化工厂;关闭不符合产业政策、污染严重的“散乱污”企业29家。
(八)抓安全,保稳定。一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三个必须”的要求,督促工业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五落实、五到位”,明确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向过往群众及相关企业宣传《安全生产法》,《四川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品500余份。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现已指导、督促企业完成一般隐患整改24处;对全区25家加油站、2家油库、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采取了拉网式的隐患排查,共计发现一般安全隐患30条,目前,安全隐患已全部整改到位。三是进一步做好系统信访维稳工作。严格落实首访责任,实行每月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制度,对排查出的问题,逐一梳理归类,建立台帐,落实责任,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切实做好稳控工作,到目前,无一人“进京“或“赴蓉” 上访,全力维护经信系统的和谐稳定。
三、2020年度工作重点
(一)强运行增长保稳定。一是抓好一季度“开门红”工作。会同区统计局科学分析、仔细研判明年一季度全区工业的态势,明确目标任务并进行责任分解。兑付各类奖励激励资金,充分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确保明年工业经济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对全年工业工作起到积极带动作用。二是继续强化要素保障降低企业成本。会同区财政局、区农行就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做专题会商,对于违约问题,该解除则解除、另或寻求新的合作银行,切实用好用活各类基金。切实降低园区要素成本,加强调研和汇报,确保将通川区园区要素综合成本降到全市最低。力争一季度完成园区各企业2019年水、电、气、热要素成本统计,拟定补助方案。
(二)强企业服务提质效。一是当好企业“娘家人”。继续强化“拟升规企业库”管理工作,将初具规模、发展前景较好的企业列为重点培育对象,从“小”开始,有所作“微”;对新建项目升规,做好全程跟踪服务。从国家产业政策、通川区工业发展规划、政府扶持优惠政策等利于企业发展方面进行讲解指导,避免企业“绕弯路”、“拖进度”,尽早建成投产,升规入统,持续强化新增长点。二是做好企业“顾问团”。全面排查并要求辖区规上工业企业全面完善环保、安全、节能等手续,对提升企业发展能力的项目主动申报备案,服务过程中主动沟通有关职能部门帮助企业解决手续完善问题。三是做好企业发展“领路人”。学习借鉴其他地区成功有效的好做法,破解我区工业企业自身难以解决的诸如建立现代管理制度、统计报表工作薄弱等难题。引入第三方对企业进行指导或业务外包,为企业排忧解难,让企业家专注与企业发展壮大。
(三)强招商引资蓄动力。配合园区做好“市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建设、招商、运行等相关工作。推广源美建设“园中园”的成功“政企合建”模式,力争通过“招大引强”,引入大企业建设园区中的生物医药“园中园”。为我区工业经济增长积蓄新动能。
(四)强政策落实促发展。按照《通川区委、区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二十三条措施》(通区委发[2019]4号)文件精神,加速推进涉及工业企业厂房补助、升规奖励、收入上台阶奖励、技术中心奖励、融资贷款贴息等各类奖励激励的兑现进程,以不断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不断巩固通川经济发展硬实力。
达州市通川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19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