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通川要闻 -正文

共话“有礼”!全国高校专家学者齐聚通川 去了这些地方

来源:融媒体中心     作者:     发布日期:2021-05-08     点击数: 人次

5月7日下午,由来自全国各高校约60位专家学者组成的考察团走进通川,前后前往罗江镇金凤村、三委小区、通川区第一小学及御景上城小区,实地调研通川区乡村振兴、老旧小区改造及教育发展等情况。区政协主席何世清,区委副书记李杰一同调研。

微信图片_20210508164237.jpg

将土瓦、水缸、陶罐等做成景观,用木头因地制宜垒砌成柴墙……走进罗江镇金凤村,一幅古朴幽静的中国山水画映入眼帘。据悉,自2020年6月起,金凤村在“通川有礼”的号召下,巧妙运用当地“砖、瓦、竹、石、木”等材料,通过“旧院新置、旧味新品、旧材新用”四旧四新模式,打造了房屋雅致、树木葱郁、民风淳朴的美丽庭院。如今,家家户户传承耕读文化的金凤村正彰显着新时代独特的乡村韵味。专家学者纷纷表示,通川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美,发展潜力较大,接下来将对通川文化旅游发展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创新理念,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旅游发展的新路子,共同推进通川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创新赋能激活了社区发展动能,也盘活了参与社区事务的向心力,通过改造也提升全过程中群众的广泛参与。”在御景上城小区,现场专家学者对御景上城小区“品质提升”工作的经验做法给予了肯定和赞赏。据悉,御景上城小区始建于2007年,常住人口2235户近8000余人。曾经,御景上城因业委会组建和公共收益分配等原因成为了市区信访频发、矛盾纠纷突出的小区。而随着“小区党委+楼栋党支部+党员联系户”为主干的组织网络组织,将法治、自治、德治融入了物业管理与服务中。红色读吧、御景之窗、红色蒲葵林、德育文化长廊……走进如今的御景上城,一个生活文明健康的宜居小区映入眼帘。

四川文理学院教授顾玉林说:“乡村的基础设施,包括一些村容村貌、交通的路面、沿途外在的一些建筑物,感觉就仿佛到了一个跨越历史时代,穿越时空的有礼的氛围当中。在软件方面,在文化熏陶和文化氛围方面,也处处充斥着我们礼仪之邦的传统文化。”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单学鹏表示:“在参观过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三委小区改造的案例,一是政府全力打造、改造升级使小区焕发了新风貌,另外一点我也看到了小区居民对于参加社区治理、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和信心。”

“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通川区将中央的‘三治’融合,自治、德治、法治最后加上礼治,实现了我们的社会治安秩序和社会秩序的双向发展。我将建议针对不同的社区、村庄,针对在实行礼治的过程之中,要因地制宜,推行不同的政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孔凡义说。

古朴幽静的金凤村、创新发展的御景上城、文化氛围浓厚的三委小区、具有时代精神的有礼“一小”……一路走、一路赞,每到一处,专家学者们都驻足细心观看,详细了解通川区发展状况,就建设“品质通川”打造“有礼之城”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推动通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取得更多可喜成绩。

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罗茜,区委常委、总工会主席罗琳,副区长袁安一同调研。


 

分享到: