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通川区辖区第三季度建筑业运行简析
  • 来源:区统计局
  • 作者:
  • 发布日期:2019-11-07
  • 点击数:人次
  •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以其土地资源占用少,环境效益好,产值、利税贡献大的优势,在国民经济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目前我区建筑业的基本运行态势、对经济的贡献,以及面临的突出问题、措施建议进行分析。  

    一、2019年第三季度建筑企业完成情况  

    2019年第三季度全区有资质的建筑企业有52家,建筑业总产值完成101.64亿元,同比增长30.9℅,其中:国有企业总产值12.74亿元,同比增长了115.7。竣工产值33.27亿元,同比增长34.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854593平方米,同比增长19.9℅  

    二、2019年第三季度建筑业运行的主要特点:  

    1合同额大幅度增加,施工企业稳定,施工任务充足。全区建筑企业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大投资的政策机遇,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不断开拓建筑市场。三季度,签订的合同总额166.57亿元,比去年增长28.8℅。施工任务增多,为建筑业的发展打下来坚实的基础。  

    2、生产持续稳步增长,推动全区经济加快发展。全区建筑企业三季度共完成产值101.64亿元,同比增长30.9℅,其中建筑工程产值完成81.02亿元,增长26.8℅,安装工程产值完成9.46亿元,增长了36.3,其他产值11.63亿元,增长了64.5℅  

    三、建筑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企业资质整体偏低,竞争偏弱:  

    企业资质整体偏低,竞争偏弱。通川区建筑企业共52家,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特级资质企业0家,一级资质企业仅10家,仅占19;二级、三级资质企业42家,占812019年三季度,全区52家企业中产值1亿-5亿的企业19家,占比36;产值5000万元-1亿企业8家,占比151000万元-5000万元的企业15家,占比291000万元以下的10家,占比20。企业资质等级整体偏低,竞争力偏弱。建筑业招投标市场对竞标企业资质要求越来越高,低资质企业中标率相对较低,相当部分工程被外区高资质建筑业企业承接,本区部分企业承接不到大项目  

    2应收工程款增长较快,制约企业发展。由于受房地产、建筑原材料价格和人员工资上涨等诸因素影响,多数企业生产成本增大,利润减少,使原本实力不够雄厚的企业更加困难,再加上销售、管理和财务等费用的增长,直接压缩了企业盈利空间,应收款增加使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加大,同时间接导致企业融资费用增长,压缩了企业盈利空间,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提高。  

    3企业竞争力不强,缺乏拓展建筑市场能力。建筑业企业的人才、技术、机械的优势缺乏,在市场开拓的竞争力不强,对外承揽工程能力弱。建筑业结构上存在总承包企业不强、专业承包企业不精的现状,也制约了全区建筑业市场的发展壮大。由于企业竞争力不强,缺乏拓展竞争市场能力,  

    4、企业产业结构仍不合理。近年来我区建筑业企业逐渐由单纯以房屋建筑为方向向市政、交通、装饰等专业领域发展,但从全区建筑业情况看,房屋建筑业仍是我区建筑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建筑行业内部产业机构发展不够多元化。

     

    四、建筑发展的几点建议:   

    1、建议主管部门发挥“主管”作用,加强对经济运行情况的管理、调度。加强向上级对接,争取工作支持。统计部门加强数据监测、分析、汇报,和主管部门加强沟通联系,确保信息对称。  

    2、加大力度新企业摸排、入库。一是主管部门要树立“要有数先入库”的理念,加大摸排入库工作力度,清理有在建项目而未入库的企业,及时按统计标准及程序督促企业入库。二是多元化摸排入库,从全区建筑业情况看,房屋建筑业仍是我区建筑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建筑行业内部产业机构发展不够多元化,同时还存在一些装饰行业、道路建设行业漏统,建议要多元化发展建筑业,进一步调优结构,不能单一入库房屋建筑项目企业。三是为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定要注重企业入库的质量,不能只保量不保质,提高入库通过率。  

    3.加强统计业务指导。统计部门加强自身业务学习,确保统计业务能力提升,加强对企业统计工作的指导,经常性的开展培训和一对一业务指导,在报数期间加强企业数据监测、分析,上报一个监测一个,并及时向上、向主管部门反馈情况,确保高质量报数。同时会同主管部门加强对基层基础工作的指导、督促,必要时向上级部门汇报争取支持,确保企业“三账合一”,提升基层基础工作质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