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镇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方案
来源:磐石镇
发布日期:2019-11-21
浏览次数:


为切实加强我镇各村(社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营造干净整治的村容村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根据《达州市通川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考评激励办法》(通区委办发〔20194号)、《达州市通川区创建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实施方案》(通区乡村振兴领发〔20191号)、《达州市通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通川区农村垃圾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相关精神,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按照区级统筹协调,乡村组织实施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乡(镇)为主,区、乡、村三级联动的原则,以农村三点三沿(农户、院落、聚居点,沿路、沿沟、沿河)为重点,通过完善村组清扫保洁和垃圾收集转运工作长效机制,解决农村垃圾乱堆乱倒、垃圾围山、垃圾围村、垃圾围院(坝)等面源污染问题。到2019年底,实现全镇村、组保洁员配备齐全,所有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基本形成环境整洁优美、基础设施配套、管理制度健全、人居环境改善的良好局面。

二、工作内容

(一)配备村组保洁员。现阶段农村清扫保洁工作基本上是临时突击开展,各行政村和农村社区未建立长效保洁机制。按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及我镇环境卫生整治相关工作要求,需全域配备村组保洁员,各乡镇要落实好村组保洁员配备,建立保洁人员花名册,全面开展清扫保洁工作。

(二)完善垃圾收集设施进一步摸排各村(社区)垃圾收集设施需求,及时拟定情况报告报镇城治办研究安排。同时引导农村居民庭院利用旧筐、旧桶等容器分类盛放生活垃圾,通过多手段完善垃圾收集设施,提升垃圾收集投放承载能力。

(三)强化垃圾转运处理。在现有垃圾清运市场化的基础上,全面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乡)转运、县(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各行政村按就近原则,将生活垃圾转运至场镇现有垃圾中转房。

(四)实行源头分类减量。按照农村生活垃圾生态处理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处理要求,大力推行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加大宣传教育、集中培训力度,鼓励农村居民从源头分类减量。重点推进岩门社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示范工作,实现农村垃圾最大资源化利用。

(五)实施生活垃圾处置收费。按照《国务院批转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20119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150号)相关要求,建立谁污染、谁付费,多污染、多付费的垃圾收费制度,启动企事业单位及城乡居民生活垃圾收费制度,以提升居民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意识,促进环卫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工作职责

(一)村(社区):一是负责清理农村房前屋后、竹林树下、路旁院边、小河小溪垃圾堆;督促农户庭院卫生,做到杂物、农用物资等分别归类、摆放有序。二是负责整治道路两侧、农户房前屋后等影响村容村貌的乱贴乱挂等现象,全面清除辖区内违规、破损户外广告。三是负责将本村(社区)垃圾清运至主公路沿线垃圾中转房。

(二)镇级各部门

城治办对全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成效负总责。负责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理机制,协助区行政综合执法局完善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制定《磐石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考核办法》并开展相关督查督办工作,确保全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全域全面推进;负责镇、村两级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建设,定期开展村民垃圾分类宣传培训工作,提升村民垃圾分类意识和分类能力,实现源头减量;负责农村垃圾治理的宣传报道,大力宣传先进典型,曝光落后单位。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效纳入评定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的考核指标,提升农村居民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镇农牧站负责农资包装废弃物储运回收工作的监督指导,建立购销台帐和储运机制,推广畜禽养殖废弃物、秸秆和农膜等的资源利用。

镇卫健办加强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个体诊所等医疗机构医废物处置,严厉查处随意丢弃或生活垃圾混装投放等违法违规行为。

镇环保办:加强农村面源污染管控,查处偷排、漏排和超标排放行为,从源头治理垃圾废物产生。

镇规建办:负责对乡镇建筑垃圾处置的指导与监督,管控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混装混倒现象。

镇财政所:负责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经费纳入预算,保障治理经费投入。

镇民政办:指导村(社区)完善制定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村规民约,实现自我管理与服务。

四、经费保障

农村垃圾治理经费按2万元/村(根据考核结果拨付)标准,由镇级统筹用于全镇18个行政村社区(欣欣社区除外)清扫保洁、垃圾转运、环卫设施及与环境治理相关等工作,不足部分在行政村(社区)村级公共服务运行费以及村民缴纳的垃圾处理费中列支解决。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村社区要把农村垃圾治理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认真研究,精心安排,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镇级相关责任单位要充分发挥本部门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加大对农村环境改善的支持力度,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宣传引导,提升素质。以科学、卫生、健康为重点,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农民养成人人讲卫生、处处爱环境的好习惯,培育村民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做到垃圾不乱丢、污水不乱倒、柴禾不乱堆,形成人人爱护环境,人人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三)督查督办,逗硬考核。城治办将不定期开展农村环境治理专项督查,对工作推进不力,效果不明显的,将进行每月通报,并作年终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进行综合排名考核。


    1. 文字解读
    1. 图片解读
    1. 音频解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