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力推进化肥使用调结构、转方式,实现减量增效,促进通川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达州市农业局《关于印发达州市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负增长行动总体方案通知(达市农业〔2015〕192号)精神和我区争创全省乡村振兴先进县的要求,结合青宁镇实际,特制定《达州市通川区2019年化肥使用量负增长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思路
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牢匿树立增产施肥、经济施形、环保施肥”的理念,按照“创新机制、整合力量、重点突破、稳步推进”的思路,围绕当地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依靠科技进步,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和专业化农化服务组织,集中连片整体实施,加快转变施肥方式大力开展耕地质量建设,深入推进科学施肥,增加有机肥资源利用,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加强宣传培训和肥料使用管理,走高产高效、优质环保、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全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生春环境安全。
(二)基本原则
一是保障生产、节本增效。在减少化思不合理投入的同时,通过转变肥料利用方式,提高肥料利用率,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可拼续爱展。
二是因地制宜、稳步推进。根据不同生态区城、不同作物生产实际、不同生产方式和用肥需求,加强分类指导,制定分阶段、分年度、分区域、分作物控肥目标任务,稳步推动各项措施落实。
三是统筹兼顾、形成合力。统第考虑士形水种等生产要素和耕作制度,按照农机农艺结合的要求,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合力推进化肥使用量负增长行动。
四是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企业主推、社会参与,创新实施方式,充分调动推广、企业和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性,构建合力推进的长效机制。
二、主要目标和技术路径
(一)主要目标
进步完善科学施肥管理和技术体系,减、控、调钾,补锌、铁、钼等微量元素肥料、养分结构日合理,料学施肥水平明显提开,肥料利用效率稳步提高。2019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率为80%以上,料利用率达到36%以,舍粪便养分还田率达到59%,浓作物杆养分延田率热到09%,机械施肥古比当49%,水肥一体化技木推广面积达到1000,言目施肥和近量施肥现象基本得到制,2019年计农用化肥施用量控制在7167吨(折纯)以内,比2018年减少15%以上。
(ニ)技术路径
以设施作物和蔬菜、果树、花椒等经济园艺作物为重点,通过“提”(提高耕地质量)、“推”(推广精准施肥技术)、“调”(调整化肥使用结构)、“改”(改进施肥方式)、“替”(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稳步提高化肥利用率,实现化肥使用量负增长。
三、工作重点
(一)深入推进土配方施肥行动
一是拓展实施范围。继续做好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不断扩大在配方肥在设施农业及蔬菜、果树等经济园艺作物上的应用。二是强化农企对接。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测土配方施肥的积极性,筛选一批信誉好、实力强的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深入开展合作,国地制宜选择测配、产、供、施一条走”终端促销,“配肥站”个泩化配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统测统配统供统施,政府主导合力推进等服务模式,推进配方肥进村入户到田,测士配方施肥技术到户率提高4个百分点。三是创新服务机制。积极探索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政府购买服务相结合的有效模式支持专业化社会服务组织发展,向农民提供统测、统配、统供统施“四统一服务。今年核心示范区测土配方推广率达100%
(二)加快推进施肥方式转变
充分发挥种粮大广、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轻营主体示范带头作用,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快转变施肥方式。一是推广机械施肥。按照农艺农机融合、基肥肥统等的原则,加夫施肥机械研发推广力度,积板推广化肥机械深施、机械追肥、种肥同播等技术,减少养分挥发和流失。二是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结合高效节水灌溉,示范推广滴灌水肥一体化越肥技术,提高肥料和水赞源的利用率。三是推适期施肥技术。合理确定基肥用比例,推广因地、因苗、因水、因时分期施肥技术。
(三) 大カ推进新肥料新技术使用
立足农业生产实际,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紧町国际前沿技术,联合企业开展联合攻关。一是加强技术研发。有效整合科研、教学、推广、企业、社会力量,重点开展农作物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研究,开展速效肥与肥、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有机思与无机肥、养分形态与功能融合等新肥料的技术研究。二是加快新产品推广。示范推广缓释肥料、水溶性肥料、液体肥料叶面肥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新型高效料,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动肥料产业转型升级。三是集成推广高效施思技术模式。结合高产创建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按照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肥规律,分区域、分作物制定科学施肥技术标准,集成推产一批高产、高效、生态能肥技术模式。
(四)积极推进有机肥资源化利用
一是推进有机肥资源化利用。支持规模化养殖企业利用禽便生产有机肥,推广规模化养殖+溶气社会化出渣运肥模式,鼓励农民积造农家肥,施用商品有机肥。二是推进还田。推广秆粉碎还、快速腐熟还田、过腹还田等技术,使秸取之于田、用之于田。三是因地制宜种植绿肥。充分利用冬闲田、冬水田和果茶园、粮油作物行间,间/套种植绿肥、豆科作物,建立种养结合的新型耕作制度。积极引导农民施用根瘤菌剂,促进花生、大豆和且科绿肥等固肥田。
(五)稳步提高耕地质量综合水平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水利酩套设施,改善耕地基础条件。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改良土境、培肥地力、控污修复、改造中低产田,普提高耕地地力等级。力争耕地基础地力提高0.1个等级以上,土魏有机质含量提高0.05个百分点,耕地污染等问题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耕地基础生产能力,确保在减少化肥使用量投入的同時,保持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
四、保障措施
(ー)加强领导,落实行动责任。
全区成立由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为组长,区农业农村局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区级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通川区化肥使用量负增长行动领导小组,区农业农村局上把站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工作。各乡镇政府相应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化肥使用量负增长行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分解落实责任,细化工作措施,确保化肥使用量贲增长行动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二)规划引领,强化考核督导
全区将化肥使用量负增长行动纳入《通川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三五“规划》和争创全省多村振兴先进县的重要内容,冬科学规划重点措施、重点内容,通过规划引领全面推进化肥使用量负增长行动落实。利用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规模化粮食生产中应用减肥增技术。区农业农村局不定期开展化肥使用量负增长行动落实情况督査指导。农牧在推进化使用量负增长行动中,要做到技术指导到位,行动导到位,在每年肥料交易旺季,开展肥料登记证后监管与肥料检打联动,严厉查处鹿料产品有效成分或含量与登记内容不符的行为,确保肥料质量,为化肥使用量负增长行动保驾护航。
(三)好典型,发辉示范作用
化肥使用量负增长行动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要强化统筹协调,加大不同渠道、不同类型的涉农项目整合力度,主动与发改财政等相关部门联系沟通,争取支持,密切合作;打造化肥使用量负增长示范典型,共同推进化肥使用量负增长行动。确定永丰村为我区开展化肥减量增效试点,要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要抓手,建立典型示蒐区,通过项目带,诉范引领,统筹推进化使用量负增长行动。在现代农业示范区、园艺作物标准园、粮油高产创建整建制示范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测土配方施肥万亩示范区、农机化示范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业区、绿色食品基地集成减肥增效术指施,率先实现化肥使用量负增长目标。
(四)多方合作,加强技述支撑
一是根据省上建立产、学、研、企多方合作机制的要求。镇农牧站应成立技术组成的技术专家组,围绕化肥使用量增长行动开展技术指导服务。落实技术负责人,实行专家领,提出具体技术方案,做到专家分片包干指导。二是建立农业部门、行业协会、肥料企业交流合作平台。充分发挥各方优勢,积极开展技术推广、政策宣传、技术培训、服务指导等工作。三是建立化肥使用量调查监测体系。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开展量动态调查,面源污染长期定位监测点,通过实地调查、定位监等手段掌握化肥使用动态变化。
(五)大力宣传,动员全民参与
各村(社区)要制定宣传工作计划,开展“科学施肥进万家”主题宣传活动,加大化肥使用量负增长行动宣传力度。把化肥使用量负增长行动重点措施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谢重点内容,切实加大培训力度。宣传工作要扩大宣传覆盖面,通过小喇叭宣讲,农民夜校、开院坝会、广播里有声音、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宣传化肥使用量负增长行动的重要意义、具体措施和重要作用,教育引导农民群众转变施肥方式,最到家喻户晚,人人皆知,形成领导重视、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